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見她進來,二人都不約而同止住話頭,卻仍是誰也不看誰。
姚皇后畫著精緻的妝容,精神頭很足,笑盈盈的叫姜蟬起身,好像兩人之間從來沒發生過不愉快。
另一邊坐著其他幾位皇子妃,姚皇后指著她們道:「你們年輕媳婦子有話說,去吧,別在我跟前拘著了。」
姜蟬和她們也僅僅見過一面而已,並不很熟悉,略說幾句場面話,各自找相熟的人去了。
「姜妹妹!」劉婉娘沖她招招手,掩口笑道,「不對,該稱呼你王妃。」
姜蟬挽著她的手說:「快別說這話,皇上還沒給我們爺封王,你還是叫我姜妹妹順耳點兒!」
「早晚罷了。」劉婉娘拉著她走到一處僻靜的角落,挨著她咬耳朵,「九皇子奏請離京,早傳得沸沸揚揚的,要是皇上不准,早就駁回了,還能讓消息滿城飛?」
姜蟬看著殿外四四方方的藍天,輕輕嘆道:「聖心難測,旨意沒下來前,我的這心總是懸著的。」
「我爹說,沒人會跟淡漠權力的王爺過不去,尤其是能錢生錢的王爺。」劉婉娘用胳膊肘輕戳她一下,「聽說今兒有雜耍班子,我還從來沒看過!可惜我家品階不算高,沒有好位置。」
劉夫人身上有誥命,進宮祝壽理所當然,然而劉婉娘還未出閣,既不是皇室宗親,也沒和哪個妃嬪沾親帶故,為什麼也被召進宮了?
姜蟬心裡起疑,卻不好明說,因悄聲道:「你就跟著我吧,保管讓你看得清清楚楚的。」
兩人一陣輕笑,不妨一個宮婢走過來,屈膝行禮,「給九皇子妃、劉三姑娘請安,章貴妃請劉三姑娘說話,請姑娘移步。」
這人姜蟬見過,正是方才立在章貴妃身邊伺候的宮婢,傳話應不是假的,可這檔口找劉婉娘做什麼?
劉婉娘也明顯怔楞了下,下意識地去看姜蟬,手也不由自主攥緊了姜蟬的胳膊。
見劉婉娘立著發呆,宮婢復又說了一遍:「貴妃娘娘最是寬厚隨和,姑娘一見就知道了,請隨奴婢去吧。」
劉婉娘不自然地笑笑:「敢問娘娘找我有什麼吩咐?」
宮婢弓腰答道:「這可問住奴婢了,奴婢只是聽差辦事,不敢揣測娘娘的意思。」
劉婉娘無法,只好鬆開姜蟬的胳膊,勉強笑道:「等見過娘娘,我再來找你。」
可這一去,直到午宴開席人都沒回來。
宴席擺在正殿,男賓女客分左右坐,中間也沒有隔開,衛堯臣和皇子們坐在一起,肆無忌憚地沖姜蟬揮了揮手,在一眾正襟危坐的男人中分外乍眼。
姜蟬臉上一熱,若無其事地移開目光,裝作沒看見。
她的視線落在章貴妃身旁,那個微微低著頭,顯得有些局促不安小姑娘不是劉婉娘又是誰?!
