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對於王玄策,整個唐廷上下,視其為罪人,如何還能大用此人?

  何況,王玄策還有一個比較坑的點。

  蘇大為也是後來才知道,王玄策這個王,是王皇后那個王,王方翼那個王。

  這也就註定了,哪怕李治朝以後,武媚娘掌權,也絕不會用此人。

  他的仕途註定無望。

  這一點,蘇大為知道,王玄策自己同樣心知肚明。

  他唯一的機會,也就是能令武后改變心意,以期未來。

  這一點上,唯一的機會,又在蘇大為身上。

  蘇大為雖然被視做武后一黨,但他同時又有唐軍將領的身份。

  在軍中口碑頗佳。

  王方翼和裴行儉,應該也有對王玄策提及。

  王玄策這次來,多少應該是存了點希望。

  視其為救命稻草。

  但是,直到最後,他還是沒開口。

  這就是王玄策。

  「太要臉的人,在朝堂上是混不下去的。」

  蘇大為感慨道。

  「阿兄,你說什麼?」

  「沒什麼,我是說,王大夫這人太要臉面,但他也很可愛……寧可犧牲自己的仕途,也不想失節。」

  換個人,如果仕途不通,只怕就會打那些財寶的主意了。

  可王玄策也沒有。

  坦然將秘密交給蘇大為。

  聶蘇在一旁聽得似懂非懂,懵懂的哦了一聲。

  李客手舉著橫刀,再次興沖沖的跑上來。

  「師父會完客了,是否可以教客兒武藝?」

  蘇大為伸手摸了摸李客的腦袋。

  這娃兒近年來身體長得飛快,腦袋已經快到蘇大為的下巴。

  「呃,還不行,為師還有要事,今天不能陪你了,改日吧。」

  「師父……」

  李客小臉一垮:「我覺得你說的不是好話。」

  「咳咳,小孩子不要想那麼多,長大你就懂了。」

  ……

  現在都察寺掛個寺卿的名,實權已經不在手上。

  不良人的職也解了。

  大理寺少卿還掛著,不過最近也沒什麼大案。

  所以蘇大為好像清閒下來了。

  但,其實並沒有輕鬆多少。

  因為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那就是為太子李弘醫病。

  蘇大為之前和武媚娘說的,並不是虛言。

  孫思邈真的被都察寺的人找到,並且接來了長安。

  時已八月末,天氣炎熱。

  長安西市賣冰的鋪子生意異常火爆。

  蘇大為在西市轉了一圈,吩咐冰鋪給家裡送些冰,製冰的鋪子,也是他的產業。

  然後又馬不停蹄,站在宮門前等候。

  除了他之外,武媚娘和李治派出的內侍也在門前嚴整以待。

  半個時辰後,一輛驢車拉著大唐最負盛名的名醫,神醫,孫思邈孫老神仙,自北門而來。

  孫思邈,京兆華原人。

  相傳為楚大夫屈原後人。

  唐代醫藥家、道士,被後人尊為藥王。

  西魏大統七年,孫思邈出生於貧農家庭,他從小聰明,喜愛道家老莊之說。

  隋開皇元年,見國事多端,孫思邈隱居終南山中,求醫問藥之人,絡繹不絕,漸漸有了名望。

  大唐建立後,孫思邈受朝廷邀請,與朝廷里的醫家一起搜集整理醫學,於顯慶四年,完成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

  此後,他便飄然歸隱。

  也正是他離開後,李治也李弘的身體健康開始急轉直下。

  此老在時,李治尚不覺得如何。

  直到他離去後,才明白,何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無勇名」。

  像孫思邈這種厲害的醫者,最厲害在於調理陰陽,治病於未發。

  有他在,李治和李弘什麼病也沒有,也就不覺得孫老神仙如何。

  等孫老神仙歸隱,各種身體毛病都來了。

  朝廷供奉的醫家,還有民間搜羅的名醫一大堆,各獻丹方靈藥。

  每次服藥,也確實能好一陣子。

  但隨後又發。

  這能說明這些醫者厲害嗎?

  跟孫思邈相比,雙方於醫道,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也正是如此,李治越發渴望找到孫思邈。

  同時也堅信自己與太子的病,還能醫治。

  只要找到孫思邈。

  如今,孫老神仙真的被蘇大為找來了。

  紫宸殿中,李治不顧身體疲弱,拖著遲緩沉重的腳步,親自下階相迎。

  伸手握住孫思邈的手掌,眼角閃動著淚光,動情的道:「朕盼孫翁,如盼日月,如今,可算把孫翁盼來了。」

  「陛下言重了,老道當不得陛下如此掛念。」

  孫思邈鬚髮皆白,然而滿面紅光。

  當真是鶴髮童顏。

  被李治如此禮遇,令他在意外的同時,也有些感動。

  「陛下請上座,待老道替陛下診脈。」

  「朕的身體不急,不急,先看太了,先幫朕看看太子的身體。」

  李治用力搖了搖孫思邈的手臂,又轉頭看向侍立在一旁的蘇大為。

  「阿彌,你破案、破敵,朕不重賞,但你找來孫老神仙,朕一定要重重賞賜!」

  第九十五章 帝王略論(上)

  「陛下言重了,還是先請孫老神仙替太子診病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