第171頁
從庫里找出一件鵝氅,姜蟬用一塊大紅遍地錦的杭綢包了,坐上馬車就到了劉府。
今非昔比,如今她身份高貴,劉家門房不敢怠慢,立刻把門檻卸了,恭恭敬敬請馬車入內。
劉夫人辛氏帶著三個女兒匆忙趕來,辛氏臉上仍沒什麼表情,不過規矩很到位,一板一眼按制行禮,叫人挑不出錯來。
姜蟬忙一手一個,將辛氏和劉婉娘扶起,因笑道:「不必多禮,咱們還像以前那樣相處的好。」
辛氏客套兩句,知道她是來找婉娘說話的,陪坐了一盞茶的功夫,便指了個藉口走了。
姜蟬想了想,輕聲道:「這兩天我家那位一直在宮裡伺候著,我心裡七上八下的,也沒顧得上看你,今兒他總算回來了,我這顆心才算安穩。你可不要怪我。」
「這是哪裡的話?」劉婉娘挽著她的手,「那場亂子鬧得人心惶惶的,我們這樣的人家閉門不出才是對的。」
姜蟬命金繡捧過包袱,「過幾天我們就要動身去廣東了,此一去也不知還有沒有機會再見面。廣東那邊熱,用不著厚衣裳,這件鵝氅放我這裡也白浪費好東西。」
劉婉娘打開來看,鵝氅四襟鑲著一圈紫貂毛,其中用金線繡了鳳凰牡丹暗紋圖樣,即便是晦暗的光線,仍擋不住鵝氅的華光燦爛,伸手細細撫摸,又溫軟又輕盈,不由問道:「這鵝氅是什麼做的?」
「里外都是是用天鵝絨毛織的,暖和得緊,就是走在冰天雪地里都不怕。」金繡笑盈盈道,「還是我們老太爺給小姐攢的嫁妝,小姐一次都沒捨得穿過。」
姜蟬道:「知道你不缺東西,好歹是我的一片心意,收下吧,算是全了咱們的姐妹情。」
「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劉婉娘一邊笑,一邊命丫鬟好生收著,頓了頓,不無惆悵地說,「我就幾個要好的手帕交,結果李姐姐家敗了,現在也不知道在哪裡。章姐姐在議親,聽說相看的是西北那邊的將軍,你又去了廣東,我……唉,恐怕要在那個四四方方的地方呆一輩子了。」
姜蟬輕聲道:「你都知道了?」
劉婉娘點點頭,「那天章貴妃一直留我在身邊,我就有預感,今天我爹回來,說皇上也有這個意思。他老人家愁得鬍子都白了,一個勁兒說對不住我,可又能怎樣,我們家還敢抗旨不成?」
「我只得勸他,太子不是荒唐之人,不管喜不喜歡我,該有的體面尊重總是能給我的。」她說著笑了起來,「日子是人過的,我在繼母手下都好好過了這麼多年,還怕和太子過不好?」
想到刻薄刁鑽的辛氏,姜蟬也不禁一笑,「你能這樣想,以後的日子肯定不會差的。這些是昌盛今年的股利,也別等年底了,現在就給你。」
賜婚的旨意一下,劉婉娘的嫁妝就得預備起來,辛氏不會故意剋扣,但劉家本身也沒有多厚的家底,何況還有辛氏的兩個女兒沒著落,嫁妝肯定和其他的皇子妃沒法比。
正是缺銀子的時候,可巧姜蟬就送來了。劉婉娘感謝她的體貼,然打開匣子一數,不禁驚呼:「五萬兩!這麼多!你沒算錯吧,我投進去的股金統共也沒三千兩。」
姜蟬道:「和松江商行那一仗,昌盛賺了不少,你就放心拿著,錯不了的。再說了,宮裡那個地方,做個手面闊綽的主子,下頭人辦事更上心。不夠了,你派個心腹悄悄去昌盛布鋪找老郝,缺多少從帳上提就是了。」
劉婉娘長長嘆出口氣,眼中隱隱有了淚光,「可叫我說什麼好……」
