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府兵制一定能重新煥發光輝。

  可惜……

  改不得。

  不過還好,至少在這倭國,可以盡情施為。

  安文生和婁師德等人,也十分期待看到蘇大為將這種革命的火種隨著唐軍一起傳播出去。

  這倭島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

  唐軍留下改革後的天草,放心大膽的繼續向肥前、肥後進軍。

  而隨著唐軍的進取,一個個村縣都落入唐軍手裡。

  唐軍到一地,就改革一地。

  令最底層的農戶翻身,再從中抽取精壯,加入大唐協從軍。

  一個月後,肥前肥後,皆落入唐軍之手。

  九州震動。

  相較於唐軍的入侵,更可怕的是唐軍帶來的這種變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九州各地都聽說了唐軍的事,上層的貴族老爺們惶惶不可終日。

  而底層的農戶佃農們,一個個眼珠子都紅了,都饞哭了,暗中祈禱唐軍快點打過來,好讓底層窮鬼也能翻身過幾天好日子。

  唐軍帶來的鼎革之火,隨著蘇大為中授意都察寺探員,以極為可怕的速度,迅速傳向倭國列島。

  此次鼎革,無異於天翻地覆

  史稱,庚申革命。

  「混帳!他怎麼敢,那些唐人,那個大唐的熊津都督,怎麼敢如此做!」

  筑紫。

  倭王的宮殿中,高市倭王聽到跪在階下的大臣的稟報,尖叫著,將手邊上好的茶器,揮在地上,摔得粉碎。

  因為唐軍入侵的消息,倭國內的王族意外的停止了內鬥。

  轉而將目光投向了唐軍。

  並且迅速調集軍力和資源,準備捍衛自己的權力。

  一方面調集各地領主、貴族武士,迅速提兵勤王,一邊通知鵜戶神宮,請求神道出手,幫助守衛倭王傳承。

  就在這個時候,地方上關於唐軍改革的詳細情報匯報上來。

  高市只看了一眼,就差點暈過去。

  這是……

  斷了王族統治之根!

  第八十一章 大唐生氣了?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

  假設將唐軍擊敗,將他們趕出倭島,那些被唐軍改革過的地方,怎麼處理?

  原來的泥腿子和農戶,都翻身做了財主,享有原來貴族的田產。

  這些人,肯不肯將田地財富吐出來?

  廢話,誰會把吞下肚的肉吐出來。

  絕不可能的事。

  如果他們拒不交田地財富,這些人怎麼辦?

  統統殺光?

  那就是逼著這些人造反。

  只怕這麼做,用不了唐軍出面,整個九州都要造反,要革倭王高市的命。

  若是不管呢?

  捏著鼻子承認這些農戶的利益。

  好,首先是大義名份。

  被唐軍抄沒的地方貴族和武士,都是效忠倭王,不肯投靠唐軍才被抄家滅族。

  如今倭王不但不替他們報仇,還要認下分了這些貴族田產的泥腿子農戶,承認他們抄家分田是對的,保證他們的利益。

  你讓其餘忠於王室的貴族和武士們怎麼想?

  地方各藩各地大名和領主武士們怎麼想?

  既然跟著王族不能保護利益,那不如就投靠唐軍,至少能保全身家。

  這樣一來,王室還有活路嗎?

  怎麼做都是個死。

  高市是聰明人,一看到這些,感覺頭都要炸了。

  怎麼辦?

  怎麼辦都是個死。

  算了,現在還不是想這些的時候,等真能把唐軍趕出九州,再想這些吧。

  若是不能擊敗唐軍,自己這條命就算是到頭了。

  還想什麼王室,想什麼以後。

  高市好不容易給自己做好心理建設,一邊在心裡大罵唐人歹毒,一邊急召各大臣,商議軍情。

  「王!有鵜戶神宮來的神官求見。」

  一名殿上武士打扮的下臣,赤著雙足,小心的走入草蓆鋪就的大殿中。

  向著高市恭敬的行跪禮。

  跪禮,還是從秦人傳來的禮節。

  據傳以前的倭國十分蠻荒,還在結繩記事。

  後來從西邊飄來數艘大船,船上下來一位叫徐福的術士,帶來了五百童男童女,以及農業技術,文字、鍛造冶煉,草藥和扶乩星象、陰陽術數等種種知識。

  後來秦朝的公子扶蘇族人也有部份逃到了九州,帶來更多的治煉技藝。

  倭國這才有了文明的曙光。

  所以這個時期的倭島,許多禮儀還是學的中國的戰國時期,間或受到兩晉南北朝的影響,以及從百濟傳來的一些泊來品。

  高市正在揉著眉心,心裡隱隱有些後悔繼承了倭王之位,感覺就和坐上了火藥桶一樣。

  聽到下臣的回報,他先是一愣,接著反應過來:「你說誰?鵜戶神宮的人來了?」

  「是的大王,要不要現在見他們?」

  「他們?」

  高市微微一愣。

  看來來的不止一位。

  不過他現在也顧不得想太多,抬起大袖,儘量讓自己顯得有威嚴一點:「召見。」

  「哈依。」

  下臣行了一禮,倒著爬了幾步,方才恭敬起身,倒退著到階下,穿上木屐,轉身去傳令。

  過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階下聽到更漏聲響,還有陣陣節奏的木屐聲傳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