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洞還真不小,往裡走了二十來米陸續的就有一些瓶瓶罐罐的東西開始出現。那些個罐子我看著就覺得眼熟,一個個跟泡菜罈子似得,上面貼著或完整或殘缺的符,這不正是那天在水管里發現的那種骨灰罈子嘛!

  那些罈子被人整齊地擺放在山洞的兩邊,一排三個,一排兩個,兩兩之間留了個縫隙,縫隙之上擺放著另外一個罈子,這樣做的好處便是穩定性,至少目前我還沒發現有哪個罈子是破損或是倒放的。

  因為人多,我的膽子也略大,二呆在前面一言不發,查文斌在身後也不知道是個啥情況,這樣的罈子有幾百個之多,一直綿延往裡,走到這些罈子快要到盡頭的時候,二呆單手一舉我立刻條件反射般的蹲了下去。

  他用手指了指左邊道:「就是這兒,往左邊有一個小洞,鑽過這片小洞裡面有一棵老樹,老樹腳下就是那東西。」

  查文斌在我身後說道:「我聞到了一股好濃的戾氣。」

  反正我聞到的就是一股子糞便味,也不知道這兩位神仙的鼻子是什麼東西做的,葉秋帶頭開始往那小洞裡面進,這洞的寬度是足夠了,就是高度得把頭往下低很多。跟在他後面看著二呆那屁股在我跟前扭來扭去的,我心想,這小子還真的挺性感的,這牛仔褲把他的臀部包裹的恰到好處,突然我有了一種上去捏一把的衝動……

  「你幹什麼!」他突然回身對我喝道,聲音雖小卻很嚴厲,看著他那副吃人的表情,我連連打哈哈道:「失誤、失誤……」

  這樣一個小小的插曲過後便是緊張的到來,這條小通道真的很短,我也知道為什麼二呆會那麼發火,因為他已經走到了盡頭,他所說的這個地方讓我覺得有些瞠目結舌,我從來不知道洪村還有如此神奇的地貌。

  當我的礦燈開始掃射著眼前的每一個角落的時候,我驚呆了。通過這條小道,我的眼前是一片開闊地,一個天然形成的原型中空山洞大的足以裝下村裡的大會堂。在這個大會堂的正中位置拔地而起一棵大樹,大樹的樹幹筆直向上透過了山頂,讓我不得不讚嘆的是,這棵樹衝破了山頂,樹幹和山頂的小洞貼合的天衣無縫,而樹枝的開枝在這眼前可見的部分更是看不見,就放佛是一根台柱從這片大廳的正中豎起。

  還有更加神器的,這山洞的四周牆壁是圓的,而這洞裡的地表卻不偏不倚是方的,四方正正的就好像是用尺子量過一般。我不知道這是大自然的傑作還是後人的努力,但是這樣的場景帶給你的震撼不亞於一次夢幻之旅。

  我也注意到那大樹的正下方是被石塊合圍起來的,這些石塊長條方正,造型和農村常見的八角井很是相似,在那八個角上各有一副黑漆漆的棺材靜靜躺著,其中地上還散落著一副棺材蓋板。

  我很自覺的躲在了查文斌的身後,他的表情比我遠遠要複雜得多,緩緩他才說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原來這世間真的有人按照陳摶老祖所畫的天圓地方圖找到了如此奧妙的地方,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查文斌所言的那段話也是修道者畢生所尋的謎團,何為有無?隨著歷史的變遷,道門的更迭,許多許多的一切早就消失了在了歷史的塵埃里。

  北宋一代聖道陳摶老祖,又名白雲先生,道號扶搖子。此人同麻衣道者一併隱居華山台觀,經常遊歷於華山、武當山之間,極受後周世宗,北宋太宗兩位皇帝的器重,此人最大的能處便是從先天八卦中推衍出了一幅天圓地方圖。古人把由眾多星體組成的茫茫宇宙稱為「天」,把立足其間賴以生存的田土稱為「地」,由於日月等天體都是在周而復始、永無休止地運動,好似一個閉合的圓周無始無終。

  陳摶老祖以為動為陽、靜為陰,故而由日月星辰組成的「天圓」為陽,由江河山川組成的「地方」為陰。他以「地方」為地平坐標,方指方位或方位角,即子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酉代表西方,卯代表東方,並用十二個地支,十個天干,四個卦象表示二十四個方向並構在整個周天合為一圓,並稱天圓地方圖以此來推測天下大事,並被宋太宗賜為道祖儒師。

  第一百五十章 八棺護井

  陳摶老祖是北宋初年人士,此種天圓地方圖的具體描繪現在也只是在古籍中略有提及,具體這十二地支加十個天干,四個卦象怎麼擺放已經沒了準確的說法。後人根據前人描述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東拼西湊成的在查文斌眼裡也不過是徒有虛表,花花架子罷了。

  「葉兄,此等風水陰陽之極的地方果然奇妙,就是傷你的東西可是那口打開棺材裡的?」

  二呆回身看著查文斌道:「我不懂風水陰陽,我只有直覺,我的直覺告訴我這裡很危險。那口棺材並不是我所開,若是猜得不錯,倒極有可能是鈄姑娘所為,那棺木中的東西初見人氣便傷了人,鈄姑娘應是跑出了這山洞後又被追上滾落山崖到了水渠之中,臨走的時候想必是打翻了門口過道上的罈子才一併跌落,又恰好落入水中卡在了裡面。」

  他這分析倒也合情合理,若是那棺木之中有東西,鈄笑勢必彎腰伸手去取,從而腋窩之處剛好被坐起來的粽子襲擊,位置從理論上來說不偏不倚。

  「你還沒回答我問題。」查文斌道:「你是在哪裡被它傷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