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時恐怕縱敵坐大,再想收拾,不知要花多少倍的功夫。

  歷史上,也正是如此。

  隨著唐軍抽調兵力西御吐蕃,東線這邊新羅趁機大肆侵吞土地,掠奪唐軍的戰鬥成果。

  以致新羅勢力急劇膨脹。

  「有劉仁軌在,東邊暫且無事。」

  「對了,那個神道教的巫女雪子,上次來找阿彌,是為了什麼事?」

  「不就是那個聖卵……對了,她說神道教內,有一枚聖卵自己裂開了,裡面出來一條小蛇,結果神道教居然沒抓住,給它遁走了。」

  「哈哈,倭島那邊的神道教也太不成氣候了,連條小蛇都抓住不住。」

  高大龍大笑幾聲。

  安文生和蘇慶節卻是對視一眼。

  他二人都是異人,而且久在倭島,知道那邊的傳說。

  「那蛇,不會有什麼古怪吧?」

  「我怎麼知道。」

  蘇大為兩手一攤:「又不是在我手裡逃掉的,總不能再鑽出條八岐大蛇吧?」

  「若真是如此,那阿彌你的機會來了。」

  「啥?」

  「倭人不是說你手裡拿的是他們什麼三神器嘛,什麼十拳劍?」

  「是天叢雲劍。」

  「那正好,如果真再出一條八岐大蛇,你拿著天叢雲去把蛇腦袋給割了,到時,你就是倭人的神。」

  「賊你媽的,老子才不要做這狗屁神。」

  蘇大為呸了一聲。

  心裡,卻隱隱浮現一絲異樣。

  該不會,倭島那邊真的會出一條八岐大蛇似的怪物吧。

  不過,好像跟自己也無甚關係。

  「對了,還有一件大事……」

  酒過三巡,安文生微紅著臉,壓低聲音道:「這次風波以後,阿彌你……」

  第九十一章 帝王心術

  安文生的話說到這裡便是戛然而止,沒有繼續說下去。

  然而蘇大為卻聽出了他話里未盡之意。

  經過這數次的政治風波,蘇大為處在一個極尷尬的位置,全力向李治靠攏做帝黨吧,身上武后的烙印洗不掉。

  而武后……

  待新天子登基後,自然失勢,最多做個太后。

  這種局面,或許很快就會到來。

  畢竟就李治那身體狀況,實在無法讓人樂觀。

  所以蘇大為若想在未來的動盪中,還能穩住自身局面,最佳的辦法,就是提前在太子那邊下注。

  與太子結下情份,混個從龍之功。

  歷史上,幾乎所有朝代都有天子還在朝,手下權臣便開始暗中投向太子,或倒向其他皇子,提前下注。

  這並不是那些人利令智昏。

  自然有其道理在。

  但是在大唐眼下的局面里,就算投靠太子……

  也比較坑。

  李弘那身體情況,他和李治誰走在前面,真不一定。

  大唐雖然極盛,萬國來朝,疆域一千二百萬平方公里。

  但大唐的內部,此時是一個極不穩定的狀態。

  至少是不確定的狀態。

  最大的變數就在於李治和李弘的身體。

  未來的權力更迭。

  必然會引發新的動盪。

  當初李治借「廢王立武」,打壓關隴和山東貴族。

  那麼十幾年後,這些貴族門閥便想藉機廢除武后,死灰復燃,重掌大權。

  此乃歷史必然。

  此次門閥在背後推動,也暴露出有些人已經按捺不住了。

  蘇大為微微抿了下唇,以目視安文生。

  後者自然的舉了舉杯。

  兩人相識相交十幾年,頗有默契。

  安文生看出來蘇大為不想在此時談這個話題。

  有些事,還是太過敏感了。

  蘇慶節和程處嗣暗中碰了一下眼神。

  兩人都察覺到了些什麼,但也不說破。

  只有尉遲寶琳渾然不覺,還在高聲酣呼,酒到杯乾。

  蘇、程和尉遲三人,與蘇大為是兄弟,從家世人脈來說,亦是盟友,有共同利益和情義。

  但若說到一些敏感話題,作為國公家族,與大唐一體,無論未來皇權如何更迭。

  只要這些國公家族不作死,就做個閒散貴族,也綽綽有餘。

  因此暫時沒有蘇大為這種草根階層上來的壓力。

  而安家,不比那三家,屬於較外圍的軍功貴族,朝廷中樞的動盪,對他們榮辱影響頗大,再則安文生與蘇大為的關係更緊密些。

  有些話,兩人能說,有其他人在場,卻是不方便。

  ……

  夜鼓三更。

  庭院裡篝火餘燼閃動著光芒。

  蘇大為腳步沉穩的從院外走回來。

  安文生正拿著一根木枝撥動著篝火,聽到聲音抬頭看向他:「人都送走了?」

  「都回去了,明日有時間還要和他們商量下生意的事。」

  「那我安家也得參一份。」

  「財迷。」

  蘇大為笑罵了一聲,想起當年初做鯨油燈生意時,為了籌錢,托安文生替自己賣畫的事。

  今時不同往日,他是不用為錢發愁了。

  「你腦子裡東西多,做生意我不如你。」

  安文生大大方方的承認:「賺錢麼,不丟人,反正若論貴族禮儀,詩詞百家,經史子集,你也遠不如我,大家半斤八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