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頁
「離開?」瑞王大笑,身邊的嘍囉也跟著笑,笑嚴辭鏡不知好歹,「離開此地去江陵做個芝麻小官你就滿足了?嚴大人?」
瑞王嘖一聲,琢磨著:「嚴姓不好,倒不如姓喻,同本王姓喻,留在曄城,你說好不好?」
嚴辭鏡不為所動,好似聽不懂瑞王話中的深意。
尋常臣子早就嚇破了膽,嚴辭鏡這副冷淡的模樣可謂大膽,這讓瑞王有些惱怒,他讓人摁住嚴辭鏡,伸手扣住了嚴辭鏡的下頜,使勁捏住了他的臉頰,逼他抬頭與他對視。
「嚴大人……倒是與本王有幾分相像的。」
嚴辭鏡掙脫了他的手,不耐煩地偏開臉去,「瑞王莫要拿下官尋開心。」
「怎會?」瑞王皮笑肉不笑,「本王與你投緣,認你做個弟弟,如何?」
嚴辭鏡冷笑:「不敢與逆賊同流。」
「怎麼是逆賊呢?」瑞王怪罪道,「你可是幫了本王不少的忙呢,翻臉不認人,怪狠心的。」
嚴辭鏡冷笑:「睦州蔣圖,下官斷了瑞王的財路,瑞王該恨我才是。」蔣圖急掠茶商家財,並非是為了自己,銀錢流向曄城,又從瑞王府出去,大約就是用再招兵買馬上了吧?
這事的確讓瑞王十分不快,「倒是本王疏忽,調你去江陵,不知恩便罷了,還反咬一口。」
嚴辭鏡頓生冷汗,原本以他的資歷,被魏成調去南蠻任職也說得過去,最後去了富庶的江陵,竟是瑞王的手筆?瑞王早就知道語家和孟家的關係……
嚴辭鏡問:「你早就知道孟霄舊案另有隱情?」
「不知。」瑞王大方承認,「是本王見你查案辛苦,替你掃清前路。」
到底是替誰掃清前路?扳倒魏成的確是嚴辭鏡入仕的目的,但那也同樣是瑞王的目標,所以瑞王在壽宴上替他解圍,救他出宮後苑,還曾向他拋出橄欖枝,所有的所有,都是為了保他一條性命,讓他與魏成內鬥,讓瑞王好享漁翁之利。
遠遠不止!早年他於科舉舞弊案中私改排名,能瞞過了中書門下的審核絕不是他運氣好!之後他要揭發蒼山之下藏的禁軍屍骸,是瑞王從中作梗,讓魏成起了疑心,逼得孟鏡元不得已與張少秋合作!還有後來的陵宮失竊,其中必有瑞王的手筆。
嚴辭鏡想明白一切,更厭棄瑞王,他問罪魏成的目的達到,無形中幫了瑞王,兩人並無協作,瑞王卻過河拆橋。
「屠戮語家,是你之過!」
瑞王無辜道:「此言差矣,若非玉鳳動手,孟家小兒豈會隨你這麼早離開曄城?本王在幫你,曄城要大亂,嚴大人還想蹚渾水麼?」
嚴辭鏡都要氣笑了,若真要幫他,此刻又虜他來做什麼,十三坡事發讓魏成難以脫身,瑞王的目的已經達到,他根本沒想讓留嚴辭鏡有命活。
那些嚴辭鏡想不通的關節,此刻全都明晰了,十三坡追殺他和孟鏡元的,正是瑞王的人手,隱太子藏身之地突然暴露,是瑞王所為,隱太子重回陵宮是名正言順,再在民間散播當今聖上無才無德的謠言更是順勢而為。
機關算盡,本應運籌帷幄,但最終還是要藉助他的力量來剷除魏成,嚴辭鏡猜到,如今瑞王能站在他面前,想必逼宮也並不順利。
亂臣賊子而已,哪裡值得嚴辭鏡以禮相待,他拋去尊卑,眼中滿是不屑的嘲諷。
