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大為不驕不躁道:「承負包含因果,但超越因果,這是一個包含與被包含之關係。」

  這句話,令作色要怒的郭行真按耐下來,眼神恢復清冷。

  「佛之因果,好似一條線,一個因,造成一個果;因果與因果之間,並無交集,同時佛說因果,不因此生此世而斷,它穿越生死、時間,不斷輪迴延續。

  而承負,則複雜得多,既有因果一樣一條線的關係,也有相互間的關係。

  是無數因果交匯糾纏的結果。

  比如一個好人,做了好事,卻並沒有好報,按佛門說法,是他上輩子所欠之因,要在此生償還。」

  郭行真安靜聽著。

  他雖對佛法了解不算太多,但也聽過佛陀出生的國家被滅之故事。

  按佛教子弟的說法,那是因果業力,那是命中注定。

  可證因果不虛。

  郭行真對此說法,嗤之以鼻。

  把一切災厄都推到因果輪迴之上,簡直胡扯八道。

  他來長安,有數種目地,其中之一,就是要驅逐胡佛,以證道法。

  「正像你所說,此生之事尚不能完全弄明白,說什麼前生,說什麼來世,未免太過虛無飄緲,是以空證空。

  比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楚國亡猿禍延林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那些池魚、林木、皮毛,未必都是上輩子欠了因果。

  而以道家承負觀來看,萬事萬物,都有複雜緣由糾纏。

  比如蝴蝶扇動翅膀引起颶風。

  比如好人遭到厄運,未必是他上輩子欠了因果,也可能是遭遇環境帶來的無妄之災。

  所謂個人之命,不敵國運。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正是此意。

  不說前世,不談空玄。

  只說此時此刻,若你心中尚有一絲善念,回答我的疑問,或許就能救無數人命。

  這便是承負。」

  這番話,令郭行真陷入深思。

  道法唯艱唯深,需要用心思量。

  第七十九章 各方動作

  蘇大為能說出這些話,並非他真的擅長談玄辯法,而是後世的一些見識。

  拜信息大爆炸時代之賜,那些在網絡的記憶,都在心中留有痕跡。

  隨著他這些年修為日增,有許多模糊的事,只要用心想,都能記起來。

  他方才所說的話,其實是引用後世一個著名道長的言論。

  那名道長,沒記錯的話,好似別號叫什麼「美麗」,也算是道門一朵奇葩。

  郭行真皺眉想了半天:「你方才所說,好像有點意思,但我聽了還覺得有些糊塗,按你所說,承負與因果該怎麼區分?」

  「何必區分,一生道,道生三,三化萬法,萬法歸一,因果不虛,只要不扯什麼前世什麼來世,只說此生,此說此時此刻。

  我們身受父輩、祖先、國運、環境、親友、黨朋、見識、經歷、學識,種種影響,這些糾纏的因果緣由,產生共同的結果,如此方為承負。」

  蘇大為看了一眼郭行真,緩緩道:「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在承負之下,不光受到除『我』以外所有一切事物影響,也受到前人對我們的影響。

  所以敬天法祖,所以感恩祖先。

  《列子·說符》記載:邯鄲之民,以正月之旦獻鳩於簡子,簡子大悅,厚賞之。

  客問其故,簡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這說的是列子裡的故事,是記載先秦時的一次放生活動。

  中原先民早就有保護環境與生態生物的意識。

  「先有祖先敬畏生命,不濫捕,不濫殺,後有沙門佛法,倡放生,倡慈悲,郭道長你說,誰包容誰?依我看,道之所至,無所不包。

  所謂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外如是。」

  「法自然,便是承負。」

  郭行真雙眼先是茫然,接著是現出亮光。

  他用力一掌拍在腿上,發出響亮聲響,嘆道:「論辯法,我的確不如你。」

  「服了?」

  「不是服你的歪理,只是服你的三寸不爛之舌。」

  郭行真冷笑道:「雖然狗屁不通,但也足以坑騙外道了。」

  「那我的問題……」

  「看你和我說了半天話的份上,貧道可以答你三個問題。」

  郭行真挺直腰背,目視蘇大為:「只有三個。」

  「行。」

  ……

  「蘇大為獨自去了秘閣?」

  「據說他之前還去大理寺牢里審了李義府。」

  「會不會發現什麼?」

  「絕不可能,那兩人都是必死之人,無論有什麼理由,這是陽謀,豈會因一個小小的蘇大為改變。」

  「不過他到底想做什麼?去秘閣審離行真,怎麼大理寺和刑部都不知此事。」

  「他是獨自去的,聽說在大理寺也曾與李義府秘語。」

  「當真?此人莫非瘋了不成,如此一來,陛下那邊可就……」

  「聽說陛下有意栽培他,或為將來計,畢竟人才難得。」

  「蘇大為也就在戰場上還有點本事,但大唐能打仗的將領多了去了,他把這長安當什麼了?當他的戰場嗎?他這般做,我看,離死期不遠了。」

  「呃,此言何意?」

  「我們推蘇大為出來,是想將他一起牽進來,剪除武媚娘的羽翼,而陛下為何用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