姜蟬暗暗吃了一驚,再看並排坐著的帝後二人,姚皇后也是不敢相信的神色,反觀景元帝滿臉慈和,溫聲叮囑章貴妃不要拘緊了孩子。
姚皇后臉色發白,後慢慢漲紅了,饒是厚厚的脂粉都沒遮擋住。
姜蟬忍不住把目光投向衛堯臣,他顯然也瞧見了,沖姜蟬眨眨眼,但笑不語。
太陽暖暖地照著太和殿高高的屋頂,鼓樂陣陣,觥籌交錯,宴席逐漸熱鬧起來。
一班小戲咿咿呀呀唱過後,姚皇后提議:「不如傳雜耍班子助助興?」
景元帝興致很好,聞言笑道:「朕不能拂了承恩公一片心意,令他們在殿前空場上表演好了。」
莫說常年困在宮裡的妃嬪,便是那些外命婦們也沒幾人見過雜耍,於是女客席間一陣熱烈,雖顧及風度矜持地坐著,但耳朵眼睛都已轉向了殿外。
朝臣勛貴那邊則自由得多,有幾個年幼的宗室子弟已結伴跑到廊廡下探頭張望。
姚皇后見狀,笑吟吟道:「坐在這裡頭瞧也瞧不清楚,乾脆在外頭用青氈圍起來,鋪上厚厚的地衣,我們席地而坐,既能看雜耍,彼此也親和,皇上覺得可好?」
「日頭那麼大,誰耐煩太陽底下曬著!」章貴妃翻了個白眼,「來的都是朝臣外命婦,就這麼混坐著,你覺得親和,人家還覺得不便呢!」
姚皇后不在意地笑笑:「中間用屏風隔開就好,前些年我幫著先太后辦過壽宴,同樣是這般坐的,妹妹進府晚,不知道也是有的。」
章貴妃輕輕哼了一聲。
景元帝笑道:「難得熱鬧一回,就依皇后的主意,不拘品階高低,想和誰坐一處就坐一處。」
司友亮領旨而去,青氈、地衣、矮腳桌等一應物品都是齊全的,小半個時辰後就布置好了。
姜蟬尋了個不起眼的角落坐了,姚皇后卻派人喚她:「幾位皇子妃都在御前伺候著,皇后叫九皇子妃也過去。」
待到了御前,她才發現所有的皇子,各宮的妃嬪也在這裡。
衛堯臣顛兒顛兒地湊到她身邊,小手指勾勾她的手心,「你怕狗嗎?」
姜蟬不明所以,但聽姚皇后笑道:「難得今兒人齊全,一家子骨肉,還是坐在一起的好,皇上你說呢?」
景元帝頷首,目光慈愛地從每個孩子臉上掠過,「皇后有心了。」
許是得了皇上的嘉許,姚皇后立時一陣興奮,目光也愈發熱烈起來,搭眼一瞧,「老十三,坐那麼遠幹什麼?有陣子沒見你了,來,陪母后說說話。」
姚皇后畫著精緻的妝容,精神頭很足,笑盈盈的叫姜蟬起身,好像兩人之間從來沒發生過不愉快。
另一邊坐著其他幾位皇子妃,姚皇后指著她們道:「你們年輕媳婦子有話說,去吧,別在我跟前拘著了。」
姜蟬和她們也僅僅見過一面而已,並不很熟悉,略說幾句場面話,各自找相熟的人去了。
「姜妹妹!」劉婉娘沖她招招手,掩口笑道,「不對,該稱呼你王妃。」
姜蟬挽著她的手說:「快別說這話,皇上還沒給我們爺封王,你還是叫我姜妹妹順耳點兒!」
「早晚罷了。」劉婉娘拉著她走到一處僻靜的角落,挨著她咬耳朵,「九皇子奏請離京,早傳得沸沸揚揚的,要是皇上不准,早就駁回了,還能讓消息滿城飛?」
姜蟬看著殿外四四方方的藍天,輕輕嘆道:「聖心難測,旨意沒下來前,我的這心總是懸著的。」
「我爹說,沒人會跟淡漠權力的王爺過不去,尤其是能錢生錢的王爺。」劉婉娘用胳膊肘輕戳她一下,「聽說今兒有雜耍班子,我還從來沒看過!可惜我家品階不算高,沒有好位置。」
劉夫人身上有誥命,進宮祝壽理所當然,然而劉婉娘還未出閣,既不是皇室宗親,也沒和哪個妃嬪沾親帶故,為什麼也被召進宮了?
姜蟬心裡起疑,卻不好明說,因悄聲道:「你就跟著我吧,保管讓你看得清清楚楚的。」
兩人一陣輕笑,不妨一個宮婢走過來,屈膝行禮,「給九皇子妃、劉三姑娘請安,章貴妃請劉三姑娘說話,請姑娘移步。」
這人姜蟬見過,正是方才立在章貴妃身邊伺候的宮婢,傳話應不是假的,可這檔口找劉婉娘做什麼?
