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幾天我在查高陽公主的案子時,發現郭行真和他手下的道人,與案子有些牽連,也曾暗中查過,曾見過一次郭行真煉丹,發現他有抓詭異入藥,這種手段……

  今天我又偷入了道觀一次,在偏殿中,發現一名沙門的遺蛻,而且手腳有殘缺。

  總之這郭行真身上迷霧重重,不可輕信。」

  「我非不知。」

  出乎蘇大為的意料,武媚娘眼神冷冽道:「此道人亦正亦邪,行事古怪,但為了太子的病,只要他的丹藥真的能治太子,只要不是太出格,我和陛下也都忍了。」

  蘇大為眉頭微微一皺,心念電轉,改口道:「我正是懷疑他並沒有醫治太子的能力,他煉的丹藥,只能暫時壓制,但並不能根治太子的病,只怕會越拖越重。」

  「你怎麼知道?」

  武媚娘娘盯著蘇大為,眼神中已經閃過一絲惱怒。

  蘇大為熟悉這種眼神。

  這是一種身為人母,為了自己孩子,哪怕是傳銷,哪怕是騙局,都要病急亂投醫,都要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眼神。

  武媚娘並不是生氣蘇大為說郭行真如何。

  她氣的是,太子被說成是絕症,被蘇大為認為無藥可醫。

  哪怕真的是這樣,她也不願意相信和接受。

  蘇大為攻擊郭行真,就是攻擊她心中僅存的那絲希望。

  雖然不理智,但這亦是為人父母的執念。

  是人之常情。

  蘇大為不知如何跟武媚娘解釋。

  他沒辦法說,自己是通過後世的記憶,記起李弘得的是肺結核。

  這些統統沒辦法解釋。

  只能沉吟道:「就眼前看,郭行真的丹藥,並沒有令太子的病真的好轉,每次發作都比之前更重。阿姊,你應該知道孫仙翁的能耐,我手下都察寺最近找到關於孫仙翁的消息,若你願意,我即刻命人將孫仙翁帶回長安,替太子醫治。」

  孫仙翁,即孫思邈。

  論名氣,他比那不知哪裡冒出來的郭行真可強太多了。

  之前李治和武媚娘也不是沒有嘗試廣招天下名醫。

  但像孫思邈,卻一直未能尋到。

  蘇大為這話出來,武媚娘不由轉嗔為喜。

  「此話當真?若能找到孫仙翁,那自然極好,阿彌你快命人傳孫仙翁入長安,有他替弘兒看病,那一定能保弘兒無事。」

  孫思邈,出生於西魏時代,大概是公元五八一年。

  歷史記載卒於公元六八二年。

  壽元過百。

  他自己在《備急千金要方》中說他是在一百多歲時著下此書,造福百姓。

  隋大業年間,他游蜀中峨嵋。

  隋亡之後,隱於終南山,與高僧道宣相友善。

  太宗李世民即位時,曾召至今師,以其「有道」授予爵位。

  但孫思邈「固辭不受」,再入峨嵋煉「太一神精丹」。

  顯慶三年,李治曾徵召孫思邈入長安,居於鄱陽公主廢府。

  第二年,李治召見,官拜諫議大夫,但孫思邈仍固辭不受。

  並再一次入峨嵋煉神丹。

  第六十二章 軍國大事

  在孫思邈在的那幾年,李治的身體還是調理得不錯的。

  自從孫仙翁又入峨嵋煉神丹後,李治和李弘的身體,交給其他的太醫去調理,那明顯就差了許多。

  只可惜,孫思邈在時,李治和武媚並沒有這樣覺得,直到他離開後,才恍然發覺,孫仙翁的不凡。

  有道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正因為高明,平日裡李治和李弘都沒有病症發作,都忘記了自己身體並非那麼健康這件事。

  直到孫思邈辭官離開,李治和李弘才驚覺,不同的醫家,水平差別那麼大。

  只可惜,峨嵋山里霧靄蒼茫,要找一位有心隱居的孫仙翁,沒那麼容易。

  「若能找到孫仙翁,那弘兒的身體就有救了。」

  武媚娘用衣袖輕輕擦拭了一下眼角。

  「郭行真之事……」

  「郭行真暫時不要動,弘兒現在身體還得靠他的丹藥,待孫仙翁來長安,再做計較。」

  「是。」

  蘇大為頗有些無奈的點頭,想了想又道:「對了,還有一事,關於高陽公主的案子……」

  說起這件事,蘇大為心裡還是有些猶豫。

  畢竟這是外朝的事。

  但想一想現在都快二聖臨朝,李治經常讓武媚娘代他處理政務,好像也沒有太忌諱。

  「高陽的案子怎麼了?」

  「我查案時,發現這案子涉及到巫蠱之事,而高陽真正的死因,或由巫咒造成。」

  「竟有此事!」

  武媚面露驚訝。

  「詛咒高陽公主的人偶,是郭行真手下道士從西市買來,這事,或許與郭行真也有牽連。」

  「又是郭行真,這般湊巧?」

  武媚娘目視蘇大為:「阿彌,你是不是對郭行真,有些看法?」

  「阿姊,我是怕這案子最後牽連太廣,現在和你說,也是讓你知道此事。」

  蘇大為心知武媚娘對自己的用心起疑了。

  郭行真與李義府覬覦都察寺之事,武媚娘必然知道了。

  現在李義府被刑部和大理寺在查,就剩一個郭行真。

  在武媚娘眼裡,蘇大為或有報復政敵的嫌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