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何嘗不知蘇大為非常人,但他征吐蕃得勝而回,居然不得回長安獻俘誇功,我當時也是拿捏不准聖人對他的態度。

  只能謹慎唯上,保持不過份親近,也不要太疏遠。」

  說著,他將手裡的玉扣擲在桌上,發出「叮鐺」一聲響。

  「蘇縣令平時也一直在黃安縣忙於安撫百姓,重整黃安縣,半年裡一共只來都督府兩回。

  蜀中消息閉塞,連那些官署中的吏員,大部份也只知道新來的黃安縣蘇縣令,是從征吐蕃軍中退下來的。

  連蘇縣令的真實身份都知之不詳。

  這原本是都督你的機會……」

  「誰說不是呢?但是時機過了便是過了,現在後悔也無用。」

  王西嶽苦笑起來。

  他苦笑的時候,鼻翼兩旁的笑紋微微緊縮,讓人有一種似哭似笑的感覺。

  「不光是蘇大為,明崇儼和狄仁傑日後前途也不可限量。」

  「他二人……」

  王西嶽斟酌了一下,對明崇儼他沒怎麼接觸過,只知道是蘇大為手邊黃安縣的主薄。

  但是狄仁傑他十分熟悉。

  「狄法曹我平日待他不薄,不過此人剛正不阿,真有什麼事,也不會對我偏袒……罷了,這也是我的緣法,強求不得。

  雖沒有與蘇大為他們深交,但也算結了一段善緣。

  希望日後有機會彌補……」

  盧照鄰有些詫異的看了王西嶽一眼。

  從都督那張漸漸平靜下來的臉龐上,卻看不出更多的東西來。

  他心中暗自奇道:以王都督的身份,能有什麼事需要狄仁傑「偏袒」的?

  ……

  大唐總章元年,九月癸巳。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

  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

  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初晨的光芒下,長安古城雄壯而威嚴。

  盤踞在龍首原上,在陽光的照射下,一片金黃。

  蘇大為騎在龍子背上,眺望長安,忍不住隨口吟詩一首。

  詩名不記得了,誰作的也不記得了。

  管他的。

  憑興而發,大爺自己高興就行了。

  一旁的安文生一臉古怪的張長細長的眼眸,掃了蘇大為一眼。

  「阿彌,每次問你,你都說詩不是你寫的,你又沒念過詩書,那這些詩從哪來的?」

  「哦,我家小時候門前有個和尚經過,他拿了幾本書給我,上面寫著易筋經、如來神掌還有九陽神功……」

  「你上次不是說是個道士!」

  「哦,上次是道士,這次經過的是和尚。」

  「賊你媽。」

  安文生胖大的臉上,額頭上青筋浮現,感覺自己智商受到了侮辱。

  「那你說的那些書名也不對,一聽就是修煉功法。」

  「別急啊,我還沒說完呢,我從裡面挑了一本石頭記,裡面有很多詩,我隨便記了一些。」

  我信你個鬼!

  安文生在心裡罵了一聲,知道在這事上和蘇大為扯不清楚,乾脆屏蔽掉。

  「長安到了,回長安後,你記得請我去最貴的明月樓,喝最好的酒。」

  「要喝花酒嗎?」

  「那是最好不過。」

  「咳咳,文生,你怎麼說也是長安世家子弟,注意點形像。」

  「呸,咱們讀書人的事,怎麼就不注意形像了?紅袖添香,那是風雅。」

  兩人一路上鬥嘴拌舌,也是習慣了。

  這讓在後方馬車上的聶蘇,一邊豎著耳朵偷聽,一邊掩嘴吃吃笑個不停。

  在馬車一旁,同樣騎馬明崇儼。

  一副想笑又極力忍住的樣子。

  他與蘇大為都在武后秘旨徵召之列,以最快速度交代了手中公務,驅馬趕回長安。

  至於狄仁傑,是得了閻立本的舉薦。

  據說已經定了要入大理寺。

  反倒不是那麼急切。

  蘇大為他們動身時,狄仁傑手裡的公務都還沒交接完。

  第五章 隴右老兵

  開遠門前早已排了長長的隊伍,胡商們等著查驗通關文牒和貨物。

  厚重的城門邊,站著身披甲衣的城門衛卒,其中還有幾位西市署的署吏們一手持薄,一手持筆,站在兩側,面無表情的做著勘驗。

  「你,從哪裡來?」

  前方一名老吏為一隊胡商做了登記,向後方的貨車一指:「車上裝的什麼貨,有多少?」

  一名穿著翻領青色短袍的胡商小跑著走上去,拍了拍一旁昂頭咀嚼的商隊駱駝,沖老吏笑眯眯的道:「我們從康國來,這車上,運的乃是波斯產的羊毛氈毯、各色皮貨,還有一些鯨油,共七車。」

  「去,驗驗。」

  老吏撩起眼皮看了一眼,一邊做著登記,一邊頭也不抬的道。

  在他身邊的幾名署吏上去,數了數車,然後抽查了一下貨品。

  「看過了,五車鯨油,兩車毛氈並皮貨,無誤。」

  老吏正要落筆簽可,突然皺了一下眉,抬頭掃過一眼面前略顯緊張的胡商,一雙渾濁的眼睛裡,透著如鷹隼般審視的光芒。

  「你們隨行有多少人?」

  「五十六人。」

  胡商陪著笑臉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