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景元帝面色一肅,「朕見過那孩子兩次,沒有你說的那麼不堪,她要是願意跟著你學規矩自無二話,要是不願意,朕不會強求。朕好容易找回來小九,只想好生彌補這些年的遺憾,他喜歡怎樣就怎樣吧。」
這話和之前大不相同,姚皇后一陣心頭急跳,不明白皇上為何突然轉了心意。
景元帝站起來,重新坐回書案後面,「沒其他的事就退下吧。」
姚皇后面色一陣紅,一陣白,只得訕訕告退。
走到門口時,景元帝的聲音又傳了過來,「他的名字還是朕和洛妃商量著起的……」
什麼意思?姚皇后狐疑地回頭,燈下,景元帝正低頭看奏摺,神情平淡,仿佛剛才的話不是他說的。
甬道寂靜非常,不聞蟲鳴,只有歩輦嘎吱嘎吱地響,宮燈微紅的光亮照著腳下的路,姚皇后怔怔望著那片光亮,忽然「啊」了一聲,瞬間明白了皇上那句話。
衛堯臣,堯臣……皇上從始至終就沒有立他為儲君的意思!
當時前程不明,若王府僥倖逃過一劫,洛妃即便帶孩子尋回來,因是在外生產,恐怕也會有諸多流言蜚語,一個「出身存疑」就斷絕了這孩子榮登大寶的可能。
他們必定是料到了這一點,堯、臣,應是希望他做個明君的賢臣。
可皇上為什麼又賜他潛邸?
姚皇后目光茫然,無意識地掠過宮牆後承乾宮露出來的殿角,眼中突然迸出異樣的神色,猛地攥緊了拳頭。
是為了考驗十三皇子和章貴妃!
長長的指甲將手心摳出了血,姚皇后再也按捺不住滿腔的鬱憤,目光冰冷得像條暗影里的蛇。
前有洛妃,後有章貴妃,她雖貴為正宮皇后,皇上又何曾正眼瞧過她?沒有寵愛也就罷了,居然把她也當成試煉的棋子,看跳樑小丑似地看著她上躥下跳!
恨、悔、怒、悲、苦一股腦湧上心頭,姚皇后一會兒如墜冰窟,一會兒有如火烤,看著灰暗高大的宮牆,一陣乏味,只覺這日子沒意思透頂。
歩輦停在坤寧宮門口,伺候的老嬤嬤見她坐著發愣,「娘娘?」
姚皇后低低應了聲,扶著老嬤嬤的手下了歩輦,忽沒頭沒腦說了句:「萬壽節快到了吧。」
老嬤嬤算了算日子,「下個月十三,還有二十五天。」偷偷覷著姚皇后的臉道,「壽禮已經準備好了,娘娘要是不滿意,再置辦也來得及。」
姚皇后搖搖頭,「我看過壽禮了,著實不錯,可我還想弄件應景的東西。」
老嬤嬤等著皇后示下,但直到姚皇后寢宮裡的燈熄了,她也沒再提一個字。
過了七八日,姜蟬的一品誥命終於賜下來了。
看著明晃晃的皇妃服飾,姜如玉算是徹底安了心,私下與女兒道:「這下穩妥了,即便宮裡頭往姑爺身邊塞人,也越不過你去!」
姜蟬嗯嗯兩聲,神情怔怔的,明顯心思不在這上頭。
姜如玉點點女兒的額頭,笑嗔道:「樂傻了?」
「不……」姜蟬的眼神有點奇怪,「你姑爺進宮去了。」
「是謝恩嗎,怎的你沒一起去?」
「那個,他臨走時和我講,要讓我們的長子冠母姓,繼承姜家的香火。」
第82章 退路
厚重的雲層低低地壓在乾清宮飛翹的檐角上,往日燦爛輝煌的金黃琉璃瓦變得黯淡無望,沉悶地望著殿前空寂的青石板廣場。
殿外的太監小心翼翼燃起宮燈,輕手輕腳掛到檐下,隨後屏聲靜氣垂手立在廊柱旁,一點多餘的聲響都不敢發。
