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話一出來,李賢當場差點尿了。

  這是阿舅在敲打我嗎?

  王勃的事,阿舅也知道了!

  現在的他,哪有什麼初聞曲再取聞的心情。

  只覺得初聽是尿不濕,再聽是尿不盡。

  被蘇大為懟得一時兩眼圓瞪,竟不知如何應對。

  李賢一臉懵逼狀。

  他感覺,蘇大為說的話,每個字他都懂,但連成一句,他就跟聽天書一樣。

  高深莫測。

  第二十七章 順勢而為

  李賢現在看蘇大為有些不爽,頗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自己已經極儘可能的放低姿態了,但阿舅顯然還是把自己當小孩,說些自己聽不懂的話來誑自己。

  比如那些詩,他也曾多番打聽過。

  蘇大為在軍中也屢有詩篇,都是令人驚艷絕倫,可傳後世的名篇。

  但阿舅卻一直推說是小時候什麼和尚道士路過化緣留下的。

  騙鬼呢。

  和尚道士會作詩?

  好吧,或許是有。

  可能作出這麼應景的詩來嗎?

  在軍中,便有「渾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治過蜀中大疫後,在含元殿上便有「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受群臣構陷彈劾,他便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這等才思敏捷,首首都是經典,遍觀大唐朝廷,又有幾人?

  恐怕真只有之前那位王勃還勉強能比一下。

  但王勃太重書生意氣,比起布篇謀局,攻城滅國,又遠不及蘇大為。

  若自己能得蘇大為之助,何愁大事不成?

  但這些話,都只能在李賢心裡藏著。

  相處的時日太短,最忌交淺言深。

  他今日抓住機會見蘇大為,主要還是做一番試探。

  看看能否有拉進關係,彼此深入的可能性。

  如今看,蘇大為似乎並不太熱衷與他這位皇子結交。

  或者說,蘇大為根本就瞧不上,淡定得一塌糊塗。

  李賢喊他阿舅,讓他以甥視之,蘇大為就真的敢按住他的肩膀,告誡他不要陷入詩詞小道,也不要太玩雞喪志。

  一想起此事,李賢就感覺頭頂的青筋直跳。

  惡賊!

  從小到大,宮中何人敢如此對孤說話!

  氣歸氣,但臉上還不敢露出分毫。

  蘇大為在含元殿上,被文官先後詰難彈劾,不但不損分毫,反而鬥倒了侍郎古谷德,還有鄭待詔。

  連右相李敬玄對此人,又恨又嫉,卻也無可奈何。

  父皇母后甚至揚言蘇大為與大唐一體,與國同休。

  這種信任,這種庇護,大唐還有誰?

  沒有了,僅蘇大為一人!

  而李賢更知道,只要蘇大為抗疫之法成功,父皇與母后會有更隆重的賞賜,甚至在含元殿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說要封蘇大為做縣公!

  這特麼的,一躍三級,還有地方說理嗎?

  這種存在,豈是自己能得罪的?

  小心巴結還來不及。

  被蘇大為連番落了面子,他也只能打落牙和血咽。

  臉上拚命擠出微笑,聽說蘇大為要走,又是鞠躬又是親自送,極盡謙卑的姿態。

  只求給蘇大為留個好印象,日後還有拉攏的機會。

  臨走,蘇大為眼神瞥了一眼方才的竹椅竹桌,李賢立刻會意,拍著胸脯大包大攬,主動表示要送阿舅一套。

  畢竟是宮中的能工巧匠制的,其製作精細程度,比蘇大為自己找的西市木匠不知強到哪裡去了。

  一句話,這是皇家質感。

  「賢兒,這……有些不好意思吧,畢竟是你特意做的。」

  「阿舅說的哪裡話,賢兒與阿舅是自家人,賢兒的便是阿舅的,阿舅儘管拿去使,若有不夠,再同賢兒說。」

  李賢拍著胸脯,一臉豪爽。

  實則心頭滴血。

  這工匠,還是當時匠作大監閻立本找的,聽說是給父皇建大明宮的一等大匠。

  滿大唐,能評上一等大匠的也不過寥寥數人。

  這等高級匠人,平日裡做的都是皇宮園林設計,手下徒子徒孫數以萬計。

  那身份何等超然,高高在上。

  就算是李賢等閒也使不動。

  還是厚著臉皮,趁著武媚娘心情不錯,幾番撒嬌央求,才得武后發話,讓閻立本召一等大匠,為李賢做了三套。

  一套送了李治高興,另兩套自己收用。

  平時也捨不得拿出來示人。

  這次還是為了討好蘇大為,才特意取了一套來。

  大唐興建大明宮的一等大匠,親手制的桌椅。

  殺雞用牛刀啊!

  縱使肯花費萬金,只怕也再找不到一位一等大匠,願意做這等桌椅手藝了。

  如今一開口就要給蘇大為一套。

  說不心疼是假的。

  「賢兒果然有孝心。」

  蘇大為嘆了一句:「我家中老母正好可用一套,不過如果再多一套就好了,這樣我和我阿娘都可以用上。」

  李賢臉上的笑容一下僵住。

  阿舅你這有些貪得無厭了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