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相傳,張天師在鶴鳴山修道傳教時,恰逢地方瘟疫肆虐,生靈塗炭,十室九空。為拯救蒼生於水火,天師將自創金丹術和自己窺得的天道思想加以整合,研製出祛病健體的神秘草藥配方,張天師將藥浸於酒中送於百姓,瘟疫得以祛除。所以,多數的系出有名的道士都懂一些醫術。

  在正一教派的一部典籍名叫作《正一瘟司辟毒神燈儀》中如實說道:「人秉性,而福禍自來;故慶源乃襲於積善之家,而殃咎必幾於作惡之者。積善者有餘慶,則可保於安寧;積惡者有餘殃,則難逃於譴責。」

  這片稟告是道士們在開壇祛除瘟疫的時候必念的,過去的人們遇到瘟疫無法解決時,往往也會請道士來做法,這在幾十年前的農村地區都很常見:一個身穿黃袍道卦的傢伙手持桃木劍嘴中念念有詞,手中符紙橫飛,口噴清水化火……道士們認為天道才是宇宙的仲裁者,如果作惡的是個人那麼其個人便會受到懲罰,若是大眾作惡,那麼就會對大眾報以瘟疫。

  而第二種爆發瘟疫的情況則是:陰陽失調。

  晝夜輪替、寒來暑往,周流不息、循環不止。道士們崇尚自然,尊重自然並從自然中去領悟宇宙奧妙,他們稱為:修行。

  生,陽也;卒,陰也。事陰過陽,既致陰陽氣逆而生災;事小過大,既致政逆而禍大;陰氣勝陽,下欺上,鬼神邪物大興,而晝行人道,病疾不絕,而陽氣不通。這是《太平經》里的記載,若是一處地方陰陽失調,陰氣超過了陽氣就會招惹禍事,輕則生災,重則亡國,而人道就容易滋生疾病,包括咱們中醫上一直也在講的陰陽失調也是這個道理。

  第三種情況則是瘟鬼作祟,在道士的說法裡,一共有五位瘟鬼,分別是:東方青瘟鬼,劉遠達,木之精,領萬鬼行惡風之疾;南方赤瘟鬼,張元伯,火之精,領萬鬼行熱毒之疾;西方白瘟鬼,趙公明,領萬鬼行注黑之病;北方黑瘟鬼,鍾士季,水之精,領萬鬼行惡毒之疾;中央黃瘟鬼,史文業,土之精,領萬鬼行惡瘡癰腫。

  五位瘟鬼分別是五行病源,代表著五種疾病,每種對應的疾病都會有相應的符文、咒語、陣法和湯藥解病。

  在查文斌看來,此處爆發瘟疫則是以上三種情況都各占了一分,狀元村近年來早已被金錢麻痹了人心,盜挖墓葬冥器,是為壞人祖墳的勾當,應該遭受天譴。第二,狀元村風水局被破,八卦台沉入水底,陰陽失調,戾氣叢生,也可招致瘟疫降臨。第三,看那老丈腿腳胳膊膿瘡遍布,倒也像是黃瘟鬼之流的土行瘟疫。

  這心中有了譜,查文斌也便有了方向,雖說狀元村有過,但過不至死,上天給的懲罰足以讓他們為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買單。本著救人行天道,解怨不結仇的天正道道義,查文斌便也尾隨著那老丈一路到了他家中。

  推開院門,只見那老丈在門口井中打水,看著水桶約莫數分鐘,那老丈又是搖頭將桶中井水盡數倒回,長嘆了一口氣坐在地上抽起了悶煙。

  「大爺。」

  「你來做什麼?」見那人盡然追到自己家中,那老丈更是生氣,抄起手中的扁擔就一瘸一拐的要打查文斌,「趕緊滾!再敢來我打死你!」

  「大爺。」查文斌也不惱怒,反倒是好言道:「我知道大爺對我有誤解,今天來只為給大爺看病就醫,絕無半點惡意。」

  「看病?」那老丈看著查文斌一副文弱的樣子,不由得冷哼道:「你還來看病,你們不是就知道禍害人的嘛,喏,想看病嘛?」老丈指著身後那一片山道:「瞧見了沒,那些白花花的都是紙錢,我們村里死了多少人你知道嗎?要瞧病啊,你去那裡給他們瞧,老頭我還能喘氣就不勞你們這些人操心了,再不走我打斷你的腿!」

  面對如此,查文斌心中也是苦笑,他知道自己再待下去也是無趣,剛要轉身走卻見屋內出來一個光屁股的小孩,他的手裡還拿著一包零食,那是查文斌從城裡帶來的。小孩看著查文斌咯咯笑,似乎是在對他的禮物很滿意。看著那孩子的手上也有膿包,查文斌原本想走的那雙腿就跟灌了鉛一般……

  「哪來的?」老人看著孩子手中的零食一把搶奪了過去,他打量著眼前那個不肯走的陌生人心裡頓時也明白了,「沒安好心的東西!」一把丟掉那袋子,那小孩被突如其來的責備嚇得頓時哇哇大哭起來。

  「老人家,你可以不管自己,可這孩子是無辜的,我看他身上的毒瘡發作的還尚早,您總想讓他好好活下去吧。」

  這話到底還是起了作用,那老丈聽完心裡也是一陣酸楚,自己的兒子已經沒了,兒媳早就跑出了這個村子聽說是去了外地再也不會回來了,只留下這一老一少。前陣子,老丈發現自己的孫兒身上開始起那小疙瘩的時候就覺得不妙,想送出去醫治卻無人敢收,只要聽說是狀元村出來的,哪個大夫都躲避不急。他再次打量這個人,兩年前,他見過這個人,不過短短的兩年時間他似乎蒼老了些許。

  見老丈的眼神里防備之心已有所緩解,查文斌乘勢說道:「死馬還當活馬醫呢,您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走向一條不歸路,讓我試試吧。」

  「你,不怕?」老人遲疑地問道。

  「不怕,有什麼可怕的。」說著查文斌大步地走了過去一把抱起那孩子替他擦了擦臉上的髒道:「告訴我,你叫什麼名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