他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但這番模樣落在瑞王眼中,卻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好在他虜來嚴辭鏡有別的目的,不然怎麼也要命人剜了他一雙眼,看他還敢不敢放肆。
瑞王拍拍嚴辭鏡的臉,退回至圈椅上坐著,似笑非笑地往淨澈站著的方向掃了一眼,道:
「本王屢次三番救你,後來卻派人殺你,你可知是什麼緣故?」
嚴辭鏡不懂,但他猜測瑞王對他態度的轉變,與今日他被擄來的原因一致,所以他佯裝心知肚明,又伴以嘲諷的目光,徹底騙過了瑞王。
目光如炬,直燒進瑞王內心陰暗之處,他惱羞成怒,突然暴起,摑出一掌,熱辣辣地甩在嚴辭鏡臉上。
「雜種!你早就知道了吧?城中的謠言都聽說了?在心中竊喜?嗯?流落民間的皇子皇孫?」
芸妃在雲水寺誕下嬰孩後回宮,魏欣茹見她體態豐盈便有所懷疑,捕風捉影鬧過一回,沒人信,她不甘心,派人去雲水寺盯著,後來的確發現了一個嬰孩被送出,一路追去沛縣,造亂想帶走孩子,可惜失敗了。
這是瑞王從太后的貼身女婢的嘴裡聽到的,至於他又是怎麼知道孩子流落孟府,是因為想通了當年孟家傾覆之後,國師出沒在孟家附近的原因,所以十三坡事發當晚得知嚴辭鏡的身份,他立刻下令絞殺。
「你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了吧?那還裝什麼?在我面前裝什麼?」
「來,叫聲皇兄聽聽,來!」
瑞王幾乎要將嚴辭鏡的下巴捏碎,嚴辭鏡卻連掙扎都不會,被駭得丟了魂魄。
他是知道的,自己的樣貌與芸妃有幾分相似,前幾日又翻出了塵封的記憶,蓮池,女子,梵音,他對自己的身世早有了猜測,可猜測畢竟是猜測,與從旁人口中說出是不同。
可瑞王虜他來,絕非真心告知他的身世,他對嚴辭鏡,更不可能有什麼手足之情,要不然也不會在查到他的身份之後就立刻派人去殺他,沒得手是可惜,也幸好沒得手,留下來才有用武之地。
瑞王嘖一聲,琢磨著:「嚴姓不好,倒不如姓喻,同本王姓喻,留在曄城,你說好不好?」
嚴辭鏡不為所動,好似聽不懂瑞王話中的深意。
尋常臣子早就嚇破了膽,嚴辭鏡這副冷淡的模樣可謂大膽,這讓瑞王有些惱怒,他讓人摁住嚴辭鏡,伸手扣住了嚴辭鏡的下頜,使勁捏住了他的臉頰,逼他抬頭與他對視。
「嚴大人……倒是與本王有幾分相像的。」
嚴辭鏡掙脫了他的手,不耐煩地偏開臉去,「瑞王莫要拿下官尋開心。」
「怎會?」瑞王皮笑肉不笑,「本王與你投緣,認你做個弟弟,如何?」
嚴辭鏡冷笑:「不敢與逆賊同流。」
「怎麼是逆賊呢?」瑞王怪罪道,「你可是幫了本王不少的忙呢,翻臉不認人,怪狠心的。」
嚴辭鏡冷笑:「睦州蔣圖,下官斷了瑞王的財路,瑞王該恨我才是。」蔣圖急掠茶商家財,並非是為了自己,銀錢流向曄城,又從瑞王府出去,大約就是用再招兵買馬上了吧?