殿內沒有擺冰鑒,景元帝歪歪斜斜地靠在軟塌上,大熱的天,身上還搭著一條薄薄的錦被,他的聲音在空蕩蕩的殿內迴響,「胡鬧,皇家血脈,豈可旁落!」
聲調很低,沉沉的,聽得出是在強壓著怒氣。
伺候的人都低著頭,連御前最得臉的司友亮也不敢勸和,只用疑惑不解的目光打量著直挺挺跪在地上的衛堯臣。
「人無信則不立,」衛堯臣梗著脖子說,「兒臣雖然讀書不多,可做人的道理還是懂的,先前兒臣答應給姜家做贅婿,如今出爾反爾已是不該,倘若讓人家笑話姜家到頭來還是個絕戶子,我可怎麼對得住姜家!」
景元帝連連搖頭,「誰敢笑話她家?再說姜家也不是多尊貴的人家,什麼香火不香火的,能和皇家子嗣比?」
衛堯臣態度異常堅決,「我已經決定了,要不然我死了都不安寧。」
「你……」景元帝被他氣得一個倒噎氣,抓起案頭的鎮紙就想扔,然而看到那張和洛妃極其相似的臉,心頭一軟,這火氣就發不出來了。
「那也不必嫡長子。」景元帝深深看他一眼,「嫡長子要繼承親王王爵,意義何等的重要?你讓本該是親王世子的孩子去做一個普通的商戶,你就不怕孩子長大了恨你?」
衛堯臣為所謂地笑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再說,他姓姜就不是我的兒子了?普通商戶也好,親王郡王也好,一樣是天子臣民,日子過好了都不差。」
景元帝沉默良久,問他:「你是不是擔心……朕一旦駕崩,新帝就會清算你?」
衛堯臣還未答話,旁邊的司友亮已是臉色大變,跪在地上哭道:「皇上春秋鼎盛,萬萬不可做此念想。」
「無妨,人終有一死,說是萬歲,能活過百歲就算了不得了!」景元帝略有些惆悵的抬抬手,示意司友亮起來。
這話和之前大不相同,姚皇后一陣心頭急跳,不明白皇上為何突然轉了心意。
景元帝站起來,重新坐回書案後面,「沒其他的事就退下吧。」
姚皇后面色一陣紅,一陣白,只得訕訕告退。
走到門口時,景元帝的聲音又傳了過來,「他的名字還是朕和洛妃商量著起的……」
什麼意思?姚皇后狐疑地回頭,燈下,景元帝正低頭看奏摺,神情平淡,仿佛剛才的話不是他說的。
甬道寂靜非常,不聞蟲鳴,只有歩輦嘎吱嘎吱地響,宮燈微紅的光亮照著腳下的路,姚皇后怔怔望著那片光亮,忽然「啊」了一聲,瞬間明白了皇上那句話。
衛堯臣,堯臣……皇上從始至終就沒有立他為儲君的意思!
當時前程不明,若王府僥倖逃過一劫,洛妃即便帶孩子尋回來,因是在外生產,恐怕也會有諸多流言蜚語,一個「出身存疑」就斷絕了這孩子榮登大寶的可能。
他們必定是料到了這一點,堯、臣,應是希望他做個明君的賢臣。
可皇上為什麼又賜他潛邸?
姚皇后目光茫然,無意識地掠過宮牆後承乾宮露出來的殿角,眼中突然迸出異樣的神色,猛地攥緊了拳頭。
是為了考驗十三皇子和章貴妃!
長長的指甲將手心摳出了血,姚皇后再也按捺不住滿腔的鬱憤,目光冰冷得像條暗影里的蛇。
前有洛妃,後有章貴妃,她雖貴為正宮皇后,皇上又何曾正眼瞧過她?沒有寵愛也就罷了,居然把她也當成試煉的棋子,看跳樑小丑似地看著她上躥下跳!
