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就對了嘛!」

  李賢終於高興了,終於沒再追著蘇大為的手。

  他左右看了一眼,以眼神示意一旁的太監使女們後退。

  一直退到聽不見二人對話的距離,他才得意的一笑,親自為蘇大為倒茶。

  小聲道:「阿舅,賢兒聽說你方才在含元殿上大放異彩,令父皇和母后都交口稱讚,有些不開眼的大臣,居然想彈劾阿舅,嘁,那些沒眼力勁兒的,就該把他們杖死,看他們還敢胡言亂語。

  也不看看阿舅是誰的人,你說是吧,阿舅?」

  誰的人,那自然是武后的人。

  「阿舅,你在殿上念的詩,我聽人說了,實在驚艷,有幾個問題想請教阿舅。」

  「賢兒請說,為舅當知無不言。」

  蘇大為實屬無奈。

  本來想做臣,人家非上趕著認舅舅。

  我能怎麼辦?

  也只好認武則天的兒子做外甥了。

  他看了李賢一眼,看著李賢眼珠亂轉,心裡想的是: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李賢不知蘇大為的心思,若知道,只怕會一口血噴出來。

  他舔了舔唇,有些按捺不住急切的道:「阿舅,您在殿上念的幾首詩,是阿舅所作嗎?」

  「咳咳,其實是我小時候,家門前有個和尚經過,那時我一時好心,給了和尚一塊燉肉,和尚後來念了幾首詩做酬謝……」

  「等等,阿舅,你給和尚燉肉?」

  據說最早的沙門提倡的是戒除葷腥。

  這個葷腥乃是蔥蒜韭一類刺激味大的菜,倒不是特指肉類。

  但是唐朝和尚持戒,吃素的倒也挺多的。

  按蘇大為所說,似乎是個行腳僧人,這等僧人,理當也是吃素才對。

  蘇大為居然給和尚一塊肉。

  李賢整個人都凌亂了。

  「和尚,不是持戒吃素嗎?」

  他狐疑的看向蘇大為:「阿舅,莫不是你誑賢兒?其實這詩是阿舅所作對不對。」

  「你小小年紀,怎地如此多疑,這肉嘛我是給了,那和尚說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留,倒也不必著相。」

  這話說得李賢一臉懵逼:聽著好有道理的樣子。

  「這詩,是那位和尚教阿舅的嗎?」

  「沒錯。」

  「那位和尚法名是什麼?可有度牒?」

  若真是隱世大賢,哪怕是僧人,只要有法名度牒,也定能找到此人。

  「哦,他的法名好像叫濟顛。」

  「濟顛?好古怪的法名。」

  李賢說了一句,暗自打定主意,待此間事了,一定要訪訪那位叫濟顛的僧人。

  完全沒發現,蘇大為正一臉憐憫的看著他。

  如果要找濟顛和尚,就請去幾百年後,杭州靈隱寺吧。

  「那阿舅,你在殿上吟的詩是叫何名?」

  「送瘟神,怎麼,賢兒對這詩有興趣?」

  「是啊,我看到此詩,反覆琢磨,既為此詩感到驚艷震撼,又有些費解處,想向阿舅問個明白。」

  能不震撼嗎?

  蘇大為這次甩出的是後世太祖名篇《送瘟神》。

  站在偉人的肩上,自然能把唐朝人震得外焦里嫩。

  「阿舅聽聞在含元殿今日一共吟了三首詩,第一首詩倒是好理解,說的是蜀中黃安縣的疫情,但是第二首,賢兒有些不明白,還請阿舅指點。」

  李賢整了整以冠,向蘇大為拱手行禮道。

  這對皇子來說,是少有的鄭重,完全是把蘇大為視之為師才會有的禮遇。

  「阿賢有事便問,你既叫我一聲阿舅,我自會知無不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實第一首李賢也有些不解之處。

  比如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不過想來大概是蘇大為對蜀地誇張的描述,因此也就未深究。

  「阿舅,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這句何解?我們大唐,何來六億生民?」

  李賢一臉費解道:「六億之數,究竟是指百姓,還是另有所指?」

  蘇大為的笑容微微一僵。

  你這特麼老實孩子,這麼較真做甚。

  後世偉人那個時代,華夏確實有六億人口。

  不過在唐朝嘛,也就幾千萬上下。

  這六億……

  眼見李賢一臉困惑求解的模樣,蘇大為深吸了口氣,一臉正色道:「阿賢豈可拘泥於中原之地?」

  「啊?」

  「我大唐中原之地,自然是沒那麼多,可咱們大唐乃宗主之國,普天之下,莫非唐土,天下之大,皆為大唐藩屬,加起來,也就差不多有數億吧。」

  「阿舅,你這說的賢兒更迷糊了,就算把吐蕃、遼東、突厥和西域人口都加起來,也沒有六億之多啊。」

  「賢兒你又錯了,普天之下,難道只有人才能算生靈嗎?」

  蘇大為一臉語重心長,淳淳教誨:「萬物有靈,難道那些動物都不算生靈?加起來,約莫六億也是有的。」

  聽了蘇大為的解釋,李賢整個人都不好了。

  總覺得,阿舅在誑我。

  好吧,暫且當做是阿舅在詩中誇大,不可如此糾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