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心中已經略有計較。

  四大聖僧中,空見性烈如火。

  空聞性剛直,不擅變通。

  空玄性隨和,不喜言語。

  只有空性,為人沉毅多智,胸有城府。

  這與他身高九尺的巨大身形,給人的印象完全相反。

  「多謝寺卿賜座,老僧年邁,就托大歇歇腿腳,失禮之處,諸位勿怪。」

  「法師哪裡的話,您年紀高,德行重,坐著說話是應該的,我等在你面前,皆為後輩,理當多聆聽佛法教誨。」

  郝紹常對空性雙手合十,狀甚虔誠。

  蘇大為與狄仁傑對視一眼,心裡都湧起不祥預感。

  這郝紹常據說是寒門出身,與關隴貴族,山東士族都沒太大牽連,誰知居然信佛。

  而且信到這種程度,都毫不遮掩了。

  雖說大唐崇佛崇道,但身為大唐十寺之大理寺寺卿,這種高位,將這種態度顯露出來,無疑是不智的。

  或許,從另一方面來說,可見沙門對朝中權勢滲透之深?

  這時空性僧已經雙手合十,向著在座諸官吏一一看過去,微微點頭。

  所有人都生出一種,空性法師在看我的感覺。

  視線落在狄仁傑身上時,空性目光頓了一頓:「這位當是新來的狄少卿了?昨晚我們見過。」

  「空性法師。」

  狄仁傑微微點頭:「法師來大理寺,不知是為何事?」

  所有人都明白,郝紹常自然更明白。

  無事不登三寶殿。

  大和尚來此,自然是為昨夜白馬寺的案子。

  這案子實在牽連太多,連郝紹常都不敢提起,也只有狄仁傑敢提。

  「貧僧來此……」

  空性目光落在蘇大為身上:「是想問問昨夜白馬寺失火案,不想開國縣公也在此。」

  至此,空性方才向蘇大為念了聲佛號,算是打過招呼。

  也就是他能沉得住氣。

  若是換空見或空聞,只怕此時已經暴跳起來。

  呃,沒神通打不起來?

  不不不,和尚還有一招鐵頭功,就算用腦袋頂,也要跟蘇大為分個生死。

  以空見和空聞的性子,這些事真幹得出來。

  「咳咳~」

  一提起昨夜的案子,雖然早有預料,郝紹常依舊尷尬的咳嗽數聲。

  把目光投向狄仁傑:「少卿正負責此案,由你向法師解說。」

  大理寺辦案,自然無須向普通人解釋。

  但白馬寺並不普通。

  作為建寺六百餘年的佛門祖庭,其對中土影響,就如佛門對大唐影響深遠一樣。

  連武媚娘這樣的先帝妃嬪,在太宗逝去後,都要遁入空門修行。

  更別提李唐宗室,世家高門,王公貴族,各地王爺,軍方將領。

  大唐建國這數十年來,這其中往來利益,根脈虬結,早已結成一張大網。

  哪怕是大唐皇帝李治,都要以重修大慈恩寺,寄託對長孫皇后的哀思。

  大唐雖然追李耳為先祖,以道教為國教。

  但在信仰方面,其實卻是「雙軌」並舉。

  在世俗和民間信仰上,崇信佛門。

  只有在長生之事上,才交託給道門,希望道家真人們,能煉出長生丹藥。

  這是兩種不同的需求。

  數十年來,反倒是佛門影響力日益大增。

  滲透到大唐方方面面。

  狄仁傑自然懂得這是郝紹常在踢皮球。

  但他的性子,自覺責無旁貸,迎著眾人的目光,微微沉吟道:「昨夜的案子,案情複雜,先是白馬寺失火,這火情究竟如何發生,是天災還是人禍,目前還無定論。

  至於後來的衝突……」

  他的目光看了一眼一直沉默的蘇大為:「據開國縣公所言,是白馬寺僧眾先襲擊他在先,若真是如此,貴寺僧人,只怕也難逃干係。」

  以蘇大為的爵位,若有人對他動手,定個不敬朝廷大臣已是輕的。

  重的話,甚至可以扣個謀刺縣公之罪。

  但是……

  那是對一般人而言。

  對白馬寺這種存在了六百餘年的佛門祖庭,你要說他們想謀刺大唐縣公,先不說有沒有足夠證據。

  哪怕有證據,大理寺也絕不能掀出來。

  這份罪名,只有大唐皇帝李治才能定奪。

  這是一間佛寺的事嗎?

  什麼叫佛門祖庭?

  你把佛門祖庭僧人扣了個謀刺縣公之罪,這是朝廷要滅佛嗎?

  不顧忌大唐上下數以百萬僧眾,寺廟,佛門大能,朝中崇佛權貴,宗室的反應嗎?

  其中利益糾葛,連李治都頭疼無比。

  又豈是大理寺,豈是狄仁傑一個大理寺少卿,能定的?

  「少卿。」

  空性雙手合十,面色黝黑,讓人看不清他的喜怒。

  他沒有故意提高音量,而是不疾不徐道:「本寺大火,開國縣公獨自出現在火場,此為一疑。

  我們出家人,無冤無仇,如何會對縣公不利,此為二疑。

  大火在我等與縣公發生衝突後,便告熄滅,此為三疑。

  有此三疑者,貧僧覺得少卿所言,未免有失偏頗。」

  郝紹常連連點頭,看向狄仁傑的目光,已經隱帶責怒。

  不等狄仁傑說話,空性繼續道:「本寺寺僧,在自己的寺里,被縣公所殺,這是所有人都看到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