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命休矣。

  李弘臉色瞬間蒼白。

  兩眼失去神采。

  群臣在一旁一個個低下頭,眼觀鼻,鼻觀心,只當看不見。

  這母子兩的衝突,外臣怎敢輕易開口。

  不過要說到太宗李世民,人家是馬上皇帝,大唐都是人家天策府打下來的。

  開創基業之主,領兵出征,自無不可。

  從李治朝起,大唐皇帝便是治天下的皇帝。

  天皇大帝終其一身,出最遠的門子,也不過去泰山封了個禪。

  那啥,陛下,您這沒出過關隴的,還是乖乖皇宮裡待著,別舔亂了。

  眾臣子暗自交換著眼神。

  蘇大為上前一步,先向武后點點頭,再向李弘道:「陛下,請聽臣一言。」

  見蘇大為向自己開口,李弘精神稍振。

  「阿舅……」

  「區區大食國幾個將軍,若要我大唐天可汗出陣,未免太過抬舉他們。」

  蘇大為微微一笑,笑容里,自有一種從容不迫,運籌帷幄的自信氣度。

  「而且臣在前方打仗,也需賴陛下、天后在後方安排後勤支援之事,此事或許比在前方作戰更緊要。所以陛下,就安心在朝中,治理大唐天下,靜待臣的好消息。」

  「阿……郡公,那朕……」

  李弘的臉色越發白。

  有幾分畏懼的看向武媚娘。

  剛好武媚娘也向他看過來。

  那眼神,仿佛藏著冰雪一般。

  看得李弘一個哆嗦。

  猶如老鼠遇見貓。

  蘇大為看在眼裡,心知以武后的手腕權謀,自己若不在朝中,單憑李弘自己,當真不是對手。

  沒準仗還沒打完,皇帝李弘已經被廢了。

  歷史上,李弘是在繼位前,突然暴斃。

  接著被立為太子的李賢,與武后發生政爭。

  最後鬥爭失敗,被武媚娘廢掉,貶入蜀中。

  之後接替的李顯,幾番起落。

  最終熬死了武則天,才得以上位。

  政治鬥爭就是如此殘酷。

  不以親情為念。

  套用一句話「天家豈有私情」?

  武媚娘,對這個結果十分滿意。

  雖然中間有些拖沓,讓武后有些不滿。

  但最終的結果,總算是把蘇大為這個礙眼的給踢開了。

  以後朝中之事,將由她一手遮天。

  想到此處,得意之情油然而生。

  這便是天意。

  天意所歸。

  哪怕是阿彌你,也無法逆天而行。

  正在心中如此想時,就見蘇大為叉手行禮道:「陛下、天后,雖然陛下方才說親征,臣以為不可行,但誠如陛下所說,若有天家人在軍中,對鼓舞士氣,威懾諸夷,有著莫大的好處。

  此次出征,實乃我大唐最疲弱之時。

  所以臣懇請陛下與天后,許皇子入軍任監軍,以壯我軍。」

  好傢夥!

  當真是好傢夥!

  蘇大為這話說出來,武媚娘的笑容立刻就凝結在臉上。

  旁邊的大臣狄仁傑、閻立本等人,也是一臉懵逼。

  包括李弘在內,一瞬間都失去了表情管理。

  露出頗為誇張震驚的神色。

  這是……

  蘇郡公這是要……

  這是監軍的事嗎?

  這是反將武后一軍啊!

  整個議政大殿上,安靜到落針可聞。

  三省六部主官,十二衛大將軍,左右宰相,邢國公等人,全都摒住了呼吸,不敢打擾。

  聲怕自己出聲,將武后的雷霆怒火,引到自己身上。

  武媚娘兩眼微眯,媚眼如絲。

  眼神甚是嫵媚。

  但袖中的手指,已然攥緊。

  蘇大為既然提出來,就是有備而來。

  旁的皇子他不會要。

  必然是衝著武媚娘另幾個親兒子來的。

  而且他既然開口,就是在談條件。

  武媚娘若是不答應……

  不答應的話,只怕蘇大為也不會輕易答應出征。

  到那時,又不知會提出何種獅子大開口的條件。

  「蘇郡公……不知想要哪位皇子做監軍?」

  武媚娘越是憤怒,神色越是嫵媚。

  笑容也越是危險。

  「好教天后得知,臣意請沛王、英王、冀王隨軍,任征西軍監軍。」

  這話一出來,躲在屏風後的李賢、李顯和李旦三人,腦子嗡地一下,徹底凌亂了。

  干我啥事?

  我們只想鬥鬥雞,玩玩鳥。

  偶爾有點小野心,或者玩幾個小宮女。

  怎麼出征作戰這種事,會落在咱們頭上?

  監軍?

  我監你媽啊!

  當真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蘇大為你不得好死!

  李賢只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大殿上,蘇大為向武媚娘叉手行禮,聲音坦然道:「還請武后許臣之請,否則以一萬府兵,對十五萬大食人,還有五六萬突厥叛軍,反覆無常之胡人。

  臣,實在無信心。」

  沒信心?

  我信你個鬼!

  滿大唐將軍,誰不知道你蘇大為用兵奸詐如鬼。

  從來都是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俗稱烏龜暴走流。

  自己先防得水滴不漏,有十足把握,才會用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