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另一個小丫鬟亮著眼睛詢問:「姨娘,需要去打聽打聽消息嗎?」

  「不、不用……」春杏搖搖頭。她轉過身,換了坐姿,軟綿綿地倚靠著窗下冷硬的牆壁抱膝而坐。冬夜的涼風從窗戶灌進來,從她的後頸吹進她的衣服里,一陣森然的寒意。

  她的右眼皮一直跳個不停,心裡一直隱隱有一種不詳的預感。

  她總是反反覆覆想起前天望江來找她的場景。他千方百計尋了藉口,親自拿了過年置辦的東西過來。他望著她,如往昔一樣遠遠地望著她,所言所行盡合規矩。

  只是他在臨走前,悄聲說:「不要怪我。」

  這句話,春杏想來想去也想不明白。她當時就想問他這話是什麼意思,可很快有人經過,不方便開口,她便沒有再開口。

  不知道是府里還是府外忽然有人燃放爆竹,忽然的炸響,讓春杏打了個哆嗦。她不由抱緊了自己。

  又要過年了。

  她與望江,自小就認識。

  她小的時候,十二國戰事不斷,百姓苦不堪言,遍地都是窮苦人家。在沒來晉南王府之前,她連吃飽是什麼滋味都不知道。家裡實在挨不住,在她六歲的過年前夕,將她賣了。母親抱著她哭,自責自己養不活女兒,又叮囑她大戶人家要規矩聽話,總能混口飯吃。

  那也是個冬天,她穿著草鞋,和同村的孩子們一起上了牙子的車。馬車越走越遠,她望著爹娘哭成了淚人,鄰居家的大哥哥給她擦眼淚,勸她不要哭。

  那個鄰居家的大哥哥,就是望江。那個時候他還不叫這個名字。

  「別哭了,等咱們長大了還能回村子!」

  春杏淚眼婆娑哭了一路,被淚水弄花的視線里,村落徹底消失再也不見。

  她的村子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月亮灣。

  她與望江先去了另外一戶人家做事,那是個商戶,主子不算心善,總是苛待,挨餓是小事,打罵更是尋常。每一次,望江哥哥都拼盡全力地護著她。

  那些餓著肚子躲起來哭的夜裡,望江總能變戲法似的拿出吃的給她。她人呆嘴笨,遠沒有望江那麼容易討主子歡心。

  好在他們在這戶人家待了不到兩年,又被賣進了晉南王府。晉南王府規矩森嚴,他們小時候也沒少挨罰,倒是再也不會餓肚子。等他們慢慢懂了規矩,自然不再挨罰,日子越來越好。

  每一年過年的時候,他們總偷偷跑到一起。將早已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對方。都不是值錢的玩意兒,可都是他們挖空心思準備的心意。

  她時常與望江說想家。

  每一次,望江都會安慰她,都會如小時候那次說的一樣——等咱們長大了就能回去了。

  他們慢慢長大,又一年的新歲臨近,兩個人偷跑到山坡上,望著夜幕里的月亮。春杏將眼睛彎成月亮的形狀,說:「過了明天我就十五了,算不算長大了?」

  本就是春杏隨口的玩笑話。身為奴籍,她知道自己回不去了,永遠都回不去了。

  「能。」

  春杏詫異地望過來。

  「過了年,我去找世子求個恩典。」望江微笑著,深深凝望著她。

  春杏怔怔回望他,忽然就懂了他沒有說完的話是什麼。

  寧靜晦暗的夜色里,望江握住她的手。他說等兩個人成了親,他會在院外置辦宅院,然後選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一起回月亮灣。他還說,要在月亮灣她最喜歡的那處鏡湖旁親手建一個小房子……

  春杏抱膝的手逐漸收緊,淚眼彷徨地落下來。

  那天晚上她與望江分別,滿懷對未來的柔情憧憬往回走。然後,她遇到了歸家的世子爺。

  世子爺白日與友人在外玩樂,飲了不少酒。

  她聽管事姐姐的話,去煮了醒酒茶給世子爺送出去。醒酒茶放在世子爺的桌旁,她的手腕卻被世子爺握住。

  天旋地轉,所有對未來的憧憬都成了虛無的夢。

  太冷了。

  春杏擦去臉上的淚,轉身將窗戶關上。

  等下次見瞭望江,她一定要問問他上次那話是什麼意思。

  要不算了吧?

  她已經成了世子爺的暖榻人,何必再和他牽扯。她應該繼續狠心下去,一如之前對他的那樣。他也應該忘了她,尋一個互相喜歡的好姑娘。

  第104章

  尤玉璣趕到晉南王的前廳時,那裡已經有了爭執聲。

  「不會的……怎麼可能是表妹放的火……」陳安之虛弱地坐在椅子裡,臉色蒼白如紙,說話聲音也小,頗有幾分有氣無力的樣子。他像是在向晉南王辯解,更像是不敢置信地喃喃自語。

  方清怡耷拉著頭,沒有什麼表情地跪在廳中正中央。

  晉南王坐在上首的座位,臉色差得離譜。他望向陳安之,又是失望又是心疼。見尤玉璣邁步進來,他擺了擺手,身邊的下人立刻上前引著尤玉璣入了座。

  陳順之已經重新梳洗換過衣衫,他立在陳安之身側,有些心疼弟弟這般虛弱還被父王強勢令人抬過來。站在火海前,他心中曾閃過一絲貪念猶豫。如今事過,他因為自己當時有過那麼一瞬間的猶豫而汗顏,如今對著家人心中藏著一份不能言的愧疚。

  陳安之望向方清怡,很想在她臉上再看見那雙含情脈脈的眼眸,可是方清怡一動不動地低著頭,他看不見她的表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