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感慨不愧是天皇李治的嫡長子。

  果然有擔當。

  只這番話,頭腦清醒,絕不是那種庸碌君主。

  就在狄仁傑準備再進言時,只見李弘向著武媚娘鞠躬道:「母后,兒臣願御駕親征,求母后應允。」

  啊?

  以武媚娘的老辣,這一瞬間的表情,也是懵了。

  鳳眸大睜,一時反應不及。

  「弘兒,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

  「兒臣說,請母后應允兒臣,御駕親……」

  李弘的話還沒說完,便被狄仁傑搶上來打斷:「陛下不可!」

  閻立本也變色道:「陛下乃國君,乃我大唐的太陽,未聽說有敵酋寇邊,而令國君親自往迎的,這……這也太抬舉他們了!」

  大殿一片譁然。

  群臣這才反應過來。

  十二衛大將軍早有數位搶上來,單膝跪地,向著李弘抱拳泣道:「陛下,主辱臣死,求陛下收回成命,臣願領兵,為陛下分憂,不破大食,誓不還朝!」

  「臣也願意領兵,求陛下收回成命!」

  「求陛下收回成命!」

  大殿上,十幾位將軍,六部主官,左右宰相,一齊哀求。

  尼瑪。

  李弘看得呆了。

  我,我只是不想阿舅出去後,獨自面對母后。

  我那點道行哪是母后的對手。

  李弘是真的怕啊。

  他對武媚娘的恐懼,是發自靈魂的。

  大殿後方,躲在屏風裡的數位皇子公主,一時也是吃驚不已。

  胖乎乎的李旦吐著舌頭驚道:「皇帝阿兄要親自領兵打仗嗎?」

  李顯摸著額頭:「我還是第一次聽大兄這麼勇敢,打仗危險啊,戰陣之上,刀槍無眼。」

  小太平歪著腦袋:「如果大兄去了,太平也要去。」

  「傻丫頭,你添什麼亂啊。」

  安定思敲了一下太平的腦袋。

  卻見李賢半張臉藏在屏風後,悄悄向殿上窺探。

  臉色頗有些古怪。

  像是有些沾沾自喜,又像是極力忍耐。

  「阿賢,你在笑什麼?」安定思惱道。

  「啊?我沒有啊。」

  李賢背脊一挺,左右張望,顧左右而言它。

  「還說沒有,我都看到了,你嘴角在抽抽,好啊你個阿賢。」

  安定思衝上去,兩手揪起李賢的臉左右拉拉:「你是不是想大兄出事了,你好坐皇帝位置!」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這一下,輪到李賢害怕了。

  嚇得屁滾尿流!

  就在眾小一番打鬧時,陡然聽到殿上一聲喝:「天后,陛下,請許臣為國分憂,臣願親自領兵,討伐大食。」

  這話一出,紛亂的大殿之下,陡然萬籟寂俱。

  鴉雀無聲。

  只因為,說話者乃是大唐第一名將,開國郡公,蘇大為。

  武媚娘雙眸盯著蘇大為,眼神頗有些複雜。

  有些感慨,又有些釋然:終於逼得你主動站出來了,此事是你自己要承擔,須怪不得哀家。

  狄仁傑目視蘇大為。

  微微頷首,似在讚許。

  閻立本微嘆了口氣,但想著,這大概或許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陛下不用親征。

  而以蘇大為的能力手腕。

  對付入侵西域的大食人,當有一定把握。

  而且蘇大為在唐軍的威望卓著,對那些胡人而言,有如天神一般。

  能壓住場面。

  閻立本自然不知道蘇大為心中所想。

  不知道蘇大為站在歷史看客的角度上,把人性,把武媚娘對權力的欲望看得有多透徹。

  讓蘇大為放棄保護李弘,親自領兵出征。

  這在當下,無疑是一個極艱難的決定。

  其餘六部大臣,還有十二衛大將軍,各將軍們不知蘇大為心中的權衡,但見他主動開口,心裡都是鬆了一口氣。

  蘇大為沒開口前,誰也不敢主動提他。

  這仿佛是大唐朝廷的禁忌。

  完全是蘇大為昔日那些作為,一怒屠光白馬寺,殺光各路異人血腥手段,甚至無視李治口諭,說走就走那種任性妄為的形像,給嚇住的。

  蘇郡公用兵真如神,但是他這脾氣,也是一等一的古怪。

  若是性子上來,只怕自己腦袋不保。

  昔年在含元殿上,那幾個因非議蘇在灰,被拖下去活活打死的大臣,令眾人記憶猶新。

  是以蘇大為不主動站出來,別人不敢提。

  但他主動說願意帶兵。

  所有人都是歡欣鼓舞,覺得大事定矣。

  除了一位——

  當朝皇帝李弘向蘇大為發出哀叫:「阿舅,你……你出征也不防帶上我,朕在軍中,定能鼓舞士氣,有大唐皇帝坐鎮,那些胡人一定都會乖乖用命。再說昔年太宗皇帝不也是提兵親征,朕……」

  「胡鬧!」

  武媚娘一聲低叱,用力一甩長袖,柳眉倒豎:「堂堂一國之君,說話如此孟浪,罰你退朝後回去把『為君之道』抄百遍。」

  「是。」

  李弘一個激靈。

  仿佛又回到幼時,隨口應下,才反應過來,暗叫不好。

  阿舅當面,母后都可以隨意把自己搓扁捏圓,在母后面前絲毫挺不起腰杆。

  阿舅若不在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