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頁
別看玄門體系如今已經擴張到真界之外,影響範圍越來越大,實際上隨時可能因為兩個支柱的傾折,而瞬間崩潰。
幻榮夫人相信,湛水澄是有分寸的。
可是,人力有時而窮,當前這種局面下,時間、節奏、內外配合……等等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都會造成全盤皆輸的後果。
他們這一方,確確實實已經站在懸崖邊上了。
「三宮主……」
「耐心,耐心!」
湛水澄的意念還是非常放鬆:「我不是正在觀察嗎?這種大傢伙,不到內部來,不仔細做番比對,根本無從下手嘛。」
「你這是……要擬化血精源木?」
幻榮夫人忽然明悟湛水澄的真實想法。
如果將外道體系比做「人」,那麼血精源木就等於是負責吸收、消化功能的臟器,偶爾也兼一下手足之用,但「吸收」和「消化」肯定還是最重要的。
血精源木無所不食,當然最需要的還是精純的元氣,這是它們能夠最高效利用的東西。所以,一些小型的大日星辰,就是外道體系最高等的食材。
其餘的那些,必須要做多次轉化,像是真界這樣的所在,萬物生靈都含有特殊的「烙印」,要不留任何後患地吸收,是很麻煩的。當然現在參羅利那一門心思寄生過來,要以真界為跳板,出離天魔體系,也就不在乎了。
如今血精源木確實是在高速、複雜的運轉過程中,只要能抓住機會,確實可能獲得極大的回報。
幻榮夫人不說話了,湛水澄的思路,給了她一些靈感。
湛水澄倒是不忘繼續安慰她:「這很難,所以要有耐性,還要看某人配不配合……應該不會在這種時候丟人吧?」
很可能「丟人」的余慈,正專心致志地打造符盤。
很久以前,余慈成為離塵宗外室弟子前後,曾經入手一個,好像是叫「射星盤」來著。
朱老先生曾親手加以改造,他用了段時間,但後來就存放在心內虛空里,幾次折騰過後,早已經粉身碎骨,現在是憑藉記憶,復現出來,當然,還有相應的修改。
余慈現在的心思很微妙,因為符盤這件久遠的物事,他想到了早年間一些往事。
最早接觸有關符盤的知識,是聽解良講課之時。
當時只覺得神奇,如今想來,那些話語已經是非常粗淺平直,當然,解良此刻的見識定然也是不同了。
以目前余慈的眼光來看,符盤之妙,在於其形狀結構所蘊的法理。
他可以肯定,創出符盤的那位,必定是精通天人九法、而且通曉推衍之術的前輩高人。
不如此,絕不可能將這一個尺余見方的小東西,做得這般寓真於朴,由淺入淺。
觀符盤之形制:
環繞迴路,可為天;
中央方寸,可為人;
陰鑿竅眼,可為通。
如此天人相通相合相搏,天人九法,由此成矣。
將符盤置於天人九法的層次,以氣機穿繞,最終形成的就是一種天地法則體系模具;當年解良授課時,提起的「周天運盤之術」,則是一種粗淺的「推衍秘術」。
以此為本,將最頂級層面的修行知識,化入其中,為常人所用,這份巧思,余慈是自愧不如的。
以他當前的境界,本來已經用不到符盤了。
不是說符盤對他沒意義,正相反,修為越高,通曉的推衍秘術越強,符盤給修士的增幅越是可觀。
只不過到了余慈這種層次,就算是萬古雲霄這種級別的無上神通,也能虛空凝符,一蹴而就;尤其是余慈繼承上清一脈高度重視「疊竅合形」的符法思路,簡化符形、竅眼的習慣已經深入骨髓;本身的認識、境界又足夠支持,還有什麼符籙能難到他?
說到底,符籙的難度和複雜程度,是有上限的。
當余慈本人的實力跨越了這個上限,外物就沒有了意義。
另一方面,符盤所形成的天地法則體系結構,也是有一定之規。
就像余慈最早入手的射星盤,現在回憶一下,經朱老先生修復改造,體現的就是巫神沉眠之後,八景宮多次勘天定元形成的體系結構。
此一時,彼一時,沒有對天人九法的通盤理解,還拿當年符盤,用於此刻,不但沒有增益之效,還會給人添亂。
現在余慈手中漸漸成形的符盤,就是依循當前玄門體系結構所制,也是加入了心內虛空的元素。
造它出來,則是余慈找到了利用的方向。
符籙這個領域不需要,作為純粹的推衍工具又如何?
