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作為專門負責農政金學曾,又比別人肩負著更加艱巨的重任,他和大明朝頂尖的農學家,《農政全書》的作者徐光啟,要在這個冬天走遍北方各省,監督土豆和紅薯種苗的換新工作。

  與傳統作物不同,土豆和馬鈴薯不是生長自種子,而是生長自小塊的塊莖,這使它們可以高產。但也因為沒有種子,使它的性狀不太穩定,連續種植會出現產量逐年下降,甚至產生毒性。從前年起,各省就開始發生產量下降的現象,今年更是出現了大面積的食用中毒,這是在之前沒有想到的。

  對此科學院的人束手無策,還是沈默先認識到,這應該連續種植所致。但他也拿不出解決辦法,只有重新從南美大量進口,然後培育一代苗,以此更新種苗。

  雖然這法子治標不治本,但在這時候,能治病的就是好郎中,所以戶部下了大本錢,和農科所合作,大規模的培育一代苗,然後分發到各省去。兩人此行便是巡視秧苗的更新如何……這關係到來年幾千萬是否會餓肚子,所以兩人已經打算就在下面過年了。

  ※※※※

  喝了幾口烈酒暖身子,金學曾掏出銀質的煙盒,遞一根給徐光啟。

  「……」徐光啟搖搖頭道:「雖然『禁菸法案』沒有通過廷議,但我堅決相信吸菸有害健康。」

  「這麼多年了,也沒聽說誰抽菸抽死……」金學曾哂笑一聲,給自己點一根,深吸一口道:「你呀,活得太仔細了。」

  「如果部堂有興趣。」徐光啟板著臉道:「可以到科學院去看看吸菸者的肺。」

  「沒那興趣。」在這位大學者面前,金學曾沒有架子,嘿然一笑道:「我現在就想著,在開春前把剩下的幾個省跑完。」

  「應該沒問題。」談到正事,徐光啟的臉上有了欣慰的笑容:「我們這兩個月沒白跑,有了這些新的秧苗,又能再撐五年了。」

  番外篇 十年(三)

  「五年之後,天象也該變回來了吧。」金學曾詢問道。

  「希望不大。」徐光啟搖搖頭道:「據天文院和氣象院估計,這場奇寒最少持續六十年,現在才過了十年,還有五十年。」

  「一個甲子?」金學曾張大嘴巴,菸頭差點掉到脖子裡:「哪有這麼長的災荒?秦漢以來,哪個國家能頂得住!」

  「所以那些國家都亡了。」徐光啟以科學家的冷靜,輕聲道:「我們要是撐不住,也得完。」

  「也難怪那些破落宗室,拿天變造謠會有市場了。」金學曾壓低聲音道:「這樣的連年災荒太罕見了。」

  「真見識了什麼叫顛倒黑白!」聽他提到這茬,徐光啟臉色鐵青道:「要是沒有首相大人高瞻遠矚,指揮若定,他們早被餓極了眼的饑民煮熟吃了,還有命在這兒聒噪!」

  「老弟別上火,」金學曾卻依舊笑道:「那些破落宗室,把首相大人視為生死大敵,無事還要生非,何況這天賜的籍口呢。」

  「我終於明白……」徐光啟恍然道:「離京前,首相大人對我們說的那番話了。」

  「不錯。」金學曾點點頭道:「要說首相大人卸任前,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咱們這邊肯定算一頭。」

  「卸任……」徐光啟震驚道:「難道首相大人真要卸任?朝野不是在極力挽留麼?」

  「呵……」金學曾冷笑一聲道:「我師要是留下來,他這一生的戰鬥豈不成了笑話?」說著瞥一眼徐光啟道:「首相大人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永遠不可能有一個人的正義。一個人的博弈註定是獨角戲,結果才是真的任意妄為、荼毒生靈。」

  「可是……」徐光啟面色黯淡道:「最多兩年,皇帝就要行冠禮了,還會容忍大權旁落麼?別看滿朝公卿不可一世,沒了首相大人鎮著,怕是沒人能頂得住皇帝的逆襲。」

  「別拿史書上的例子嚇自己。」金學曾大笑起來,拿起酒壺,喝一口高烈度的老燒道:「什麼叫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就是皇帝也沒法隨心所欲了。你說皇帝會逆襲,且不說當今性情柔順,能力平庸,就算他雄才偉略又能怎樣?大明的政權、財權和軍權都在『廷臣議會』手裡。皇帝身邊連太監都沒有了,能靠什麼呢?號稱百萬的朱家宗室?別逗了,那些米蟲不會給議會舉起大刀的機會的!」

  「也不能過於樂觀吧,」徐光啟道:「我不是官員,沒法亂說,但天下不滿首相大人,不滿共和政體的大有人在,比如說軍方的人……據我所知,就對共和不甚感冒。」

  「嗯……」金學曾點點頭,他同意徐光啟的看法,那些將軍們本都盼著沈默能改朝換代,也好趁機得個封世襲罔替的顯爵世祿。然而萬曆末年南北之戰,雙方未開一槍一炮,便通過談判取得和平。九邊的軍隊甚至沒有離開駐地,這叫將軍們好生鬱悶。

  番外篇 十年(四)

  雖然這些年,朝廷深化軍事改革,大大減少文官對軍隊的干預,提高官兵地位,但始終沒有放鬆對軍隊的控制——一是一切軍需裝備、武器彈藥、以及糧秣餉銀,都由文官政府提供,軍隊不得插手。二是通過對中高級軍官的頻繁調動,杯葛地方軍事集團的勢力。

  這兩條都讓軍方深感不滿,尤其是後一條,更是觸動了『遼東將門』、『宣大將門』這樣的武將集團的根本利益,自然引起極大的反彈。但這些盤根錯節的地方將門世家,已經成為文官政權存亡的最大威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