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丈夫是個學究,卻不擅長鑽營,若非是長女同袁家六公子定下親事,興許國子監祭酒都輪不到他,還得外放。

  一個長女抵半個兒,她十四歲嫁給龔祭酒,因為常年生不出兒子來,不知道被人欺侮多少,還是長女時常幫她,這才熬了過來,到最後生下瑾瑜。

  龔大姐就笑:「娘,這強扭的瓜不強,況且穆家也不是好拿捏的,您也不必勉強四妹,要說起來,我這裡也有個巧宗兒,陳明喻陳總督的二兒子也在挑兒媳婦,我大姑子就是嫁到陳家做長子,那家也不錯啊。」

  誰知道龔夫人還挑剔起來,「你說的那陳二我也見過,和穆公子差太遠了,他學識在你弟弟之上,且文武雙全,穆蒔官職更高,妹子還是宸王妃。」

  家世背景陳二可比不上穆家公子。

  「您說的也是,那這位元澄公子是什麼樣的人呢?」

  龔夫人想了想,忙道:「溫瑾守禮,翩翩公子。」

  這倒是挺不錯的,龔大姐自家當時生的還沒有袁六的未婚妻好看,但硬生生的都能把袁六的婚事撬走,對她而言,天下就沒有撬不走的牆角。尤其是這位穆公子無論是從人才還是家世來說都是上上之選。

  她微微一笑,「母親,妹妹那兒就讓我去說吧。」

  龔夫人放心的點頭。

  至於芸娘這邊,元澄回來迎來送往幾次,又去讀書了,他準備明年要下場的,當然就不能馬虎了。

  元澄是個非常潔身自好之人,他讀書就是真的苦讀,山長的女兒,什麼龔家的小姐全部都拋在腦後,書院都是男人輕易不允許進去,芸娘也知道這個道理,很是放心。

  孫淑人就擔心道:「這龔家本以為是不錯的,哪裡知道比之我們勛貴人家還不如呢。」

  「讀書人家都是有一層遮羞布罷了,男盜女娼的事兒乾的也不少。」

  婆媳二人說了幾句,自此龔家也沒有什麼大動作,芸娘自以為自己拒絕了,元澄一時又在書院,龔家無處下手。

  到了次年,元澄從書院回來了,他們都是要下場的人了,應酬也多了起來,雖然元澄是非必要的都不去,但是有些推脫不掉的還得去。

  姝麗還為哥哥擔憂,「娘,哥哥如今越發出眾,就是女兒去吳家一趟,哥哥來接我,吳家幾個姐妹都明里暗裡的打聽著。」

  都說紅顏禍水,藍顏也是禍水啊。

  「你父親不在,親事我也不願意這樣早就定下,況且,你哥哥是求學之人,娶個嫂子放家裡,他自家時常要出去,這又有什麼意思呢。如若夫妻不能長長久久的在一起,便是成婚了,也是苦了女人。」

  再者,元澄這孩子與眾不同,邊關的仗打了兩年了,還一直在苦戰中,若非是穆蒔在邊關打仗,那些魑魅魍魎之人怎麼敢欺上門來,他早就想出人頭地,只待他中舉後,一切都好說了。

  芸娘又摸摸女兒的額頭:「嗯,沒事兒了,明兒不必進宮,正好多睡會兒。」

  「好。」

  姝麗提起宮裡的事情也是絡繹不絕,「不知道羅昭儀這胎是男是女,宮裡的人都說羅昭儀受寵,這次若是再誕下皇兒,怕是也要封妃,和她姑姑惠妃比肩了。」

  芸娘笑道:「那也是她的造化了。」

  就像外面被傳多受寵的皇貴妃,其實皇上早就不去她那裡了,實際上不大受寵,只不過生了幾位皇子,皇帝對她尊重,但皇貴妃要辦什麼事兒,還得拉攏受寵的嬪妃。

  母女二人說了一會子話,正欲用膳,就聽素馨從外頭來報,「太太,咱們鄰居陳大奶奶過來了。」

  陳大奶奶不就是袁氏嗎?

  芸娘和他們雖然是隔壁,但因為唐氏並沒有什麼交情,唐夫人在京城的時候對她諂媚巴結,後來唐夫人離開京都,她和陳家更是沒有任何往來了。

  不知道袁氏來做什麼呢?

  但她沒有避而不見,反而讓人請她進來,姝麗在這個空檔就已經出去了。

  若說唐氏做姑娘的時候是不諳世事,那袁氏就是個反差,絕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一走進來,喲,後邊還跟著一位姑娘。

  袁氏是奉著食盒過來的,她一見芸娘就忙笑道:「請穆太太安。」

  「不必行禮,快些起來。」

  袁氏便道:「昨兒我們親戚琢磨了一些糕點,我見著不錯,遂分些給鄰里。」

  「嗯,看著不錯,多謝你了。我包些茶葉給你吧。」芸娘並不嘗,她也是被投毒的人搞怕了,這些外邊的吃食,她從來不直接進到嘴裡去。

  態度很一般,也不大親近,即便是本朝第一世家出身的袁氏在她這裡也是冷待,袁氏雖然心中不喜,但她也並未表露出來,徑直帶著方才來的那姑娘走了。

  她一走,芸娘就道:「這東西丟掉吧,不許再拿到我面前。」

  素馨打開瞧了瞧,還挺新鮮,但是她作為知情人當然也知道這些糕點,越是好看,就越是不懷好意。

  袁氏無功而返,遂對方才她身邊站的那年輕女子道:「龔四姑娘,你方才看到了,這事兒不是我不應承,那穆三太太和我們家一向不大和睦,而且以你的身份也是很難進穆家的。」

  這話聽的龔家四姑娘越發心裡酸痛,她們家製造過幾次偶遇了,一是在元澄去書院的路上,裝作馬車故意壞了,派人求援,穆元澄卻是個冷心冷肺的,只問是哪家的,他去山上喊人,自己卻不從馬上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