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案子,開始是在回長安的城外,遇到諫議大夫王茂叔。

  不曾想兜了一個圈子,又回到圓點。

  世事如棋。

  他們到王茂叔府上時,時間剛剛好。

  聞著從王家府上升起的炊煙。

  蘇大為吸了吸鼻子,隱隱嗅到一股飯香。

  他轉頭,沖黑著一張臉的王敬直道:「敬直,我們這個時間來,正好可以蹭上諫議大夫家的午膳,你,該不會是故意的吧?」

  「你別同我說話。」

  王敬直咬咬牙,主動上前扣門。

  第十五章 世事如棋

  太原王氏傳自戰國時秦將王翦。

  累代顯宦,為天下一流門閥。

  直到唐末方才衰落。

  中唐詩人劉禹錫曾有詩言: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此時才是初唐,大唐國力最鼎盛時期。

  雖然因李治的朝堂平衡之策,對各家門閥有所打壓,但王家的底蘊深厚,仍然不可小覷。

  太原王氏目前主要有兩支,一是祁縣王,二是晉陽王。

  諫議大夫王茂叔這一支,屬祁縣王。

  與之前被廢的王皇后,份屬同支。

  因此也不免受到牽連。

  聽說蘇大為登門拜訪後,王家顯然有些措手不及。

  家中下人請蘇大為與王敬直在廳中等候,過了一會,聽得有數人的腳步聲過來。

  蘇大為與王敬直都非常人。

  聽到腳步聲後,兩人都從座間起身,向著大門。

  一眼看到,一位老者,身邊跟著方才的下人,手中拄著拐杖,向這邊走來。

  在老者身後,跟著一位中年人,正是王茂叔。

  王敬直上前兩步,叉手行禮道:「敬直拜見劭翁。」

  當先的老者,正是王茂叔的父親,王劭。

  王劭之前官拜宰相,但因為「廢王立武」的牽連,此時已致仕在家數年。

  「敬直,這位就是蘇郎君嗎?還不快為我引見。」

  王劭花白的眉梢微微蹙在一起,下面一雙眼睛,微微渾濁,仿佛兩口深潭。

  這是一個歷經了武德、貞觀和永徽年間的老臣,見慣了無數宦海風波。

  眼前這位蘇大為,自然是武后一黨。

  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王家與武后那是什麼樣的關係?

  如今這個蘇大為,跑到王家來,為的又是什麼?

  這不能不讓王劭心中猜疑。

  但他養氣功夫了得,心中縱然有千般疑問和警惕,也絕不會在面上露出半點。

  王敬直向他道:「劭翁,蘇大為與我有舊,他今日找我,說讓我代為引見,所以我便帶他來了。」

  「哦。」

  王劭微微點頭,心說敬直應該沒問題,自己人。

  目光重新落在蘇大為身上,忍不住暗自打量了一番。

  這個年輕人,實在年輕得過份了。

  聽說在遼東戰場上,此人協助李勣已經滅了大唐的宿敵高句麗。

  蘇大為,當是這一輩中,軍中新起的將星。

  聽說還很得蘇定方的看重。

  而且此人與武后關係匪淺,據說在武后出家為尼時,便結下善緣,此後又一直是武后最信重的人之一。

  但是他他的面相,剛正果毅,像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將領,並不像印象中,李義府和許敬宗那般城府深沉的猾賊。

  「不知蘇郎君,今日來我王氏府上,所為何事?」

  「見過劭翁,久聞王氏傳自先秦,歷來門庭顯赫,在下心中仰慕已久。」

  蘇大為叉手行禮,里客套著。

  王劭自然不會把他這番客氣話當真。

  微微拈鬚,笑眯眯的道:「蘇郎君太客氣了,請坐吧,坐下說話。」

  王家的下人上來,奉上香茶及各色果點。

  王劭目光在王敬直與蘇大為面上掃了一圈,輕咳了一聲道:「蘇郎君既然來了,想必是有要事,老朽久不在朝堂,不知……」

  蘇大為心中暗笑,知道王劭心中忐忑,這是「盤道」來的。

  「是這樣,前日我剛從百濟那邊回來,在長安城外,剛巧遇見諫議大夫,與之攀談了幾句,這幾日想起當日他說過的話,覺得受益良多,因此登門致謝。」

  蘇大為一臉認真的說著,目光同時看向笑容僵在臉上的王茂叔。

  此時王茂叔已經是大腦當機,一臉懵逼。

  心中搜腸刮肚的,當日入城前,自己與這蘇大為說過些什麼?

  對了,當時只是記起有這麼個人,看到他的旗幟好像是熊津都督,忍不住就出口問了一聲,原本也只是出於對百濟戰場中唐軍英勇的敬佩,也沒別的意思。

  我說什麼了,就讓他受益良多?

  我怎麼不記得?

  王茂叔留意到王劭的目光向自己看過來,那目光里透著威嚴和審視,仿佛在問:你怎麼跟武后的人攪到一塊了?

  王茂叔額頭的汗都急出來了。

  若是換個心機狡詐的人,此時有一百種方法可以推託甩鍋。

  偏偏王茂叔還是那種心思方正,一時竟不知如何做答。

  這就是所謂的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王敬直在一旁微微皺眉,看了一眼王茂叔,再看看身邊的蘇大為。

  總覺得蘇大為的笑容里,透著些古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