「什麼也無需說。」姜蟬鼻尖也是一陣酸熱,強忍著笑道,「不要因為皇上和廢后反目成仇就覺得帝後關係很可怕,你看章貴妃不也備受寵愛?說句僭越的話,以後你是一國之母,皇后的端莊賢淑是要有的,但別一味端著架子,該放軟身段就要放軟——沒人喜歡刻板愛說教的妻子。」
劉婉娘用力握了握姜蟬的手,忍不住落淚,「這些掏心窩子的話也就你肯和我說了,我父親不懂後宅之事,我繼母知道也不會說。」
姜蟬安慰她半天,看看天色已晚,雨又開始下大了,便起身告辭。
「我是出不了京城了,得空,回來看看我,或者給我寫信,和我說說外面的新鮮事兒也好啊。」劉婉娘笑著,一直把她送到大門口。
馬車走了好遠,姜蟬回頭看時,她還矗立在門口,怔怔望著這邊。
姜蟬忍了許久的淚一下子落了下來。
聖旨第二日就傳到了姜家,姜蟬和衛堯臣一起進宮謝恩,中間太子和章貴妃也來了,幾人其樂融融用過晚膳。
席間章貴妃開玩笑般提起衛堯臣讓嫡長子承繼姜家的事:「得虧皇上英明沒準奏,好好一個淮王世子,非讓他做個平頭百姓,孩子長大了豈不埋怨你們當父母的?淮王多聰明的人兒,怎的在這事上頭犯起糊塗來!」
姜蟬笑容微凝,暗道這就開始了,聽著是說衛堯臣的不是,但稍一細想,別說天家了,就是平民百姓,哪個男人願意把嫡長子送給岳家承嗣?人人都知道他們夫妻恩愛,章貴妃擺明了說衛堯臣是受她蠱惑才犯糊塗。
一個輕而易舉就被枕邊風吹跑了的皇子,顯見不是做帝王的料兒!
他們明示暗示無數次,對帝位毫無興趣,人都要避去廣東了,章貴妃還不放心,臨走還要給他們上眼藥。
今非昔比,如今她身份高貴,劉家門房不敢怠慢,立刻把門檻卸了,恭恭敬敬請馬車入內。
劉夫人辛氏帶著三個女兒匆忙趕來,辛氏臉上仍沒什麼表情,不過規矩很到位,一板一眼按制行禮,叫人挑不出錯來。
姜蟬忙一手一個,將辛氏和劉婉娘扶起,因笑道:「不必多禮,咱們還像以前那樣相處的好。」
辛氏客套兩句,知道她是來找婉娘說話的,陪坐了一盞茶的功夫,便指了個藉口走了。
姜蟬想了想,輕聲道:「這兩天我家那位一直在宮裡伺候著,我心裡七上八下的,也沒顧得上看你,今兒他總算回來了,我這顆心才算安穩。你可不要怪我。」
「這是哪裡的話?」劉婉娘挽著她的手,「那場亂子鬧得人心惶惶的,我們這樣的人家閉門不出才是對的。」
姜蟬命金繡捧過包袱,「過幾天我們就要動身去廣東了,此一去也不知還有沒有機會再見面。廣東那邊熱,用不著厚衣裳,這件鵝氅放我這裡也白浪費好東西。」
劉婉娘打開來看,鵝氅四襟鑲著一圈紫貂毛,其中用金線繡了鳳凰牡丹暗紋圖樣,即便是晦暗的光線,仍擋不住鵝氅的華光燦爛,伸手細細撫摸,又溫軟又輕盈,不由問道:「這鵝氅是什麼做的?」
「里外都是是用天鵝絨毛織的,暖和得緊,就是走在冰天雪地里都不怕。」金繡笑盈盈道,「還是我們老太爺給小姐攢的嫁妝,小姐一次都沒捨得穿過。」
姜蟬道:「知道你不缺東西,好歹是我的一片心意,收下吧,算是全了咱們的姐妹情。」
