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了休沐時,元澄同同窗們道別,一個人策馬回去了,他是三歲就開始扎馬步,書院習六藝,無論是他的馬術還是箭術都在眾人之上。

  一到家,家中管家迎來送往,見著元澄,立馬道:「大爺,您可終於回來了,咱們這幾日都忙不過來了。」

  元澄笑眯眯的:「怎麼這樣多的人來?」

  「還不是因為咱們老爺立了大功。」管家說起來也是與有榮焉呢。

  元澄忙去內室給芸娘請安,芸娘喜笑顏開,「你父親一走,多少蝎蝎螫螫的人等著看我們笑話,潑我們的髒水,如今好了,你爹立了大功,我也跟著享福,總不能時時刻刻膽戰心驚了。」

  說完,她又同元澄道:「你同那龔瑾瑜關係現下如何了?」

  其實芸娘也不想破壞他們的同窗之誼,但龔家卻著實是前倨後恭,為人不恥。

  元澄不明所以,只老實道:「上回那龔祭酒對爹不客氣,我就沒想再去他家了,但是我同龔瑾瑜關係還成,雖然不至於事事交心,但也算很不錯了。不過,這次他家對我轉變還挺大的,昨兒還說讓我去他家呢,我想了想,還是未去。」

  「你沒去是對的,你可能還不清楚,那方御史正是龔祭酒的內弟,也就是龔瑾瑜的舅舅,他們千方百計的詆毀我,如果皇上不剎住這股歪風,恐怕我聲明盡毀,姝麗的這門親事怕也是保不住了。」

  芸娘說到這裡,遂道:「這個二皇子確實比大皇子狡詐百倍都不止,起初我還真的以為是那御史作怪,後來方才知道方御史的女兒,你道許的是誰家?正是許家。」

  許家可是二皇子妃娘家,許家人為了二皇子的皇位可謂是殫精竭慮。

  那邊程老太爺也在和程三老爺提起這事兒,「以前皇帝獨寵誰,那方御史都不曾出國聲,如今不過一件小事兒,方御史就先造勢,還上金鑾殿告這樣的狀,你不覺得匪夷所思嗎?」

  「這有什麼,以前不是也有告龐貴妃,還有羅昭儀都被說過什麼專房獨寵的。」

  程老太爺搖頭:「那你就錯了,天家無小事,越是有名分的,約束起來實屬正常,若沒有名分的,哪個敢有膽子告啊?」

  就是說如果人家真的是外室,皇帝的情人,那就不該告了,這是密事,不該損聖上名聲,可那些妃嬪卻是過了明路的,真有不妥,御史監督也實屬正常。

  程老太爺的意思就是,你可以規勸皇上,但不能傷及皇上名聲。

  做事情總得有個度,在皇上允許的範圍內,上書建言,皇帝納諫那是佳話,但如果是在皇帝陰私之事上,動手腳,也難怪皇帝要氣惱。

  程三老爺受教良多。

  又帶著些八卦的心態問:「那夏氏和皇上……」

  程老太爺笑著睨了他一眼,「就是沒有關係,如今這般,恐怕也得有了。」

  繼續說芸娘這邊,她揚了揚下巴,「龔祭酒家送了不少禮來,哼,她們居然異想天開,還上門來要送女兒。」

  元澄一口茶水差點噴出來,「您說什麼?還送女兒來。咳咳咳,這不會吧,龔家的女兒可都是非宰輔之家不嫁的。」

  卻見芸娘道:「不就是虛榮嗎?那龔瑾瑜聽說身子骨也不太好,就指望著姐姐妹妹們支應門戶了,還不得把各個女兒嫁的高點,日後罩著他龔家,只可惜我卻看不上。」

  「這倒是,前倨後恭,您能看上就怪了。」

  可芸娘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她看著元澄道:「雖說咱們家比不得那些鼎甲人家,但你爹爹給了你們最好的,我也是一樣。龔家人自以為送個女兒來,咱們家就得感恩戴德的收下,她既是高看了自己,也是小看了我。方御史自己被皇上厭棄,會成為二皇子的棄子,這才是龔家想討好我的根本。」

  「她那個女兒就是被誇成天仙,這又與我何干?只是你要小心了,我聽說當年龔家大小姐之所以嫁進袁家,那可是烈郎也怕纏女呀。要不是因為有袁家這門親事,她妹妹也不會順利嫁入於家,一帶一個的,抓住禿鷹不撒手啊。」

  元澄作苦瓜臉,「在書院讀書就被山長的女兒纏的不成,如今,外邊還有個龔小姐,娘您可得救我。」

  第232章 冷酷無情(三更)

  龔夫人的如意算盤當然是把龔瑾瑜的妹妹嫁到穆家,化解這段情仇,要龔夫人說這還便宜了穆元澄呢,她幾位女兒要說生的最美,最機敏的,又最能拿事兒的當然是龔三姑娘。

  但龔三姑娘又和程家許了親,程家也不是一般的人,許諾了就反悔不了。

  老四性子太剛正,去穆家要是個那位三太太對上了,那是針尖對麥芒。

  可現在換人也來不及了,只有讓老四嫁了。

  哪裡知道穆家聽到這種暗示就回絕了,四姑娘也是個有氣性的,氣的龔夫人頭疼,忙稱病把嫁到袁家的大姑娘召了回來。

  「你替我去說說她,她還倔強的很,自以為是,你兄弟年紀小,不知道何時才能出頭。我和你爹都是人為冤家宜解不宜結,想用姻緣化解,哪曾想她氣性那樣大?難道我說的這門親事不好嗎?」

  龔大姐見她娘說起來愈發的怒急攻心,忙安撫道:「娘,您同小四兒置什麼氣啊!她年紀還小,不懂事。」

  「也只有你最貼心了。」龔夫人拍拍女兒的手,格外的仰賴長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