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並且心甘情願,百死無悔。

  每個加入者,還要對著大唐都督蘇大為的畫像宣誓,此生對大唐奉獻用命,絕不背叛。

  整個儀式那叫一個虔誠。

  沒能加入的人,都還不高興,急得跳腳。

  不讓加入還不成。

  削尖了腦袋都想加入。

  除了這些積極份子,更多的則是俘虜。

  大量原本屬於武士、貴族、外藩和倭王的私兵,在戰鬥中,成為唐軍的俘虜,這部份人,與普通的農戶不同,屬於敵對力量。

  這就涉及到一個心理改造的過程。

  這是一個的系統的工程,絕非一句話,就能簡單的令這些人投誠的。

  而蘇大為留下的方法,也十分管用。

  首先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糾正這些倭人俘虜錯誤的觀念。

  列數倭王及上層貴族,向天下共主,天可汗的唐軍發動白江之戰,是錯誤的,是不顧兵卒死活的。

  純為私慾而讓兵卒們去送死。

  光是這麼宣傳,很難讓這些倭人俘虜從心裡認可。

  這就涉及第二件事。

  將之前加入「不良人」作為骨幹的倭人,將他們陪送成政治工作的幹部,讓他們去向那些倭人俘虜做思想工作。

  這些骨幹里不少人原本就是地方的貴族武士。

  如新右三郎。

  有他們現身說法,再加上唐軍搜集的一系列資料證據,終於令倭軍俘虜改變了想法。

  他們本來也只是底層的士卒,打仗送死有份。

  真正的富貴,他們也享受不到多少。

  反而被上面的貴族欺凌的事,時有發生。

  這就涉及到第三件事,那便是「訴苦大會」。

  通過倭人骨幹細心耐心的引導,通過訴苦大會上,從投靠的骨幹到地方農戶的聲討,到倭軍俘虜中,有人主動站出來歷數那些倭國舊貴族對下層的欺壓,凌辱。

  這場變革,已經從星火燎原,化作熊熊烈火,一發而不可收拾。

  過去壓在人心上的貴族大山,開始崩塌了。

  這是倭國從舊王室,到貴族,整個上層階層,系統性的崩塌。

  做完這些還不算。

  之後還有許多配套的制度。

  比如倭人骨幹下去,做政治教員。

  唐軍將士下基層,與底層士卒同吃同住同訓練,並不斷強化加入唐軍和不良人的好處,榮譽、願景。

  實現軍中有團,有不良人組織,有支隊,有小組。

  保證唐軍對基層絕對的領導。

  發展加入不良人積極份子。

  並且每訓練幾天後,加入對舊貴族的控訴,對地方貴族吸血的訴苦運動。

  此外,將俘虜的倭軍,分批接受教育改造。

  發展積極分子留用。

  大多數輪換教育。

  其中死硬分子進行清洗。

  並對倭軍中有才能的,破格提拔,不吝封賞。

  不斷開展榮譽和唐軍紀律教育。

  還有說歷史,講故事,大講自古以來。

  最後是以戰養戰。

  在戰鬥中,將這些俘虜完成最後的淬火轉化。

  經歷唐軍這一套手段下來,在極短的時間裡,便消化吸收了大量的俘虜,並將之轉化為立場堅定的唐軍士卒。

  並且發展出一大批倭人不良人。

  還有更多等待加入的積極分子。

  這個結果,別說安文生、高大龍沒見過。

  甚至連聽都沒聽過。

  最近幾個月下來,之前投靠的兩萬倭人僕從,已經大半轉化為唐軍直屬戰兵,而且忠誠可靠。

  進攻本州島,就是以這些人為主力。

  此外還有從筑紫俘虜的倭軍近兩萬人,也已經改造了大半。

  按這個效率,唐軍邊打邊改造,只怕年底打下倭國列島後,安文生手裡就會有一支數萬人的精銳「唐卒」。

  確實是精銳。

  雖然不是真正的唐人。

  但精神和身份的認同,榮譽感和晉級制度的打造,「不良人」組織的入駐。

  使得這樣一支軍隊,遠比現在的大唐府兵,紀律更強,也更忠誠。

  蘇大為看完這些,合上信後,心潮久久不能平靜。

  最後只說了一句:「這是偉人的力量啊……」

  他這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想想今後這些平均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倭人士卒,扛著比身體還要長的竹槍,口裡喊著守護大唐榮耀,共建大東亞樂土什麼的,想想還挺帶感的。

  倭人性子單純啊,這些人雖然個人身體素質遠不如唐人。

  但思想改造更加容易。

  蘇大為想了想,大筆一揮,給安文生回了一封信。

  信里讓安文生在安定了本州的形勢後,抽調一萬人的倭軍來百濟。

  如今百濟的熊津都督府,雖然有一萬府兵。

  但其中大半都是劉仁軌的麾下。

  接下來是要抽調入遼東戰場征高句麗的。

  也就是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蘇大為手裡可用之兵,可能也就三千餘人。

  還要協助李勣在大同江一線,牽制高句麗人。

  牽制……

  手裡沒兵拿什麼牽制,難不成用頭去頂嗎。

  唐軍的援兵是不用指望了。

  李治陛下對於軍隊的福利待遇是越來越苛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