劉婉娘也明顯怔楞了下,下意識地去看姜蟬,手也不由自主攥緊了姜蟬的胳膊。
見劉婉娘立著發呆,宮婢復又說了一遍:「貴妃娘娘最是寬厚隨和,姑娘一見就知道了,請隨奴婢去吧。」
劉婉娘不自然地笑笑:「敢問娘娘找我有什麼吩咐?」
宮婢弓腰答道:「這可問住奴婢了,奴婢只是聽差辦事,不敢揣測娘娘的意思。」
劉婉娘無法,只好鬆開姜蟬的胳膊,勉強笑道:「等見過娘娘,我再來找你。」
可這一去,直到午宴開席人都沒回來。
宴席擺在正殿,男賓女客分左右坐,中間也沒有隔開,衛堯臣和皇子們坐在一起,肆無忌憚地沖姜蟬揮了揮手,在一眾正襟危坐的男人中分外乍眼。
姜蟬臉上一熱,若無其事地移開目光,裝作沒看見。
她的視線落在章貴妃身旁,那個微微低著頭,顯得有些局促不安小姑娘不是劉婉娘又是誰?!
姜蟬暗暗吃了一驚,再看並排坐著的帝後二人,姚皇后也是不敢相信的神色,反觀景元帝滿臉慈和,溫聲叮囑章貴妃不要拘緊了孩子。
姚皇后臉色發白,後慢慢漲紅了,饒是厚厚的脂粉都沒遮擋住。
姜蟬忍不住把目光投向衛堯臣,他顯然也瞧見了,沖姜蟬眨眨眼,但笑不語。
太陽暖暖地照著太和殿高高的屋頂,鼓樂陣陣,觥籌交錯,宴席逐漸熱鬧起來。
一班小戲咿咿呀呀唱過後,姚皇后提議:「不如傳雜耍班子助助興?」
景元帝興致很好,聞言笑道:「朕不能拂了承恩公一片心意,令他們在殿前空場上表演好了。」
莫說常年困在宮裡的妃嬪,便是那些外命婦們也沒幾人見過雜耍,於是女客席間一陣熱烈,雖顧及風度矜持地坐著,但耳朵眼睛都已轉向了殿外。
朝臣勛貴那邊則自由得多,有幾個年幼的宗室子弟已結伴跑到廊廡下探頭張望。
姚皇后見狀,笑吟吟道:「坐在這裡頭瞧也瞧不清楚,乾脆在外頭用青氈圍起來,鋪上厚厚的地衣,我們席地而坐,既能看雜耍,彼此也親和,皇上覺得可好?」
「日頭那麼大,誰耐煩太陽底下曬著!」章貴妃翻了個白眼,「來的都是朝臣外命婦,就這麼混坐著,你覺得親和,人家還覺得不便呢!」
姚皇后不在意地笑笑:「中間用屏風隔開就好,前些年我幫著先太后辦過壽宴,同樣是這般坐的,妹妹進府晚,不知道也是有的。」
章貴妃輕輕哼了一聲。
景元帝笑道:「難得熱鬧一回,就依皇后的主意,不拘品階高低,想和誰坐一處就坐一處。」
司友亮領旨而去,青氈、地衣、矮腳桌等一應物品都是齊全的,小半個時辰後就布置好了。
姜蟬尋了個不起眼的角落坐了,姚皇后卻派人喚她:「幾位皇子妃都在御前伺候著,皇后叫九皇子妃也過去。」
待到了御前,她才發現所有的皇子,各宮的妃嬪也在這裡。
衛堯臣顛兒顛兒地湊到她身邊,小手指勾勾她的手心,「你怕狗嗎?」
姜蟬不明所以,但聽姚皇后笑道:「難得今兒人齊全,一家子骨肉,還是坐在一起的好,皇上你說呢?」
景元帝頷首,目光慈愛地從每個孩子臉上掠過,「皇后有心了。」
許是得了皇上的嘉許,姚皇后立時一陣興奮,目光也愈發熱烈起來,搭眼一瞧,「老十三,坐那麼遠幹什麼?有陣子沒見你了,來,陪母后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