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有許多事沒有做完。

  比如對百濟之策,還有在倭國北海道那邊,唐軍的兵鋒還在繼續向前。

  倭國現在有安文生座鎮,黑齒常之、沙吒相如,再加上後續又增派的阿史那道真、崔器等大將還在縱橫捭闔。

  若是再有幾個月時間,當能收服全部倭島。

  為什麼偏偏是這個時候?

  「你手頭的事,自己與劉仁軌交接,我這裡還有另外一件事,要單獨與你說。」

  李勣看了蘇大為一眼:「你聽說過,高句麗鬼卒嗎?」

  日暮西斜。

  屬於熊津都督府的臨時行營中,蘇大為端坐於帳中,面色沉凝。

  帳內鯨油燈的光芒明亮,但卻無法照亮蘇大為心中的那絲陰霾。

  不僅是天子急召返唐的事,還有李勣白天跟他說的另一件事。

  高句麗鬼卒。

  白天隨李勣走入平壤城中,舊日王宮的一間密室。

  鼻子裡仿佛又嗅到密室里那種似屍臭,似詭異的氣味。

  那種臭味,就像是曬在海灘上,被烈日暴曬的臭鹹魚,氣味怎麼也驅不散。

  密室中央,是一個方型的黑色水池。

  池中黑色的水,暗沉的不見一絲光亮,濃黑如墨。

  這裡原本應該有不少鬼卒,但現在,空空如也。

  鬼卒去了哪裡?

  又是什麼時候離開的?

  據傳昔年隋煬帝征遼東,高句麗大將乙支文德,驅使鬼卒在戰場上大殺四方,殺得隋軍措手不及,陣斬了隋軍大將,以致隋軍大潰。

  一舉扭轉整個戰局,最終引起隋末大亂,大隋崩塌。

  可以說,這一切的關鍵,便是那一戰中,突然出現的高句麗鬼卒。

  原本蘇大為還在奇怪,這幾年大唐與高句麗的戰爭,都沒有見到鬼卒現身。

  儘管如此,仍沒人可以忽視鬼卒的存在。

  包括此前蘇大為在進攻平壤時,都時刻緊繃著一根弦,提防著鬼卒。

  但直到最後,平壤城陷落,也沒有見到鬼卒的蹤跡。

  原本,蘇大為還以為高句麗已經沒有鬼卒了。

  但是現在看,實情並非如此。

  究竟是什麼人,帶走了鬼卒?

  鬼卒還有多少?

  會不會對大唐造成威脅?

  這一切,都需要都察寺的跟進。

  「阿彌。」

  外面傳來聲音,蘇大為揚聲道:「進來吧。」

  走進來的是蘇慶節,在他身後還跟著高大龍、周良。

  這是屬於蘇大為圈子最核心的人手。

  連婁師德和王孝傑都沒通知。

  本來蘇大為還想多找些人,但是安文生還在倭國,黑齒常之和沙吒相如、阿史那道真、南九郎也在那邊。

  「事情整理得如何?」

  蘇大為抬頭看向蘇慶節。

  他之前征戰倭國,熊津都督府的事,都是交給蘇慶節暫代。

  下午知道那件事後,他便已經開始召集人手,做善後之事。

  「現在熊津都督府有兵員五千五百,劉仁軌身為帶方刺使,手裡有兵七千。」

  「也就是之後劉仁軌手裡可用之兵,有一萬二千人。」

  「這還不算你找新羅借的那一萬人。」

  蘇慶節向蘇大為嘿的一笑:「當時本為充實都督府,現在也要便宜劉仁軌了。」

  「休要這麼說。」

  蘇大為擺手道:「劉將軍為人方正,有他繼任熊津都督府代都督,想必能繼續穩定住局面。」

  說完,看向周良道:「周二哥,百濟這邊現在錢糧如何?」

  戰兵聽起來是不多,但是按大唐慣例,原本在新征服的土地上,也就不會駐守太多人。

  像安西四鎮,此時幾乎就是哨所一般。

  真有戰事,首先靠向藩屬借僕從軍。

  其次才是向都護府借兵。

  問題是都護府一般也就幾千兵馬。

  還要到後來,與吐蕃爭奪控制權,才會增強兵力配置。

  不過兵力只是一方面,比兵力更要的,是對地方的資源控制,具體就體現在「錢糧」二字上。

  周良一直替蘇大為執掌著都察寺在這邊的情報網,聞言抱拳道:「百濟這邊,之前一直以手工業和農業並舉,主要是工商業發達,與倭國、遼東高句麗和大唐的生意往來頻繁。

  如果只說糧食的話,經過之前的戰事,恐怕還得數年才能恢復元氣。

  最近的糧食連養活本地都有些捉襟見肘,還需要新羅方面資助。」

  蘇大為默默點頭。

  想要百濟安定,首先得令當地百姓都能吃上飯,不至餓死。

  否則一旦鬧起饑荒,定然又會爆發新一輪的叛亂。

  此事不可不防。

  百濟其實在農業上,是遜色於新羅和高句麗的,之前一直壓著新羅人打,全靠他的手工業和工商業發達,以做支撐。

  「新羅那邊,金法敏最近還算老實,我走前會去信給他,再敲打一番,讓他儘量配合劉仁軌,也給你們的工作減輕一點壓力。

  另外,手工業和商業,可以多加鼓勵,稅制現在朝廷沒有安排,就如他們之前舊例吧。

  糧食方面……

  光靠新羅可能還不夠穩妥。」

  說到這裡,轉向一旁的高大龍:「大龍,倭國那邊現在生產恢復如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