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

  而且當日的案子,背後一直牽連到李治,蘇大為縱有懷疑和證據,當時也不得不替李治把這鍋給背下來。

  可你裴廉是誰?

  你特麼破不了的案子,就想拉我一起下水背鍋?

  豈有此理!

  蘇大為看向這位大理寺卿,眼中露出冷然。

  李治的聲音適時響起。

  「命蘇大為協助大理寺,查此案,諸臣以為如何?」

  「回陛下,臣以為,此事,可行。」

  「蘇大為過去破案不少,聽說頗有手段,就讓他協助裴廉查此案,若到時不能抓到犯人,再一併治罪。」

  這是李義府說的。

  「臣也覺得,應該令蘇大為協助,公主遇害,此事非同小可,既有斷案能吏在此,焉能不用?」上官儀接著道。

  除了李淳風在一旁撫須沉吟沒表態,在場的李治朝重臣,一致同意,讓蘇大為查此案,自證清白。

  蘇大為喉結微微蠕動了一下。

  心中只有苦笑。

  看來,這次的麻煩是甩不掉了。

  李治的目光,透過香霧,落在蘇大為身上:「朕意已決,蘇大為,此案,你亦有嫌疑,朕現在給你機會自證清白,協助裴廉查清此案。

  給你半月時間,若到時不能抓到兇手,朕會將你數罪併罰。」

  李治的聲音很平靜。

  但越是平靜,越透出他的決心。

  蘇大為心中一凜,咬牙抱拳道:「陛下命臣查此案,臣自無不可,但臣如今只是長安不良帥,公主事發於萬年縣,並非長安縣轄區……」

  李義府在一旁陰陰一笑:「蘇帥,太過謙虛就不好了,此案舍你其誰?長安誰不知,蘇帥斷案如神?」

  蘇大為臉上在笑,眼睛掃過李義府,心頭則是暗恨。

  「陛下,若定要臣破此案,臣請陛下封臣以大理寺的官職,名不正,則言不順。」

  這番話,李義府和許敬宗,上官儀等人倒是沒話說。

  包括裴廉,都是默不作聲,顯然是默許了。

  要想叫馬兒跑,就得給馬兒吃草。

  按蘇大為在百濟的功勞,其實足以得到實職封賞。

  李治朝的慣例,就算封個正品上的實職高官,也毫無問題。

  但李治偏要壓一壓,將蘇大為貶去長安縣繼續為不良帥。

  封賞也只封了個虛銜的忠武將軍。

  眼下又令蘇大為查高陽公主之案,擺明了是一樁大麻煩。

  弄不好,會被一擼到底,貶為庶人甚至掉腦袋都有可能。

  這種前提下,蘇大為在此時要點待遇,倒也合情合理。

  「也罷。」

  李治一時不明白蘇大為這是賭氣之言,還是有別的想法。

  他沉吟了片刻,終究是想替高陽查出兇手的念頭,壓下了權力算計。

  「朕就封你為大理寺少卿,命你與裴廉一起,查高陽公主被害一案,朕要在半月內,見到結果。

  若到期不能破案,你這身皮,也就該扒下來了。」

  李治一語雙關的道。

  話里的威脅之意明顯。

  蘇大為目光微閃,向李治行禮道:「臣,領旨。」

  大理寺少卿?

  好像是後來狄仁傑在大理寺做的官職。

  品秩是從四品上。

  按這個品級來說,比蘇大為如今的武將散官,正四品下的忠武將軍還略低一等。

  但官職不能光看紙面上的。

  忠武將軍只是虛銜。

  怎比得上大理寺少卿的實職。

  這兩者的權力,不可同日而語。

  第二十九章 兵部

  查案之事,對蘇大為既是危險,也是機遇。

  之前李治借著查案壓了他一下。

  若此次公主案能查出兇手,那封的實職,李治就沒理由收回去。

  蘇大為便等於一舉邁入從四品上的實職官位。

  這當然是一種突破。

  哪怕李治有心壓制,到那時,綁在蘇大為身上的「繩子」,也會漸次鬆動。

  ……

  從大明宮出來,蘇大為牽起自己的馬,望著不遠處乘上馬車的李義府等人,背後隱隱滲出冷汗。

  方才在紫宸殿中,在平靜的表面下,實則充滿了刀光劍影。

  李義府方才又發難了,又想挖坑給他。

  裴廉是想找人一起背鍋,而李義府,則是滿滿的惡意。

  當時誰也不知道,李治會不會因高陽公主的死而震怒,若天子震怒,蘇大為必將首當其衝。

  天威難測。

  好在李治並沒有因為憤怒,而失去理智,只是將蘇大為塞進大理寺,命其與裴廉一起破案。

  危機危機,危險與機遇並存。

  過去了,是機遇。

  過不去,那便是殺身之禍。

  「蘇少卿。」

  大理寺卿裴廉大步走向蘇大為,沖他拱手打招呼。

  雖然李治才發出口諭,還沒頒下正式的聖旨任命,但裴廉已經向蘇大為改口。

  「方才在殿中,不得已請蘇少卿出手幫忙,你查案的本事,長安人盡皆之,此案,你又是最後接觸過高陽公主的人,於情於理,蘇少卿都應該參與,還請少卿勿怪。」

  裴廉對蘇大為的態度十分客氣。

  這份客氣,也不知是對蘇大為背後的武媚娘,還是顧忌蘇大為身上的軍方背景,又或是想求蘇大為用心查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