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片刻之後,裡面傳來步履之聲。

  大門打開,露出一張透著憔悴與疲憊中年男人的臉。

  「怎麼是你?」

  屋子的主人見到蘇大為,怔了一下。

  蘇大為大笑著張開雙臂:「敬直,我回來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呵呵。」

  王敬直冷笑兩聲,猛地關門。

  幸虧蘇大為眼疾手快,一伸手將門撐住:「敬直,你我多年未見,就這樣對朋友?」

  「你沒事不會到我這來,看你身後帶著那些人,都帶著公門氣味,來這裡,又是為了查案吧?」

  「就知道沒什麼能瞞過你。」

  蘇大為哈哈一笑,臉上毫無愧色。

  雙手一推,將門拍開,伸手給一臉無奈的王敬直一個擁抱。

  「你我的交情,啥也不說了,快請客人進門。」

  「你這惡賊。」

  南城縣男王敬直。

  他的父親是王珪,字叔玠,太原人氏,南梁尚書令王僧辯的孫子,初唐四大名相之一。

  隋開皇十三年,王珪入召秘書內省,授太常治禮郎。

  唐建立之後,歷任世子府諮議參軍,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是隱太子李建成心腹。

  後因楊文幹事件被流放。

  李世民登基之後,王珪被再次召回長安,歷任諫議大夫,黃門侍郎,侍中,禮部尚書,封永寧郡公。

  貞觀十三年兵事,諡號為懿。

  聽起來很牛逼。

  還有更牛逼的。

  王珪和太宗皇帝是親家,太宗皇帝的第三個女兒南平公主,就是王珪的兒媳婦。

  當時南平公主嫁到王家之後,王珪才不管你是不是公主,堅持要南平公職對他夫婦行公婆跪拜之禮。

  要知道,自五胡亂華以來,禮樂崩壞。

  李唐皇室雖名為五姓七大家隴西李氏族人,但身體裡實際上流淌有胡人的血脈。

  李世民一直想要恢復禮樂,苦於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而王珪的堅持,讓他看到了失傳已久的禮法,也非常高興。

  他不但沒有責怪王珪,反而對王珪大加讚賞。

  也就是這以後,李唐皇室家的閨女出嫁,都要對公婆行跪拜之禮,並漸漸演變成了一種習俗。

  王敬直,就是南平公主的夫君,也是王珪的小兒子。

  不過,王敬直很倒霉。

  他老爹王珪貞觀十三年病逝,他自己則在在貞觀十七年,因為太子李承乾造反的事情被牽連,不但流放嶺南,與南平公主的婚姻也隨之中斷。

  太宗皇帝駕崩前,因念及王珪的貢獻,加之王敬直此前的確無辜,於是就下旨赦免王敬直,讓他返回長安。

  王敬直回到長安後,恢復了爵位,也就是南城縣男。

  但,也僅止於此。

  南平公主早已香消玉隕。

  斯人已逝。

  他縱然回到長安,也行單影支。

  這處小小的院落,就像他與世隔絕的孤島。

  「敬直,你這一向可好?」

  蘇大為認真的觀察了一下王敬直。

  確實越發憔悴和衰老。

  但至少還活著。

  他清楚王敬直的內心,因過去的經歷倍受煎熬。

  來之前他真的怕敬直不在了。

  與公與私,都希望王敬直能好好活下去。

  可惜,心病只能心藥醫。

  而王敬直的藥,永遠也無法找到了。

  自己也無法幫他。

  「阿彌,我知道你的性子,說吧,這次又是何事?」

  王敬直坐在主位上,目光平靜的看向蘇大為。

  「呃,敬直,你嘴裡說著不要,但每次都願意幫我,其實你心裡也是很看中我這個朋友的吧?」

  「滾!」

  「你果然還是這麼直率,我就看中你這一點,對了,這次是有件案子……我前日回長安,遇到一樁刺殺,然後……如此,所以,希望你幫我一個小忙。」

  聽了蘇大為的請求,王敬直略微皺眉。

  他不是很喜歡出去。

  已經習慣了在這宅子裡,站在院子裡,看著那株老枝,一天天枯萎,落葉枯黃。

  若要按蘇大為的請求,那今天自己則非出去不可。

  「我要是不願意呢?」

  王敬直抬起目光,平靜看向蘇大為:「我累了,在家裡很好,不想出門。」

  「你個死宅男。」

  「什麼?」

  「沒什麼,你到底跟不跟我走?若是不跟,我就一直在你旁邊,我看你能忍受幾時。」

  蘇大為樂呵呵的:「中午吃什麼?給我也添一副碗筷。」

  「你……」

  王敬直指了指他,恨道:「就沒見過你這麼不要臉的。」

  「過獎過獎。」

  「走吧,我只幫你這一次,以後莫來煩我。」

  王敬直這一支,出自太原王氏。

  王皇后的那個王。

  王勃、王茂叔的那個王……

  時間緊急。

  破案之期近在眼前。

  沒有時間去玩什麼玄虛。

  眼下只有與王氏有關這一條線索,必須死死抓住。

  而這,就需要王敬直出面幫忙。

  有他在,許多事會方便一些,畢竟都是出自王氏。

  若蘇大為自己冒昧前往,就沒有轉寰餘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