恨、悔、怒、悲、苦一股腦湧上心頭,姚皇后一會兒如墜冰窟,一會兒有如火烤,看著灰暗高大的宮牆,一陣乏味,只覺這日子沒意思透頂。
歩輦停在坤寧宮門口,伺候的老嬤嬤見她坐著發愣,「娘娘?」
姚皇后低低應了聲,扶著老嬤嬤的手下了歩輦,忽沒頭沒腦說了句:「萬壽節快到了吧。」
老嬤嬤算了算日子,「下個月十三,還有二十五天。」偷偷覷著姚皇后的臉道,「壽禮已經準備好了,娘娘要是不滿意,再置辦也來得及。」
姚皇后搖搖頭,「我看過壽禮了,著實不錯,可我還想弄件應景的東西。」
老嬤嬤等著皇后示下,但直到姚皇后寢宮裡的燈熄了,她也沒再提一個字。
過了七八日,姜蟬的一品誥命終於賜下來了。
看著明晃晃的皇妃服飾,姜如玉算是徹底安了心,私下與女兒道:「這下穩妥了,即便宮裡頭往姑爺身邊塞人,也越不過你去!」
姜蟬嗯嗯兩聲,神情怔怔的,明顯心思不在這上頭。
姜如玉點點女兒的額頭,笑嗔道:「樂傻了?」
「不……」姜蟬的眼神有點奇怪,「你姑爺進宮去了。」
「是謝恩嗎,怎的你沒一起去?」
「那個,他臨走時和我講,要讓我們的長子冠母姓,繼承姜家的香火。」
第82章 退路
厚重的雲層低低地壓在乾清宮飛翹的檐角上,往日燦爛輝煌的金黃琉璃瓦變得黯淡無望,沉悶地望著殿前空寂的青石板廣場。
殿外的太監小心翼翼燃起宮燈,輕手輕腳掛到檐下,隨後屏聲靜氣垂手立在廊柱旁,一點多餘的聲響都不敢發。
殿內沒有擺冰鑒,景元帝歪歪斜斜地靠在軟塌上,大熱的天,身上還搭著一條薄薄的錦被,他的聲音在空蕩蕩的殿內迴響,「胡鬧,皇家血脈,豈可旁落!」
聲調很低,沉沉的,聽得出是在強壓著怒氣。
伺候的人都低著頭,連御前最得臉的司友亮也不敢勸和,只用疑惑不解的目光打量著直挺挺跪在地上的衛堯臣。
「人無信則不立,」衛堯臣梗著脖子說,「兒臣雖然讀書不多,可做人的道理還是懂的,先前兒臣答應給姜家做贅婿,如今出爾反爾已是不該,倘若讓人家笑話姜家到頭來還是個絕戶子,我可怎麼對得住姜家!」
景元帝連連搖頭,「誰敢笑話她家?再說姜家也不是多尊貴的人家,什麼香火不香火的,能和皇家子嗣比?」
衛堯臣態度異常堅決,「我已經決定了,要不然我死了都不安寧。」
「你……」景元帝被他氣得一個倒噎氣,抓起案頭的鎮紙就想扔,然而看到那張和洛妃極其相似的臉,心頭一軟,這火氣就發不出來了。
「那也不必嫡長子。」景元帝深深看他一眼,「嫡長子要繼承親王王爵,意義何等的重要?你讓本該是親王世子的孩子去做一個普通的商戶,你就不怕孩子長大了恨你?」
衛堯臣為所謂地笑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再說,他姓姜就不是我的兒子了?普通商戶也好,親王郡王也好,一樣是天子臣民,日子過好了都不差。」
景元帝沉默良久,問他:「你是不是擔心……朕一旦駕崩,新帝就會清算你?」
衛堯臣還未答話,旁邊的司友亮已是臉色大變,跪在地上哭道:「皇上春秋鼎盛,萬萬不可做此念想。」
「無妨,人終有一死,說是萬歲,能活過百歲就算了不得了!」景元帝略有些惆悵的抬抬手,示意司友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