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一拍大腿:「哪有學生學了拿這個欺辱老師的!河西,是大唐花了無數心血才掙回來的,吐谷渾,也是我們大唐的藩屬,吐蕃人究竟想做什麼?他們學我們,又背叛我們,不把這夥人打趴下,打服了,難消我心頭之恨。」

  阿史那道真在一旁擊掌道:「說得不錯!吐蕃、吐谷渾都是大唐的屬國,吐蕃背叛了大唐,還想染指大唐的河西之地,不把他們打服了,以後其他的屬國如何看大唐?」

  蘇大為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一轉道:「崔器、仁貴、還有李博、玄策,你們怎麼看?」

  崔器拱手道:「我與孝傑、阿史那道真將軍看法一致。」

  薛仁貴在篝火前手並不閒著,正在彎折一根柘木。

  這是他的習慣。

  每次有閒遐時間,必然親手制弓,也算是一種減壓方式。

  唐人弓箭有四種制式,一為長弓,二為角弓,三為稍弓,四為格弓。

  其中長弓用桑柘制,是步兵所用,射程較遠。

  騎兵用角弓,以筋角複合而成,騎兵用。

  稍弓是短弓,利近射。

  格弓是彩飾之弓,儀仗用。

  薛仁貴手裡在做的,是步兵所用長弓。

  他天生神力,在馬背上,能開蘇大為送給他的那張寶弓,尋常的角弓在他手裡只覺得太輕。

  聽到蘇大為的聲音,他戀戀不捨的把目光從桑柘木上移開,輕嘆道:「當年與我妻在田間耕種時,一有閒時,就親手制弓,吾妻為我縫補破爛衣衫,不覺已過了快三十年。」

  說完,他看向蘇大為目光轉為堅毅:「我說不出太多大道理,只知道一件事,吐蕃人在河西用兵,讓無數大唐好健兒,不得不背景離鄉,來這裡守護我們的邊疆。

  僅憑此一點,我們就應該教訓吐蕃人,讓他們懂得對大唐應有的恭敬,讓無數大唐健兒,能在完成戎守後,按時回鄉。」

  沒想到薛仁貴這個鐵漢一般的人心裡,也有這樣一份柔軟。

  蘇大為向著薛仁貴點頭道:「善!」

  目光轉到李博和王玄策二人身上:「你二人,有何看法?」

  王玄策手摸著絡腮鬍須,一張臉龐在火光的映照下,微微泛紅。

  「我去過吐蕃。」

  所有人的目光看向他。

  「貞觀二十一年,我第二次出使天竺,使團遭中天竺阿羅那順的人設伏,只有我與副使二人身免,我個人榮辱事小,但事關大唐的尊嚴國體。」

  王玄策的聲音漸漸提高:「使團即代表大唐,為報阿羅那順辱國之仇,我向最近的吐蕃和勃尼徵召僕從軍,借得僕從兵數萬,揮師直下天竺。」

  他停了一停,好像要平伏激盪的情緒。

  然後才接著道:「也就是那一次,我進入吐蕃的王城邏些,見到吐蕃贊普,那是個很威嚴的人,他們吐蕃擅於用宗教來統馭人心。

  贊普身邊坐有高僧大德,還有各種高原的教派,就像是眾星拱月一樣圍著吐蕃贊普。」

  蘇大為看著王玄策,所有人都看向他,等待他的下文。

  「在率兵出征前,我親眼看到,吐蕃人以活人獻祭,將一個妙齡少女送往祭台,當眾將其剖心斬首,又用其人骨做念珠,以頭顱做酒器,以腿骨,做鼓槌,以人皮,做畫。」

  這番話說出來,帳中眾將,只覺得寒意大盛。

  戰場上雖然早已見慣了屍體,但似這種以活人獻祭,以人骨人皮做器物之舉,那得追到春秋戰國之時。

  戰國之後,中原已經很少見到這種野蠻的行為。

  更別提一國之主,當眾做這樣的事。

  「吐蕃人這是用巫教來蠱惑人心?」李博在一旁問。

  「並不全是。」

  王玄策肅然道:「古象雄的蠻荒,雪域部落的原始,令他們還保留有一些野蠻獸性,用宗教祭祭之名,恐嚇治下之民,但最重要的是,他們要獻祭給詭異。」

  詭異?

  此話一出,大帳仿佛寂靜了一瞬。

  只聽到王玄策的聲音裊裊升起:「我也是事後才知道,吐蕃軍中多異人,還有半妖詭異。那些獻祭的少女,乃是吐蕃王族與詭異一族訂下的契約。」

  「什麼樣的契約?」

  「詭異幫他們殺敵,他們向詭異提供所有需要的血食,雙方互為寄生。」

  「這……」

  「這在大唐不可想像。」

  「天可汗是人王,是天子,普天之下,莫不臣服,包括詭異,都得向秘閣李淳風低頭,保持低調蟄伏,大唐才允許他們有片刻喘息,否則天子一怒,伏屍百萬,哪怕是詭異,在今時今日,也難當天可汗之怒。」

  「但是吐蕃不一樣,這裡原始、蠻荒,這裡還有大量的詭異,有用百姓血食獻祭給詭異的蕃邦蠻王。」

  王玄策深吸了口氣道:「若是讓吐蕃得勢,非止雪域之民,只怕我大唐百姓,也要淪為他們向詭異獻祭之血食。」

  「豈有此理!」

  一直低調的崔器狠狠一拳搗在地上:「焉能如此!」

  作為天朝上國,大唐武德充沛,威壓海外。

  心氣之高,歷朝歷代都罕見。

  聽到吐蕃人以百姓為血食,與詭異達成協議。

  這種行為,在場所有人,都深為不恥。

  一時議論紛紛,群情激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