這事的確讓瑞王十分不快,「倒是本王疏忽,調你去江陵,不知恩便罷了,還反咬一口。」
嚴辭鏡頓生冷汗,原本以他的資歷,被魏成調去南蠻任職也說得過去,最後去了富庶的江陵,竟是瑞王的手筆?瑞王早就知道語家和孟家的關係……
嚴辭鏡問:「你早就知道孟霄舊案另有隱情?」
「不知。」瑞王大方承認,「是本王見你查案辛苦,替你掃清前路。」
到底是替誰掃清前路?扳倒魏成的確是嚴辭鏡入仕的目的,但那也同樣是瑞王的目標,所以瑞王在壽宴上替他解圍,救他出宮後苑,還曾向他拋出橄欖枝,所有的所有,都是為了保他一條性命,讓他與魏成內鬥,讓瑞王好享漁翁之利。
遠遠不止!早年他於科舉舞弊案中私改排名,能瞞過了中書門下的審核絕不是他運氣好!之後他要揭發蒼山之下藏的禁軍屍骸,是瑞王從中作梗,讓魏成起了疑心,逼得孟鏡元不得已與張少秋合作!還有後來的陵宮失竊,其中必有瑞王的手筆。
嚴辭鏡想明白一切,更厭棄瑞王,他問罪魏成的目的達到,無形中幫了瑞王,兩人並無協作,瑞王卻過河拆橋。
「屠戮語家,是你之過!」
瑞王無辜道:「此言差矣,若非玉鳳動手,孟家小兒豈會隨你這麼早離開曄城?本王在幫你,曄城要大亂,嚴大人還想蹚渾水麼?」
嚴辭鏡都要氣笑了,若真要幫他,此刻又虜他來做什麼,十三坡事發讓魏成難以脫身,瑞王的目的已經達到,他根本沒想讓留嚴辭鏡有命活。
那些嚴辭鏡想不通的關節,此刻全都明晰了,十三坡追殺他和孟鏡元的,正是瑞王的人手,隱太子藏身之地突然暴露,是瑞王所為,隱太子重回陵宮是名正言順,再在民間散播當今聖上無才無德的謠言更是順勢而為。
機關算盡,本應運籌帷幄,但最終還是要藉助他的力量來剷除魏成,嚴辭鏡猜到,如今瑞王能站在他面前,想必逼宮也並不順利。
亂臣賊子而已,哪裡值得嚴辭鏡以禮相待,他拋去尊卑,眼中滿是不屑的嘲諷。
他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但這番模樣落在瑞王眼中,卻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好在他虜來嚴辭鏡有別的目的,不然怎麼也要命人剜了他一雙眼,看他還敢不敢放肆。
瑞王拍拍嚴辭鏡的臉,退回至圈椅上坐著,似笑非笑地往淨澈站著的方向掃了一眼,道:
「本王屢次三番救你,後來卻派人殺你,你可知是什麼緣故?」
嚴辭鏡不懂,但他猜測瑞王對他態度的轉變,與今日他被擄來的原因一致,所以他佯裝心知肚明,又伴以嘲諷的目光,徹底騙過了瑞王。
目光如炬,直燒進瑞王內心陰暗之處,他惱羞成怒,突然暴起,摑出一掌,熱辣辣地甩在嚴辭鏡臉上。
「雜種!你早就知道了吧?城中的謠言都聽說了?在心中竊喜?嗯?流落民間的皇子皇孫?」
芸妃在雲水寺誕下嬰孩後回宮,魏欣茹見她體態豐盈便有所懷疑,捕風捉影鬧過一回,沒人信,她不甘心,派人去雲水寺盯著,後來的確發現了一個嬰孩被送出,一路追去沛縣,造亂想帶走孩子,可惜失敗了。
這是瑞王從太后的貼身女婢的嘴裡聽到的,至於他又是怎麼知道孩子流落孟府,是因為想通了當年孟家傾覆之後,國師出沒在孟家附近的原因,所以十三坡事發當晚得知嚴辭鏡的身份,他立刻下令絞殺。
「你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了吧?那還裝什麼?在我面前裝什麼?」
「來,叫聲皇兄聽聽,來!」
瑞王幾乎要將嚴辭鏡的下巴捏碎,嚴辭鏡卻連掙扎都不會,被駭得丟了魂魄。
他是知道的,自己的樣貌與芸妃有幾分相似,前幾日又翻出了塵封的記憶,蓮池,女子,梵音,他對自己的身世早有了猜測,可猜測畢竟是猜測,與從旁人口中說出是不同。
可瑞王虜他來,絕非真心告知他的身世,他對嚴辭鏡,更不可能有什麼手足之情,要不然也不會在查到他的身份之後就立刻派人去殺他,沒得手是可惜,也幸好沒得手,留下來才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