這是完全可以的,也是余慈現在急切需要的。
因為此刻,在心內虛空、平等天上,平等珠擬化的緣覺法界中,黃泉夫人受元始魔主「觀照」刺激,進行的通盤衍化,一直沒有停止的跡象。
其實,就余慈的觀察,以其衍化的廣度、深度來講,她早應該進入一個全新的層面,可就是因為「緣覺法界」的禁錮,因為「無上平等正覺」的存在,這個「突破」遲遲不能到來。
所以這番衍化,就進了一個不斷「循環」的局面。
而在「緣覺法界」中,還是有羅剎鬼王、參羅利那等大能的本源之力在的。
當前,這些本源之力毫無疑問正遭受著無休無止的解析、扭曲和變異。
幻榮夫人相信,湛水澄是有分寸的。
可是,人力有時而窮,當前這種局面下,時間、節奏、內外配合……等等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都會造成全盤皆輸的後果。
他們這一方,確確實實已經站在懸崖邊上了。
「三宮主……」
「耐心,耐心!」
湛水澄的意念還是非常放鬆:「我不是正在觀察嗎?這種大傢伙,不到內部來,不仔細做番比對,根本無從下手嘛。」
「你這是……要擬化血精源木?」
幻榮夫人忽然明悟湛水澄的真實想法。
如果將外道體系比做「人」,那麼血精源木就等於是負責吸收、消化功能的臟器,偶爾也兼一下手足之用,但「吸收」和「消化」肯定還是最重要的。
血精源木無所不食,當然最需要的還是精純的元氣,這是它們能夠最高效利用的東西。所以,一些小型的大日星辰,就是外道體系最高等的食材。
其餘的那些,必須要做多次轉化,像是真界這樣的所在,萬物生靈都含有特殊的「烙印」,要不留任何後患地吸收,是很麻煩的。當然現在參羅利那一門心思寄生過來,要以真界為跳板,出離天魔體系,也就不在乎了。
如今血精源木確實是在高速、複雜的運轉過程中,只要能抓住機會,確實可能獲得極大的回報。
幻榮夫人不說話了,湛水澄的思路,給了她一些靈感。
湛水澄倒是不忘繼續安慰她:「這很難,所以要有耐性,還要看某人配不配合……應該不會在這種時候丟人吧?」
很可能「丟人」的余慈,正專心致志地打造符盤。
很久以前,余慈成為離塵宗外室弟子前後,曾經入手一個,好像是叫「射星盤」來著。
朱老先生曾親手加以改造,他用了段時間,但後來就存放在心內虛空里,幾次折騰過後,早已經粉身碎骨,現在是憑藉記憶,復現出來,當然,還有相應的修改。
余慈現在的心思很微妙,因為符盤這件久遠的物事,他想到了早年間一些往事。
最早接觸有關符盤的知識,是聽解良講課之時。
當時只覺得神奇,如今想來,那些話語已經是非常粗淺平直,當然,解良此刻的見識定然也是不同了。
以目前余慈的眼光來看,符盤之妙,在於其形狀結構所蘊的法理。
他可以肯定,創出符盤的那位,必定是精通天人九法、而且通曉推衍之術的前輩高人。
不如此,絕不可能將這一個尺余見方的小東西,做得這般寓真於朴,由淺入淺。
觀符盤之形制:
環繞迴路,可為天;
中央方寸,可為人;
陰鑿竅眼,可為通。
如此天人相通相合相搏,天人九法,由此成矣。
將符盤置於天人九法的層次,以氣機穿繞,最終形成的就是一種天地法則體系模具;當年解良授課時,提起的「周天運盤之術」,則是一種粗淺的「推衍秘術」。
以此為本,將最頂級層面的修行知識,化入其中,為常人所用,這份巧思,余慈是自愧不如的。
以他當前的境界,本來已經用不到符盤了。
不是說符盤對他沒意義,正相反,修為越高,通曉的推衍秘術越強,符盤給修士的增幅越是可觀。
只不過到了余慈這種層次,就算是萬古雲霄這種級別的無上神通,也能虛空凝符,一蹴而就;尤其是余慈繼承上清一脈高度重視「疊竅合形」的符法思路,簡化符形、竅眼的習慣已經深入骨髓;本身的認識、境界又足夠支持,還有什麼符籙能難到他?
說到底,符籙的難度和複雜程度,是有上限的。
當余慈本人的實力跨越了這個上限,外物就沒有了意義。
另一方面,符盤所形成的天地法則體系結構,也是有一定之規。
就像余慈最早入手的射星盤,現在回憶一下,經朱老先生修復改造,體現的就是巫神沉眠之後,八景宮多次勘天定元形成的體系結構。
此一時,彼一時,沒有對天人九法的通盤理解,還拿當年符盤,用於此刻,不但沒有增益之效,還會給人添亂。
現在余慈手中漸漸成形的符盤,就是依循當前玄門體系結構所制,也是加入了心內虛空的元素。
造它出來,則是余慈找到了利用的方向。
符籙這個領域不需要,作為純粹的推衍工具又如何?
這是完全可以的,也是余慈現在急切需要的。
因為此刻,在心內虛空、平等天上,平等珠擬化的緣覺法界中,黃泉夫人受元始魔主「觀照」刺激,進行的通盤衍化,一直沒有停止的跡象。
其實,就余慈的觀察,以其衍化的廣度、深度來講,她早應該進入一個全新的層面,可就是因為「緣覺法界」的禁錮,因為「無上平等正覺」的存在,這個「突破」遲遲不能到來。
所以這番衍化,就進了一個不斷「循環」的局面。
而在「緣覺法界」中,還是有羅剎鬼王、參羅利那等大能的本源之力在的。
當前,這些本源之力毫無疑問正遭受著無休無止的解析、扭曲和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