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大為擺擺手:「容我想一想。」

  現狀就是這麼個現狀。

  不論明崇儼是因賀蘭敏之的事被貶也好,還是受武媚娘器重,特派來辦此事也罷。

  如今,蘇大為必須與其聯手。

  而黃安縣之事,是旱澇災遇上蝗災,之後又有瘟疫,雖然不過是小小一縣之地,看起來不過三千餘人,就算死光了也不過……

  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人是長腳可以跑的,年青力壯者為了逃荒,向附近各州縣逃命。

  這就是一個個移動的病毒庫。

  雖說蜀地多山,許多地方都是原始森林,荒蕪人煙,但若是有一個成功的投入附近州縣,便是新的引爆點。

  蘇大為經歷過後世的抗疫戰爭,太清楚那種後果了。

  如果不能及時將疫情控制住,將這些星星之火撲滅,一旦疫情從黃安縣擴散到人口稠密的州縣,則劍南道必然遭受重創。

  雖說大唐時交通不如後世發達,理論上,這疫情最多就是禍害巴蜀之地了。

  但若巴蜀有失,將會直接動搖大唐在安西和吐谷渾、吐蕃的軍事能力。

  這些地方若再動盪,那就真是潑天大禍。

  特別是剛平復的吐谷渾和吐蕃,會不會重新叛亂,都是未知之數。

  這還是前兩條,最後一條,聽明崇儼說的就更可怕了。

  若這場疫情,並非是天然形成,而是有人在背後投毒,那帶來的威脅更大。

  能在巴蜀投毒,能否在大唐別的州縣投毒?

  甚至在大唐洛陽、長安投毒?

  若這個時代,有人掌握了病毒技術,人為製造瘟疫……

  對大唐,是滅頂之災。

  「賊你媽,這個時代也有鷹醬嗎?」

  「蘇縣令,你說什麼?」

  「沒有,不在在意這些。」蘇大為將話題岔開,向明崇儼道:「我這幾年在吐蕃征戰,不清楚發生了什麼,我聽說陛下和武后泰山之後,發生了許多事,不知……」

  明崇儼雙眼盯著他,死死盯著,那種神色仿佛在說:你是不是想設套害我?

  蘇大為苦笑道:「我的為人,你應該清楚,實在是聽說災情與封禪事有關,我不知其中具體緣由,許多事還想不明白,若是明縣丞不方便……」

  「你隨我來。」

  明崇儼深深看了他一眼,向他示意,兩人走到一旁的一塊大石邊。

  「若議論朝廷,恐會有非議之罪。」

  「我以人格擔保,全是為了黃安縣之事,絕不涉及其它。」

  明崇儼點點頭道:「這破地方,我是待夠了,希望你真能快點把事情了結。」

  言罷,將泰山封禪之後,朝中一些大小事,擇重要的,說給蘇大為。

  「自上官儀之後後,聖上與武后泰山行封禪事,去歲,日月合朔,有日食,整個冬季,長安沒有下過一片雪,春二月,長安東南突然爆出驚雷般巨響。據秘閣李淳風所記《天文志》,月月合朔就是上天警示,日逢偏食就是聖上身邊有小人。」

  日月食盡,主位也;不盡,臣位也。

  根據天人感應理論看,這又是不下雪,又是驚雷響,妥妥的鐵證如山。

  朝廷無道,天子身邊有奸臣惑亂,得罪了老天爺。

  聽到這裡,蘇大為的臉色頓時一變。

  雖然在後世,所謂天人感應都是無雞之談,但在此時的大唐,星象還有預言都是唐朝的科學,而且是最高的「帝王之學」。

  當年李淵因為「太白經天」,差點砍了李世民。

  逼得李世民提前發動玄武門之變。

  而李世民也因為民間的一首歌謠,懷疑「女主武皇」,將小名五姑娘的大將李君羨不分青紅皂白的砍了。

  這一切天人感應和預兆,對大唐,對任何國家來說,都足以地動山搖。

  第一百章 天人感應

  「事情真有這麼嚴重?」

  「只會比我說的更嚴重。」明崇儼面色白皙如玉,巴蜀之地的日光,似乎對他的皮膚沒有一絲影響。

  比幾年前的他,倒是在陰柔中,多了一絲陽光之感。

  他的雙眸微眯,眸光如碧波閃爍。

  「異象起後,陛下下詔大赦天下,並改年號為乾封。」

  蘇大為點點頭,易經有云,大哉乾元,這意味著天,天道至大,萬邪辟易。

  這皇帝的身份是老天爺封的,是老天給的,我按老天的意志行事,則上上大吉。

  「但是各地災情頻頻,各地告急和求朝廷救災的奏摺,紛亂如雪,還有人趁機彈劾陛下身邊有奸臣,其矛頭所指,便是武后。」

  蘇大為臉色轉為凝重:「那武后是如何應對?」

  明崇儼也是受武媚娘賞識,命他來黃安縣任職。

  這麼說,此次的聖旨,其實多半出自武媚娘的意思,是想靠著蘇大為再次化解她的危機?

  「武后暗命許敬宗上旨,求致仕。」

  明崇儼的話語很輕,輕飄飄的,所蘊含的份量卻極重。

  自從上官儀的事件後,許敬宗已經越發退避,隱有養老的跡象。

  但他實際上仍兼有宰相之職,仍在朝中擁有極重的話語權。

  也是武媚娘影響朝局,在朝中大臣里,唯一可靠的抓手。

  但此次天象大變,物議紛紛,為求自保,武媚娘不得不棄車保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