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順著車流大軍,我剛剛通過四橋,身上的手機響了,手機顯示是老爸。

  「喂,小憶,你趕緊回來!」電話那頭是阿爸急促的聲音。

  「啊?你怎麼知道我今天要回來的,我已經在路上了。」我對電話那頭的阿爸說。

  到杭州這座城市,已經有很多年了,因為工作越來越忙,我回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頻率基本保持在兩個月一次,這次也是幾個老朋友約吃飯約了好多次,推脫不得,才回去的,可是老天似乎知道我要回去,便開了這麼個玩笑。

  「趕緊回來,你媽在人民醫院,她把自己的手指給砍斷了!」

  當時我的腦子裡一片空白。我立刻丟掉手機,想踩油門卻無能為力,因為實在是太堵了。那一日我用了比往常多一倍的時間才趕到醫院。才到醫院急症樓,我便看見阿媽在兩個護士的攙扶下走出了手術室,阿媽的手上纏著厚厚的紗布,甚至還有血色滲出。

  阿媽一看見我,便用她那一貫的大嗓門對我喊道:「沒事了,沒事了。讓你阿爸別打電話,我不聽。你這孩子性子急,要是路上出了意外怎麼辦?」

  當時我的眼淚就流下來了。在這種時候,阿媽最關心的依然是我。

  阿媽是在幹活的時候,不小心一刀削到了自己的手指上,當即左手的食指就被削成了兩截,幸虧往醫院送得及時,醫生說斷指已經接上了,但是需要漫長的康復期,因為裡面的骨頭、肌腱以及神經和血管都完全斷裂了。

  晚上我陪同阿爸回去拿住院需要的東西時,發現橋頭的那對石獅子被人動過了,便問道:「這東西,誰動的?」

  「別提了,施工隊動的。」阿爸的嘆氣里顯得非常無奈,像是有什麼心事。

  「怎麼了?」我問道。

  他抽了一口煙說:「能接上就是不幸中的萬幸,明天讓他們把獅子搬回原來的地方就沒事了。」

  一下子我的思緒就重新被拉回了十年前的那個雨夜,我問道:「橋?」

  「嗯。」然後阿爸便不願意再說了,後來我去問了阿媽才知道發生了這麼一件事兒。

  村子裡有一戶人家老是生病,怎麼瞧也瞧不好,那人便去尋了個先生。那位先生說他得罪了一個野鬼,那野鬼就蹲在那彎彎上。先生讓那戶人家備點兒碗筷和紙錢去那兒燒,說燒完了就沒事了,就不會再纏著他。

  剛好他們來燒紙的時候,天是下雨的,獅子也被移開了,那人一燒完紙便走了。第二日天晴,阿媽很早便起來打掃衛生,順便就掃到橋上去了,因為這幾天搞工程弄得到處都是泥土,她便看見了地上有一堆燒完的紙錢,就順嘴說了一句:「這是誰幹的!」

  恰好昨晚燒紙的那個人經過了,順嘴說道:「昨晚我燒的。」然後就跟我阿媽說了是那位先生讓他這麼做的。

  風水局最忌諱的便是「破」,沒有了石獅子的夜晚,停了這麼多年的陰陽路重開,送來的野鬼上了陽光道,直衝我家大門。

  就在那天下午,阿媽剁掉了自己的手指……沒過幾天,那對石獅子就被放回了原位,但我怎麼瞧都覺得不順眼。阿爸說那是我的錯覺,我卻不以為然。最後我借來羅盤一看,發現石獅子所在的位置的確跟當年查文斌放的有那麼一點點的偏差。

  現在,石獅子已經完全被放回了原位,阿媽的手也在康復中,但願這座橋不會再發生什麼故事。

  第350章 染血的農家樂(上)

  進入兩千年後,浙西北的發展開始逐步起來了,優質的生態資源,原始的自然環境,淳樸的人文風格都吸引著大量的外地遊客進入這個原本略顯落後的山區。當時一批頭腦靈活,具有商業嗅覺的人開始弄起了農家樂的生意,城裡人進鄉下過周末逐漸開始成為一種時尚,新建的農家樂也猶如雨後春筍般開始冒起。

  我們村位於浙西北的西北角,是一個四面環山一面環水的小山村,村子的歷史誰也說不上到底有多久,但是現在的這批居民大多來自一百年前祖先的遷移。

  村子算不上富庶,也算不得窮,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雖然人均田地少,但是因為面對著一望無盡的原始森林,這裡的人們總未經歷過饑荒。早些年,跟我這樣的孩子手拿最簡陋的魚竿都能在小溪里半天釣上兩碗小魚,如今這些清水溪魚已經成了外地遊客口中的美食,反倒成了平常人家的奢侈稀罕物。

  因為村里以前出過一個大地主,姓梁,所以我們村也叫梁家溝。以前村子裡鮮有生人來往,村里也沒有什麼工業基礎,因為深山老林子多,溪水乾淨,山上怪石嶙峋,飛瀑掛壁的,又多深水潭子,所以風景真得算是不錯。

  村里第一個開始建農家樂的是個外姓人,他家祖上並不是和我太祖父那一輩一起遷過來的,他是改革開放後從義烏挑著籮筐,做雞毛換糖生意才到了我們梁家溝。這位外姓姓郭,因為浙西北「郭」和「哥」的發音極為相似,所以村里人也就叫他貨郎哥。

  貨郎哥身材瘦小,皮膚黝黑,但是眼睛卻賊亮賊亮的,走到哪都掩蓋不住他眼裡的那份商人特有的精明。他到我們村來,純粹是因為一樁婚事。

  那時候的整個浙江條件都普遍不好,貨郎哥年近三十也還未婚娶,為了餬口就開始了倒騰雞毛換糖的生意,挑個扁擔到處走街串巷。那一代的義烏人都十分肯吃苦,全國各地都留下了他們的腳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