「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劉婉娘一邊笑,一邊命丫鬟好生收著,頓了頓,不無惆悵地說,「我就幾個要好的手帕交,結果李姐姐家敗了,現在也不知道在哪裡。章姐姐在議親,聽說相看的是西北那邊的將軍,你又去了廣東,我……唉,恐怕要在那個四四方方的地方呆一輩子了。」
姜蟬輕聲道:「你都知道了?」
劉婉娘點點頭,「那天章貴妃一直留我在身邊,我就有預感,今天我爹回來,說皇上也有這個意思。他老人家愁得鬍子都白了,一個勁兒說對不住我,可又能怎樣,我們家還敢抗旨不成?」
「我只得勸他,太子不是荒唐之人,不管喜不喜歡我,該有的體面尊重總是能給我的。」她說著笑了起來,「日子是人過的,我在繼母手下都好好過了這麼多年,還怕和太子過不好?」
想到刻薄刁鑽的辛氏,姜蟬也不禁一笑,「你能這樣想,以後的日子肯定不會差的。這些是昌盛今年的股利,也別等年底了,現在就給你。」
賜婚的旨意一下,劉婉娘的嫁妝就得預備起來,辛氏不會故意剋扣,但劉家本身也沒有多厚的家底,何況還有辛氏的兩個女兒沒著落,嫁妝肯定和其他的皇子妃沒法比。
正是缺銀子的時候,可巧姜蟬就送來了。劉婉娘感謝她的體貼,然打開匣子一數,不禁驚呼:「五萬兩!這麼多!你沒算錯吧,我投進去的股金統共也沒三千兩。」
姜蟬道:「和松江商行那一仗,昌盛賺了不少,你就放心拿著,錯不了的。再說了,宮裡那個地方,做個手面闊綽的主子,下頭人辦事更上心。不夠了,你派個心腹悄悄去昌盛布鋪找老郝,缺多少從帳上提就是了。」
劉婉娘長長嘆出口氣,眼中隱隱有了淚光,「可叫我說什麼好……」
「什麼也無需說。」姜蟬鼻尖也是一陣酸熱,強忍著笑道,「不要因為皇上和廢后反目成仇就覺得帝後關係很可怕,你看章貴妃不也備受寵愛?說句僭越的話,以後你是一國之母,皇后的端莊賢淑是要有的,但別一味端著架子,該放軟身段就要放軟——沒人喜歡刻板愛說教的妻子。」
劉婉娘用力握了握姜蟬的手,忍不住落淚,「這些掏心窩子的話也就你肯和我說了,我父親不懂後宅之事,我繼母知道也不會說。」
姜蟬安慰她半天,看看天色已晚,雨又開始下大了,便起身告辭。
「我是出不了京城了,得空,回來看看我,或者給我寫信,和我說說外面的新鮮事兒也好啊。」劉婉娘笑著,一直把她送到大門口。
馬車走了好遠,姜蟬回頭看時,她還矗立在門口,怔怔望著這邊。
姜蟬忍了許久的淚一下子落了下來。
聖旨第二日就傳到了姜家,姜蟬和衛堯臣一起進宮謝恩,中間太子和章貴妃也來了,幾人其樂融融用過晚膳。
席間章貴妃開玩笑般提起衛堯臣讓嫡長子承繼姜家的事:「得虧皇上英明沒準奏,好好一個淮王世子,非讓他做個平頭百姓,孩子長大了豈不埋怨你們當父母的?淮王多聰明的人兒,怎的在這事上頭犯起糊塗來!」
姜蟬笑容微凝,暗道這就開始了,聽著是說衛堯臣的不是,但稍一細想,別說天家了,就是平民百姓,哪個男人願意把嫡長子送給岳家承嗣?人人都知道他們夫妻恩愛,章貴妃擺明了說衛堯臣是受她蠱惑才犯糊塗。
一個輕而易舉就被枕邊風吹跑了的皇子,顯見不是做帝王的料兒!
他們明示暗示無數次,對帝位毫無興趣,人都要避去廣東了,章貴妃還不放心,臨走還要給他們上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