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打宋金剛、劉武周,僅用了六個月。

  一戰擒雙王,抓住竇建德和王世充,平定整個山東才用了十個月。

  打劉黑闥,從長安出發到打下河北,只用了三個月。

  李靖滅東突厥只用了三個月。

  滅吐谷渾只用了四個月。

  候君集滅高昌,行軍用了半年,打仗不過一個月。

  貞觀十九年,太宗親征高句麗,只用了半年。」

  一口氣說出這些,李勣用滿是憂慮的眼睛,看向蘇大為:「這些年,我軍取得勝利,除了蘇定方有幾場仗是速勝,打仗所耗費的時間,越來越長了,打上一兩年都是常事。」

  蘇大為不由默然。

  因為李勣說的乃是事實。

  但同時,他心裡也升起巨大的疑問,剛開始,以為李勣是要給自己做思想工作,希望自己全力配合他打高句麗。

  但李勣的話越說越遠,到現在,蘇大為已經不知道他的真實意圖是什麼了。

  「英國公……」

  「蘇大為,我已經老了,這一仗過後,就真的要解甲養老了,蘇定方的年紀也頗大,真不知還能撐幾年。」

  李勣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老夫跟你說這些,是看重你的才能。」

  「我……」

  「若我和蘇定方故去,唐軍武德,誰可繼承?」

  這番話,振耳發聵,直接令蘇大為整個懵了。

  「自衛國公起,軍中便一直希望有將才能繼承衛國公的兵法,但時至今日,只有蘇定方一人,算是承了衛國公的衣缽。

  老夫身為大唐開國元臣,不能不為身後事考慮。

  若我和蘇定方百年後,唐軍可由誰來統率?

  府兵制的兵員,已經越來越差了。

  老夫環顧左右,竟然連像樣的將領都沒有,你能明白老夫的憂心嗎?」

  「英國公,府兵中多的是將才,劉仁軌,劉仁願兩位將軍皆是一時之選,還有契苾何力,阿史那社爾將軍,也是騎戰無雙,別外還有龐孝泰、孫仁師,也是一時能將,怎麼能說沒有像樣的將領?」

  被蘇大為的話一懟,李勣噎了一下,接著是大怒:「你提的這些人,劉仁軌和劉仁願多少歲了?契苾何力還有阿史那社爾,不說他們只識馬戰,與大兵團作戰力有未逮,就說他們倆,也都是太宗朝留下來的,多少歲數了?

  龐孝泰、孫仁師,兩人主要是指揮水師,老夫且問你,大唐的疆域,需要水師作戰的地方有多少?」

  這一下,輪到蘇大為吃憋了。

  愣了一下,他道:「還有裴行儉,還有薛仁貴,這兩人可不算太宗朝的,而且用兵也不錯。」

  「哼,裴行儉師承蘇定方,還算湊合,但是裴行儉有一個毛病?」

  「什麼?」

  「太慢。」

  這話一說,蘇大為立刻就懂了。

  太慢的意識,就是用兵太慢。

  不如蘇定方那樣的效率。

  李勣冷笑兩聲:「我們大唐開國,為何以那麼點人口,能打垮那麼多敵人,就是因為用兵快,滅國快,這樣方能不誤農時,不傷根本,以戰養戰。

  戰事拖得越久,對國內的消耗就越大。

  這樣難以持久,如何能維持住大唐的疆土。

  裴行儉可為方面之才,但他的用兵,不如蘇定方遠矣。」

  「那薛仁貴……」

  蘇大為不提薛仁貴還好,一提薛仁貴,李勣頓時惱了:「薛仁貴用兵只知一味勇猛,變化不足,若是順風還好,若是遇到比他強的,那是死了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他最多只能任前鋒猛將。」

  這話蘇大為頓時不服,想要反駁,可是話到嘴邊,轉念想想,李勣這眼睛,還真毒。

  雖然說後世把薛仁貴吹得天上地下,但是看薛仁貴的戰績,可以算是一流將領,但距離蘇定方這樣的神級選手,確實還差得很遠。

  而後來在大非川兵敗之事,完全印證了李勣此時的評價。

  蘇大為其實還想說說自己麾下婁師德、王孝傑等人不錯。

  黑齒常之和沙吒相如,十多年後,也可以成為大唐的中流砥柱。

  不過現在這些人的位置都還太低,如果把他們推出來,只怕李勣會認為自己強詞奪理了。

  於是閉嘴。

  李勣見他似乎是認輸了,哼了哼,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你覺得老夫為何要浪費這麼多唇舌?只因為,老夫遍觀唐軍,未來可能繼承蘇定方位置的人,唯你蘇大為耳。」

  「咳咳咳~」

  蘇大為忍不住大聲咳嗽起來。

  「大總管,你莫要折煞我了。」

  「軍中哪一份戰報我沒看過?哪一位將領我不熟悉?」

  李勣手指在桌面敲了敲:「這些戰績里,所有叫得出名字的將領,只有你至今未嘗一敗,而且,把握住了我大唐用兵的精髓,一脈相承。」

  蘇大為被李勣說得都快要不好意思了。

  心想這老狐狸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該不會是想玩捧殺吧。

  一時不敢隨便亂開口。

  只聽李勣繼續道:「征西突厥之戰,你為蘇定方手下前鋒,翻躍金山,從對突厥用兵開始,到抓住阿史那賀魯,用時不超過半年。」

  停了停,李勣繼續道:「征百濟,你雖沒有在蘇定方手下領軍,但你在背後出力不少,老夫也都一一看在眼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