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唐與吐蕃既有姻親關係,同樣也是宗主國。

  否則當年王玄策也不可能向吐蕃借兵,滅掉中天竺。

  而吐蕃的回信,也極盡謙卑,說只是懲戒吐谷渾王對吐蕃的挑釁。

  並派出大量使者,攜帶重寶美色,在朝中遊說。

  如今來看,這全是吐蕃人的緩兵之計。

  怒歸怒。

  但李治是成熟的帝王,不會因怒而興兵。

  是實實在在被吐蕃碰到了底線。

  想要畢其攻於一役。

  想要一戰,能如昔年太宗朝的松州之戰一樣,換來數十年的邊境安寧。

  無數念頭,自李治腦中閃過。

  他微微點頭:「就依蘇大為此計,三日後,先派一支偏師出長安,可多立旗號,多造聲勢……」

  說完,他側臉與武媚娘小聲說了幾句,轉過頭來又道:「此偏師,便以蘇大為為主將。」

  這話一出來,蘇大為的臉色一黑。

  這特麼,誰提出,誰幹活嗎?

  自己和小蘇才是新婚,這就被李治給派出去了。

  心裡雖苦,但也只能硬起頭皮抱拳領命。

  皇帝金口玉言,李治這話出來,哪有什麼討價還價的餘地。

  還好,李治又加了一句:「朕也知你才大婚,派你出去,實在無奈,朕左思右想,能以偏軍,刺探敵情,分化敵人者,舍你蘇大為還有何人。」

  停了一停,李治提高音量道:「蘇大為獻計有功,著,賜明光甲一領,出城之日,披甲掛彩,耀武誇功。」

  ……

  直到天色入夜,蘇大為才拖著緩慢的腳步,回到自家宅子。

  與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一件罩著紅布的衣甲。

  被數名太監和宮中千牛衛,帶著羨慕的眼光,一齊送到蘇大為家中。

  鐵甲,在唐時,屬于禁物。

  《唐律疏議》規定私藏「甲一領,弩三張,流二千里;甲三領及弩五張,絞。」

  所以這年頭,除非是軍功貴族家傳的鐵甲,普通人家裡再富,也不可能有鐵甲。

  這既是軍功,也是身份的象徵。

  如李義府的案子,就是因為書房莫名發現七領鐵甲,成為定他謀逆之罪的重要證物。

  後世的人,包括蘇大為,其實開始有些不理解,為何大唐把私藏鐵甲定罪這麼重。

  但是試想一下,後世情景——

  你家裡為什麼私藏槍枝?

  為了狩獵。

  那這把刀呢?

  為了砍柴。

  哦,好吧,沒什麼事的話我就先走……等等!那輛裝甲車是做什麼的?

  為了……干!沒錯,勞資就是想上街!大梅興,串普王!

  換為古人說法:

  你家裡為何私藏弓箭?

  為了狩獵,班頭。

  那這把朴刀呢?

  為了砍柴。

  善,若無事,吾當歸……且慢!這套甲冑是何用處?

  謀反,我承認了,毀滅吧,趕緊的。

  成套鐵甲的價值很高,而且民間難以打造,對於穿戴者要求也很高,至少配馬,而且最好是雙馬。

  還要專門受訓等等。

  也只有軍功貴族,家傳才有一套鐵甲。

  絕不可能多。

  都是要記錄在案的。

  古代的鐵甲,就如同後世的裝甲戰車,是個門檻頗高而用途單一的戰爭工具,異常敏感。

  蘇大為現在被御賜了一件明光甲,可以傳給家族後世。

  是相當牛逼的一件事。

  第一百零八章 披甲

  夜幕四合,斗轉星移。

  長安居德坊中,正在家中撰寫《麟德歷》的李淳風忽有所感。

  他放下手中狼毫,行至庭院。

  正好看到一顆碩大流星,拖著白色尾焰,隆隆有聲,墜向西方。

  李淳風雙眸大睜,袖中掐起指決,隨心動念,起手占卦。

  數息之後,他臉色陡然大變,一口熱血,「噗」的從喉中噴出。

  「天有異象……」

  幾乎同一時間,龍首原上,一片高矗的山丘上,黑氣涌動,一襲白衣的鶴郎君從中走出。

  他抬首上望。

  只見漆黑的夜幕之上,無數流螢墜落,嗤嗤有聲。

  鶴郎君雙臂伸出,口裡發出尖利嘯音。

  「星斗動搖,天變在即,果然,北斗星君說的是對的,屬於我族的機會來了!」

  說完此語,他狠狠一抖大袖:「諸位以為如何?」

  在他身後,一片黑氣氳氤。

  那黑色,無邊無岸,幽深如獄。

  從中,透出各種嘈雜之音。

  似人言,似獸語。

  各種詭異之音,匯聚成同一個聲音:「願尊北斗星君之令。」

  「熒惑,已經老了,我族的未來,將由我等自決。」

  殺殺殺!

  吃血食!吃血食!!

  嘈雜異響沸騰起來。

  各種光怪陸離,妖魅魍魎,在龍首原上,悄然集聚。

  ……

  大唐麟德元年,九月廿三,宜畋獵、祭祀、祈福。

  忌破土。

  在屋中端坐的蘇大為,聽得報時聲響,陡然張開了雙眼。

  屋內光線昏暗,他的雙眸在暗室中,如兩點星辰,光芒閃動。

  聶蘇略帶顫抖的聲音自一旁響起:「郎。」

  郎即是丈夫的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