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尤為難得的是,李弘絲毫沒有架子。

  這一點,李賢還稍顯稚嫩,舉手投足間,多少流露一些天皇貴胄的自矜之色。

  李弘的第三杯酒,把郭瑜、楊思儉和王及善等人,都囊括進去,包括沒來的許敬宗和許圉師,謝眾位師長悉心教導之恩。

  三番酒過,李弦拍了拍手掌。

  一隊樂師走入殿中。

  蘇大為對樂禮不太熟悉,只看到這些樂師里,有琴,有鼓,有尺八,好像還有伽耶琴?

  另有些樂器,他幾乎都沒見過。

  一名太監出列道:「太子設宴,奏樂。」

  先是鼓聲,細如豆粒,密密如雨。

  鼓聲漸揚,如水之沸騰。

  中間一聲清越聲響。

  有琴音相合。

  接著是尺八吹響。

  音色蒼涼而雄勁。

  蘇大為聽得懵懂,有些耳熟,一時想不起是何曲。

  一旁的楊思儉倒是個知趣之人,在蘇大為耳邊小聲道:「此曲,乃是蘭陵王入陣曲。」

  蘇大為這才恍然。

  「蘭陵王高長恭的曲子?」

  「是。」

  「這是……戰陣之音吧?」

  蘇大為現在才發覺,樂中音調鏘鏗,隱隱透著殺伐之氣。

  「太子其實頗為喜歡戰陣之事,過去身體好些的時候,曾細細研讀遼東戰事的奏報,閱讀兵部的奏摺。」

  「原來如此。」

  蘭陵王入陣曲,也叫大面。

  起源於北齊,盛於唐。

  是為歌頌蘭陵王高長恭的戰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獨舞。

  隨著樂聲漸急,一名臉戴五彩鬼面,身著武將勁裝的男子,從樂師身後,一躍而出,在殿中起舞,如搏鬥狀。

  席間眾人,都在欣賞著歌舞。

  蘇大為的注意力,卻被兩件事給吸引住了。

  第一件是賀蘭敏之。

  雖在座中,賀蘭敏之仍然頻頻向自己這邊望來,眼神頗為不善。

  第一百章 與太子論政

  第二件,是李弘與李賢。

  李賢雖然一邊在看歌舞,但同時與身邊的王勃低語,又暗指首席的李弘。

  這給人的感覺,似乎在背後討論太子,頗有些不禮貌。

  多看幾眼,蘇大為突然記起來了。

  王勃任李賢王府修撰後,某次李賢與其弟英王李顯鬥雞,王勃為助興而寫《檄英王雞》。

  李治得知大怒,認為挑撥二王相爭。

  其檄中有言:「牝晨而索家者有誅,不復同於彘畜;雌伏而敗類者必殺,定當割以牛刀。此檄。」

  雖然,王勃是以挑撥二王相爭而被貶,但其檄文最後寫著「牝晨而索家者有誅、雌伏而敗類者必殺」,分明有影射武后之嫌。

  對著二王說這些,王勃被貶不冤。

  但同時,李賢與李顯一個鬥雞事件,就被李治敏感察覺到有臣子在其中挑撥。

  那麼太子李弘和其餘的皇子呢?

  蘇大為可是記得很清楚。

  大唐從李淵一直到李隆基,這其中宗室鬥爭,皇子相殘的政變不斷。

  由政變成功奪權的共有三次:玄武門之變、神龍政變、唐隆政變。

  失敗的也有三次:李承乾謀反、李賢謀反、太平公主謀反。

  僅有兩個例外,一是李治繼位時,沒有發生皇子相殘。

  二是李弘與其餘皇子,沒有發生相殘之事。

  李治的確是寬弘之人。

  至少他的人設,便是以寬宏仁慈示人。

  而李弘……

  那是因為太短命了。

  如果李弘活得久一點,和其餘皇子之間,未必沒有流血之爭。

  蘇大為暗自思索著。

  酒宴過程倒還算平靜,蘇大為本著少說多聽,一直默默觀察著其他人。

  最多的是觀察太子李弘。

  一直到近兩個時辰,這場酒宴才告結束。

  孫思邈和楊思儉等賓客和臣屬,均向太子致謝,然後各自告辭。

  蘇大為剛跟著郭瑜等人走出宮,準備和其餘衛率武士一起離開,沒想到自後方匆匆跑上來一個小太監,在他耳邊道:「蘇副衛率請留步,太子有召。」

  蘇大為微微一愣,向身邊的將士打了聲招呼,跟著小太監走。

  ……

  東宮又叫春宮,是一大片建築群。

  可以視為皇宮的微縮版。

  這裡麻雀雖小,肝膽俱全,同樣有前庭,中庭和後庭。

  後庭是太子的寢宮,前庭和中庭則是太子用來接見屬臣,以及學習和議事的地方。

  蘇大為對別的地方都不太熟悉,唯獨對太子的書房印象較深。

  因為上次李治曾在這裡,給他看那本《帝王略論》。

  也是在太子書房裡,將他劃到東宮臣屬中。

  這次太子李弘找他談話的地方,同樣是書房。

  不知李弘是為了表示親近,還是父子倆心有靈犀。

  「太子,臣應召而來,不知有何要事?」

  蘇大為踏入書房,先對太子叉手行禮,然後才有空略微打量一下。

  和上次一樣,書房並不奢華,書架上堆了滿滿的書籍。

  桌案上的擺設也和上次一樣。

  書房裡除了侍奉的太監,和記錄太子日常言行的官吏,並無其他臣子。

  看來太子是想與他單獨談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