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武百官穿上春服,帶著家眷,騎馬乘車,出野遊玩。

  士子互贈刀尺,寓意從今日起便與嚴冬切割,擁抱春日暖陽,奔赴光明前程。

  農人互相贈送裝著五穀瓜果等農作物種子的青綠色布囊,祈禱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親友們聚在一起痛飲春酒,家家扶得醉人歸。

  此日禁屠,止殺。

  「我記得有位詩人曾言:二月初頭春向中,花梢薄日柳梢風。折花客子渾無賴,狼藉須教滿路紅。」

  蘇大為向身邊的聶蘇隨口說著。

  自然,換來聶蘇的一片崇拜。

  蘇大為心裡倒是有幾分心虛,虧得今天一起出門,沒帶上李博。

  李博學識造詣頗高,一耳朵估計就能聽出問題來。

  畢竟,蘇大為這次文抄公用的可是宋人楊萬里的詩。

  跟唐詩還是有些差別。

  不過忽悠不懂的人,倒是夠了。

  蘇大為身邊跟著聶蘇、大白熊沈元,還有剛回長安的南九郎,一行人沿著朱雀街,向著太陽真君宮走去。

  一路上行人絡繹不絕,接踵磨肩。

  蘇大為拉著聶蘇的手,轉頭向南九郎道:「倭國那邊事如何了?」

  「最近都頗為順利,鵜戶神宮也消停了,他們的巫女好像說,最近會上長安來求見蘇帥。」

  「巫女要來長安找我?」

  蘇大為聞言一愣,腦子裡閃過雪子的樣子。

  她來做甚?

  「蘇帥,你看,看前面!」

  突然,南九郎有些激動的做著手勢,指向前方。

  聶蘇和沈元順著他的手勢,只看到人流,並沒有發現什麼異樣。

  蘇大為有些莫名的看了看,臉色忽然變了。

  人群往來不息,前方人流中忽然出現一個女人。

  數名金吾衛在前開道,替女子隔開人流。

  四周的喧鬧也像是被隔絕開。

  那女子一身素衣,面容蒼白。

  行走在陽光下,仿如幽魂。

  身體纖瘦單薄,仿佛隨時會乘風飛去。

  這女人的臉,只要看過一次,今生休想再忘。

  聶蘇稍慢了半拍,才看到那名女子。

  她的臉上立刻露出警惕:「阿兄,這個女人是誰?」

  底下的小手用力抓了抓蘇大為的手,似乎有些擔憂。

  「那是……」

  蘇大為臉上露出古怪之色。

  「高陽。」

  高陽公主。

  永徽四年,因房遺愛謀反案,高陽與房遺愛皆被李治貶往巴州。

  巴州是後世四川省巴中市附近。

  在唐時,那裡真是蠻荒之地。

  就這個結果,也還是蘇大為極力爭取的。

  原本以為,有生之年,再也不會見到高陽公主了,誰料居然能在此刻遇見。

  「十……十一年了,蘇帥,高陽公主貶去巴州十一年了,她回來了!」南九郎頗有些激動的道。

  「九郎,你認識高陽公主?」

  「咳咳,蘇帥開玩笑了,我是什麼身份……不過當年高陽公主和房俊被貶時,我曾在城門前見過一面,一直深刻在腦海中。」

  南九郎頗有些感慨:「一轉眼,十一年過去,沒想到,有生之年,我還能再見到高陽公主的容顏,她……」

  想說像天人,像仙子,但話到嘴邊,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身份。

  南九郎忙咳嗽一聲,忍住。

  聶蘇狐疑的問:「高陽公主,我好像在哪聽過。」

  「永徽四年,高陽與房遺愛那樁案子,我也參與其中。」

  蘇大為簡單的說了一句,心中卻在想:高陽此次回來,應該是得了李治的赦令,只是不知房遺愛如何了?

  當年的案子,牽連甚廣。

  駙馬都尉薛萬徹、柴令武、房遺則斬首。

  荊王李元景、李恪、巴陵公主自盡。

  宇文節、李道宗、執失思力流放嶺南。

  蜀王李愔為庶人,流放巴州。

  貶房遺直為春州銅陵縣尉。

  貶房遺愛和高陽為庶人,流放巴州。

  薛萬徹的弟弟薛萬備流放交州。

  罷停房玄齡在宗廟中的配饗。

  其他人,據說已經有人客死異鄉了,倒是一直未曾聽聞房遺愛和高陽的消息。

  這兩人,可以說是整個案子的始造蛹者。

  如今高陽公主,突然回到長安,這透出一種什麼樣的信號?

  陛下是出於親情,特赦了高陽公主,還是另有目地?

  蘇大為眉頭微皺,若有所思。

  就在這一耽擱的功夫,高陽公主一行人,早已分開人流走了上來。

  蘇大為拉了拉聶蘇,和南九郎等人,忙避開道邊。

  那些百姓不知高陽的身份也就算了,他們既知是大唐高陽公主,禮數上不能有失。

  本來想著待高陽公主過去,再去太陽宮。

  誰料高陽在經過蘇大為等人身前時,居然停下腳步,眼露驚訝的上下打量了一番。

  「你,是蘇大為?」

  高陽公主的聲音透著一股虛弱,不知是不是十多年流放巴州的生活,侵蝕了她的身體。

  她整個人,都顯出一種病態和脆弱感。

  「正是,高陽公主認識我?」

  「我與武媚,還有陛下,我們三人,以前關係很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