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找到那個人!」這是當晚查文斌睡覺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

  我不知道他要找誰,但是我知道這件事情的影響力以及超出了很遠,到處都在傳鬧鬼。那還是一個相對封閉的時代,鬧鬼這種傳聞在當時是屬於口口相傳,這人的嘴巴說出去不免就會有信息遺漏和誇張。以至於到了後來外面盛傳洪村一夜之間死了七個,第二天晚上又死了七個,整個村子裡能走的都跑出去了,一時間鬧的是沸沸揚揚。

  查文斌火了,到處也都在傳著這麼一號人,有人把他形容的是個留著山羊鬍子的老人,有人說他是張天師轉世,還有人說他是從三清山上來的,專門除妖降魔。總之說什麼的都有,到了最後連他會飛天遁地,撒豆成兵這類事兒都被描述的有模有樣。

  第二天,去狀元村的路上,我們仨坐在搖搖晃晃的中巴車上,狀元村屬於安徽境內,當時浙皖兩省交界的省道還是山路。中巴車得翻過海拔一千多米的天目山脈,那幾天下雪,路不好走,要不是正月里生意好,估計連車子都找不到。

  我們仨擠在最後一排,那天我爹也跟著去了,說是要過去看看,好賴總是沾點親帶點故。

  「哈哈,查爺,要不咱去開個鋪子,就掛您的名號,算一卦五十元,看風水二百元,陽宅三百,陰宅五百,您看咋樣?」

  「得了胖子,就這事兒咱倆無所謂,咱查爺那皮薄的根紙似得哪能幹那營生。」

  查文斌只是笑笑不作答,這一次去狀元村是他的想法,他想去看看我說的那個祠堂。

  狀元村,名不虛傳,這個偏遠的皖南山村需要先換乘中巴再小巴,最後是三輪車,一百多公里硬是走了足足四個小時才到。

  北宋末年金兵破汴梁城,擄走了徽宗和欽宗,宋室趙構遷都臨安,也就是現在的杭州建了南宋。北宋集賢殿大學士周子源以為宋帝被擄,南宋偏居杭州整日飲酒作樂,詩詞賦歌好不熱鬧,一派天下無亂的盛世。

  大學士周子淵為當朝皇帝的顧問,看不下去南宋皇帝如此作為,便辭官告老還鄉。這人深知宋帝心機頗重,於是便仿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帶著家眷來到皖南建了個村莊,創辦了私塾,每日種田教書為生。

  這個村子在明清年間是極為出名的,先後出過四個狀元,清朝年間曾經有人官拜當朝一品大學士。康熙二十年間,康熙大帝聽聞此村中人頗有文化,又先後出過如此之多的人才,便派人賜了那位大學士一塊牌坊,上書四個大字:學無止境!並賜當地地名為:狀元村!

  村子環山而建,是個七山兩水一分田的地方,我們去的時候村口的牌坊上那塊康熙的題字已經不見了,據說是在文革的時候被紅衛兵給砸了。這也差不多是有十年沒來過了,我爹打聽了一下找到了我那表姨夫的家,他叫周博才,想必原來家裡人是希望他博學多才,不想最後卻落得這麼個場景。

  他家很好找,那座大宅子放到今天也是氣派的,雖然被人占了幾間但到底以前還是大戶人家。這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看那牆角上雕的蓮花石紋胖子兩眼都在發光了。

  「哎呀媽呀,這裡的東西隨便拆點下來拉到廣州都能讓那群香港人發狂,簡直是暴殄天物啊,這可都是南宋時代的石刻藝術。咋個,聽你說,那人還是當朝大學士?」

  我點頭道:「恩,大學士,換做現在那就是皇上的秘書。」

  胖子蹲在牆角口水都要流出來了:「那可就算是官窯出品了,這手藝起碼也是當時的宮廷御用,我去年在杭州博物館裡見過一塊,說是南宋御街被發掘時留下的一塊石墩子,跟這個造型一模一樣。」

  我抬起一腳照著他屁股就踹了過去:「別看見啥就哈喇子流一地的,瞧你的德行,沒出息。」

  胖子拍拍身上的灰站起來跟我嗆道:「你懂個球,這玩意一個頂你那破電視機十個都不止,活該你一輩子賣破爛!」

  「哎哎哎,說要賣破爛那也是跟你學的,你他娘的還是破爛師傅呢。」這吵歸吵,但是生意那還是要做的,胖子發現寶了,那我還會嫌錢多?

  我輕輕靠著胖子耳邊說道:「我告訴你,就這種玩意這裡遍地都是,要真有想法咱一會兒琢磨琢磨?」

  胖子露出一口大白牙跟我來了一句河南話:「中!」

  我那表姨夫周博才家的位置處於村子的角落裡,雖然占位不好,但是那塊地兒可是村子裡最好的。這山區建房屋有幾個要素:第一,要陽光好,山區太陽起的晚,下的早,我這表姨夫家地勢是整個村子裡最偏高的,坐北朝南,冬天的時候村子裡的第一縷光那是肯定直接照進他家堂屋的。

  這第二要地勢平坦,他這塊地兒足足有大半個足球場大小,屋子不過占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自家的自留地,一馬平川,視線開闊,連查文斌都連聲讚嘆是個好地方。

  好地方,就是好風水,好風水就能聚氣,這氣旺家旺人也旺,按理這麼倒霉的事兒應該輪不到他家裡。我們去的時候,村子裡一聽是去周博才家的都是直接關門閉戶,連說都不樂意跟你多話,最後還是找了個小娃娃才認的路。

  門口七七八八散落一地的花圈顯示這裡不久前曾經有一樁喪事,原本白色的雪地也是一片狼藉,五顏六色的啥都有,門是關著的,據說我那表姨連夜就嚇得逃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