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

  裴廉這樣放低姿態,蘇大為也不好繼續冷臉,向裴廉抱拳道:「寺卿言重了,都是為了公事。」

  「蘇少卿所言極事。」

  裴廉眼珠一轉,向蘇大為改口道:「高陽公主的案子,不知少卿準備從何處下手?」

  「此案,我與你一樣,才聽說,便被召入宮,現在一點頭緒也沒有,現在這案子經辦是否萬年縣在管?卷宗有沒有送到大理寺?現場仵作是誰?勘察結果如何?」

  裴廉張了張嘴,論政治權謀,他水平不低。

  可論到此案,他現在真就是兩眼一抹黑。

  只好苦笑道:「你問的這些,本官現在還答不上來,待回到大理寺,我再答覆你,可好?」

  「行,寺卿請先行一步,我隨後就到。」

  「好,那我就在大理寺靜候蘇少卿。」

  裴廉向蘇大為點點頭,在侍從的攙扶下,登上馬車,漸漸遠去。

  蘇大為站在遠處,略思索了片刻。

  這案子從目前看來,李治是不查出兇徒,誓不罷休。

  李義府和許敬宗等,是靜觀其變,甚至有意推波助瀾,把水攪渾。

  裴廉想甩鍋。

  各有各的算盤。

  高陽公主,一個從被貶的巴州,初回長安的落難公主,在長安無權無勢,又與任何勢力沒有交集,究竟是誰下的手?

  目地和意義何在?

  蘇大為想不明白。

  搖搖頭,翻身上馬,剛要追上裴廉返回大理寺,忽聽有人呼喚自己。

  他轉身向來路看去,一眼看到太監王福來,正一路小跑著追趕出來。

  「蘇郎君,蘇郎君。」

  蘇大為牽馬立於道旁,等著王福來上氣不接下氣的一直跑到身前,看著他在那裡喘息,想說一口氣又上不來。

  「不用著急,你等氣息喘勻了再說。」

  王福來也是老熟人了,當年跟著武媚娘在感業寺出家,轉眼十餘年過去。

  這位太監如今也是兩鬢斑白。

  不過因為跟對了武媚娘,如今權勢不小,等閒的事,也不用他親自出來。

  「蘇郎君。」

  王福來目光一掃左右,湊近一些,在蘇大為耳邊低聲道:「皇后問蘇帥何時去見她?」

  蘇大為略一沉吟:「幫我回武后,高陽公主的案子十分急切,容我先料理公事,待此事忙完,再入宮見她。」

  「好,郎君的話,我會帶給皇后。」

  王福來眼中閃過一絲訝色,旋即很好的掩飾下來,向著蘇大為又道:「郎君,皇后說,若你現在不願見她,也休忘了自己的處境。」

  「處境?」

  「許多事,皇后也是身不由己。」

  「我知道了。」

  蘇大為向王福來拱手道:「替我告訴阿姊,就說阿彌知道了。」

  王福來向著蘇大為微微欠身,後退幾步。

  看著蘇大為翻身上馬,絕塵而去。

  從上次的案子,蘇大為被李治打發去長安縣繼續做不良帥後,蘇大為便沒有再入宮單獨求見武媚。

  一為避嫌。

  二來,上次的事,皆因武媚身邊賀蘭敏之與郭行真而起。

  以武媚娘的聰明,又怎會不清楚其中的來龍去脈?

  蘇大為在用這樣的方式,在告訴媚娘阿姊,他不高興。

  武媚娘清楚他的性格,他並不喜歡招惹是非。

  特別是別人強加給他的。

  這次他忍了,可下一次呢?

  若賀蘭敏之和郭行真,還有李義府,還想把他拖進漩渦里,那麼,他將不會再忍耐。

  實際上,方才李義府開口讓蘇大為同裴廉一起審理高陽公主的案子。

  蘇大為的心裡,已經動了一抹殺機。

  他並非太平之臣,現在的軍功都是一刀一槍換來的。

  李義府用的那些手段,他又不是瞎子。

  不管是替李治在打壓,還是出於別的理由。

  三番兩次來招惹,這已經觸到了蘇大為的逆鱗。

  要想遠離麻煩,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製造麻煩的人給解決掉。

  騎在戰馬上,蘇大為的眼中光芒閃動。

  心裡想到了許多。

  方才王福來說的話也很有意思,轉述武媚娘的話,讓蘇大為不要忘記自己的處境。

  自己是什麼樣的處境?

  因為身上鉻著武媚娘一黨的鉻印,所以被李治深深的忌憚與提防?

  還是說逆水行舟,自己會有新的危險?

  總之,最近的一切,都是些危險的信號。

  蘇大為久在軍中,對危機之事,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直覺。

  心中,隱隱有一種感覺在提醒他。

  危險,正在向自己逼近。

  若還像之前一樣,只怕會被巨浪傾覆。

  ……

  大明宮地處長安城北郭城外,北靠皇家禁苑、渭水之濱,南接長安城北郭,西接宮城的東北隅。

  一條象徵龍脈的山原自長安西南部的樊川北走,橫亘六十里,到了這裡,恰為「龍首」,因地勢高亢,人稱龍首原。

  龍首原本為隋大興城北的三九臨射之地,內有觀德殿,是舉行射禮的地方,唐因襲這一功用。

  丹鳳門是大明宮的正門南門,門前是寬達一百七十六米的丹鳳門大街,丹鳳門以北依次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萊殿、含涼殿、玄武殿等組成的南北中軸線,宮內的其他建築,也大都沿著這條軸線分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