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大為態度謙虛道。

  隨著李治擺駕東宮,孫思邈和蘇大為、武媚娘等人,在宮人太監、千牛衛的護送下,一起前往。

  這一路上,蘇大為都暗自在打量孫思邈。

  這是一個傳奇人物。

  哪怕是數千年後,他的名字,依然與《肘後千金方》一起,被人銘記,被尊稱為藥王。

  蘇大為記得自己看過不少關於孫思邈的記錄,此老在貞觀年間,就曾被太宗徵召過,而且他出生於西魏,歷經西魏、隋、唐三朝,可謂活化石。

  按年歲去推,此老已經年逾百歲,但蘇大為暗自觀察,發現孫思邈面如嬰兒,牙齒整齊堅固,說話時中氣自丹田而出,沉凝而穩定,完全不像是百歲高齡的老人。

  這人養身之功,非同小可。

  而且蘇大為更隱隱在孫思邈身上感到元氣流動。

  只是這股氣息並不強烈。

  只能暗自猜測此老也是開靈異人,但究竟到哪一層次不好判斷。

  到了東宮,孫思邈先是看了一番太子殿內的擺設,讓宮人將太子殿中窗格全數打開,令陽光和氣流通。

  給太子診脈之後,他請來筆墨,不假思索寫就一張藥方,令人去抓了煮藥。

  然後又從隨身藥囊里,取銀針九枚,或長或短,依次扎在太子右手上。

  「我取針手太陰肺經,此經可以泄去太子肺中邪火。」

  孫思邈慢條斯理的說著,右手二指拈著銀針輕輕轉動。

  蘇大為站在武媚娘後方,距離太了床榻不遠,眼瞳微縮間,看到孫思邈手中有淡淡藍色光點閃動。

  那是元氣,如絲如縷,自藥王手指間,透過銀針刺入太子手太陰肺經。

  略留針片刻。

  孫思邈將銀針取下,動作如行雲流水。

  剛好內侍將藥煎好端上來。

  武媚娘忙上前,親手侍奉太子喝下這碗濃濃的中藥,看著太子眼神睏倦,側臥於床沉沉睡去。

  孫思邈拈鬚道:「太子頭三日,皆由老道給他用銀疏通肺經邪氣,再以藥湯固本,待邪火散去,再用針炙之法,去盡沉疴,之後再調養月余,當可痊癒。」

  李治和武媚娘倆人皆是又驚又喜,對視了一眼,兩人的手緊握了一下,隨即分開。

  李治向孫思邈道:「那依藥老之見,弘兒的病兩月便可痊癒?」

  「不用不用,一月有餘,老道保證還陛下一個健康的太子。」

  孫思邈面色紅潤,拈著白須微笑道:「今後只要注意寒涼,溫養肺經,可保身體安泰,不會再有反覆。」

  「多謝藥老!」

  李治和武媚娘大喜,兩人以帝王和帝後之尊,居然破天荒一起向孫思邈鞠躬行禮。

  孫思邈哪裡敢受兩人大禮,忙側身以示避讓。

  「太子乃國之儲君,替太子醫病,也就是為大唐百姓福祉出力,此乃老道份內之事。」

  「藥老功德無量,朕代太子和大唐千萬百姓,謝過藥老。」

  李治感慨的道:「藥老想要什麼樣的封賞?」

  這話出來,武媚娘在下面,借著大袖掩飾,輕拉了一下李治的衣襟。

  李治一下子反應過來,以手加額道:「卻是朕糊塗了,藥老高風亮節,民間俗物,多半不放在藥老眼裡。」

  孫思邈輕拈白須謂嘆道:「老道活了百餘歲,功名利祿並不放在心上,余願繼續精研醫道,造福蒼生。」

  蘇大為在一旁小聲道:「既然孫仙翁想要多為百姓謀利,何不多設立醫館,助仙翁將醫道發揚廣大,令更多人學得孫仙翁的醫術,造福百姓。」

  這話一出,李治和武媚娘都是眼中一亮。

  設立醫館,多召醫者門徒向孫思邈學醫道,如此一來,孫思邈短時間內,無法再藉故隱遁,又為大唐多培養醫官,此乃一舉兩得之便。

  若在平時,李治和武媚娘未必想不到,只是眼下擔心著太子的病情,關心則亂。

  聽了蘇大為的「神補刀」,這帝後倆都大為滿意,向蘇大為投來的目光,也透著嘉許和勉勵之意。

  孫思邈拈鬚苦笑:「這個……老道倒是無法拒絕,我活了百來歲,也不知還能活多少年,這身本事若帶進土裡,也是可惜。」

  「孫仙翁修為高深,想來就算是活個兩三百歲也是有的,如今正當壯年呢。」

  蘇大為在一旁笑著,不動聲色拍了一下孫思邈的馬屁。

  說是馬屁,也有大半真心。

  按傳說,孫思邈貌似活了一百五六十歲,活脫脫的人瑞。

  「陛下還可替孫仙翁多多宣言醫典,助孫仙翁將生平所學,著書立書,造福生民。」

  「阿彌此言甚合朕意。」

  李治連日來,少有這般高興,忍不住哈哈一笑,似乎身體都輕便了許多。

  「陛下,先讓老道替你診脈吧。」

  「有勞藥老了。」

  李治的身體情況與李弘不同。

  李弘是感染了肺疾。

  而李治的身體,是因為家族遺傳,頭風和心血管病,在李唐六代帝王都有遺傳。

  這個遺傳病是真沒辦法。

  只能從飲食和生活習慣里去儘可能調理。

  可惜李治身為帝王,日理萬機,哪有那樣的時間精力。

  他的病,一是家族遺傳,二是自己飲食無節,也是遺傳性的愛吃高油脂的肉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