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如今劉仁軌也是這般……

  真當大唐好糊弄?

  先是倭國反覆。

  接著便是熊津都督劉仁軌遇襲,熊津都督府被滅。

  這事要是沒有倭國和新羅狼狽為奸,蘇大為打死也不信。

  大意了啊!

  我的陛下,我的武后阿姊,打蛇不死,反遭蛇噬。

  這些島民,皆是畏威而不懷德,死性不改的兇徒。

  若是當年留自己鎮守,或者是聽自己的安排,何置於此,何置於此啊!

  「蘇縣令,蘇縣令?」

  明崇儼見蘇大為一言不發,臉色難看,忍不住問道:「你在想什麼?」

  「新羅、倭國,死性不改,反覆無常,這種猾賊,就算幾千年後也不會改,我要上旨求陛下和武后,令我為熊津都督,給我一萬人馬,我便平了倭島,滅了新羅,讓這兩個撮爾小國永遠消失,永為大唐內蕃。」

  蘇大為冷笑道。

  明崇儼搖頭:「大唐的危險不在外,而在內,依我看,蘇縣令還是先把眼前的事解決吧。」

  他特意咬重了「蘇縣令」三個字,乃是提醒蘇大為,他現在的職務。

  同時心裡也在奇怪,蘇大為說話有點奇怪,為何說新羅和倭國幾千年後也不會改,跟他能看到幾千年後似的。

  還說什麼永為大唐內蕃,簡直吃飽了撐的。

  能把眼前這一關過去,大家能快點回長安才是正題。

  在這黃安縣,如此殘破荒涼,又是疫癘之地,真的能把人逼瘋的。

  「劉仁軌之事後,各種異象災情並沒有結束,不久前雍、華、蒲、同四州大旱,劍南道也出現旱情和疫情。」

  明崇儼聲音越發低沉道:「天下赦了,年後改了,宰相辭了,老天仍然在示警,你說,問題出在哪裡?」

  問題出在哪裡?

  這是全大唐子民心中的疑惑。

  而這個答案只有一個,連宰相辭了都不能阻擋老天爺發怒,那說明了什麼?說明問題在天皇與天后身上。

  「這……」

  蘇大為從方才激憤的情緒里回過神來:「陛下與武后如何應對?」

  「武后已向天皇遞了奏摺,請求避位。」

  「啊?」

  請求避位,也就表示這鍋是我的,因為我無德,所以上天示警,與陛下無關。

  現在我武媚娘願意背起這口鍋,請陛下免去我的皇后位。

  嘶~

  蘇大為暗吸了口涼氣。

  心中想的是:媚娘阿姊,這是用了一招險棋啊。

  第一百零一章 謎影重重

  「陛下應該不會答應武后吧?」

  蘇大為雖然心知不可能,但還是有些擔心的問了一句。

  在他看來,如果自己是李治,心愛的女人願意為自己背鍋,那是無論如何也要保住的。

  況且這次若犧牲了武媚娘,如果還有災情異象,那豈非是要連皇帝也換?

  「本來朝中物議紛紛,彈劾不斷,武后岌岌可危,但這時候又出了另一件事……」

  「什麼事?」

  明崇儼深深看了蘇大為一眼,眼眸微微眯起,他的眼神,在這一刻,竟予人一種鋒利之感。

  「賀蘭敏之。」

  蘇大為面色平靜,不為所動:「賀蘭敏之的事,我倒是聽說了,他自己作死,須怪不得別人。」

  明崇儼側過臉,似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李博和衙役,口中道:「他確實是瘋了……」

  據史載,賀蘭敏之性淫,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有性癖。

  下至八歲,上到八十歲,他全都能發情。

  也不知是不是史書給潑的髒水。

  總之一些該發生不該發生的,在大唐異象頻頻,朝廷百官彈劾不斷的時刻,賀蘭敏之以自己的行動,充分展示了什麼叫做人不作死就不會死。

  先是與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傳出醜聞。

  要知道楊氏都快八十歲的人了,這兩人相差六十餘年,這車何止不是去幼兒園,簡直開上雪域高原。

  車神都沒有這麼飆車的。

  武媚娘聞知此事,氣得要命,但賀蘭敏之仗著楊氏寵愛,竟然有恃無恐。

  到乾封元年,楊氏比歷史上早幾年死了。

  武媚娘讓賀蘭敏之替楊氏在龍門石窟造佛像,賀蘭敏之居然將武媚娘賜下的錢給貪墨了。

  這還不算,在給楊氏守喪期間,賀蘭敏之不但不哭,還搞起墳頭蹦迪,約一群狐朋狗友天天在靈堂前喝得爛醉如泥。

  更趁著醉酒,將李治和武媚娘為太子李弘選的准太子妃給強了。

  武媚娘和李治知道此事,差點沒吐血。

  像這種醜聞,本朝開國以來,聞所未聞。

  還沒想好該怎麼處理,事情才過幾天,年僅六歲的太平公主帶著宮女去楊氏府上,賀蘭敏之再出昏招。

  竟將太平公主的隨從給強了。

  還有小道消息說,強的不是隨從,而是太平公主。

  無論哪一種,都超過底線。

  到了這個時候,武媚娘終於暴走,任她再好的脾氣和修養,也絕不姑息。

  正愁沒人背鍋呢,當下就把扣在身上那口鍋,直接砸在賀蘭敏之身上。

  稱賀蘭敏之,便是上天異象應驗之人。

  李治也毫不含糊,立即下詔,貶賀蘭敏之去雷州。

  雷州,就是後世廣東嶺南一代,去了肯定是個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