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先王於一統天下五年後因老傷復發亡故後,皇帝並未撤其攝政王號,而是直接地將攝政王作為一種爵位傳承給了下一代,以表彰先王為大燕所立下的汗馬功勞。

  畢竟,相似的事兒,當年燕國不是沒有,又有哪個國家在很長時間裡,連親王都得向侯爺下跪行禮的?

  沒人會懷疑這份劍客排位有什麼水分,

  因為那位長公主,曾親自前往南海,一人一劍,挑滅所謂的南海七十二洞,這是實打實的戰績。

  且就算是在大燕,攝政王府簡直就是和姬家並立,但在南海,王府的勢力還是無法觸及與深入的。

  至於當代攝政王本人,本來沒多少人知道他居然也是一名劍客的,而原本的四大劍客里,前三位沒變,另一位,則是趙地一名獨眼劍客。

  其人曾與陳大俠切磋一整日,不落下風,自此躋身四大劍客的行列。

  隨後,廣發英雄帖,開宗立派。

  而在立派那一日,

  眾目睽睽之下,

  原本稍微動一下就能夠牽動整個天下風雲的大燕攝政王,

  竟孤身一人來到了趙地,

  用一把劍鞘上掛著紫穗的劍,

  一劍,

  直接將那位剛位列四大劍客不久的獨眼劍客,釘死在了門派匾額上。

  自此,

  江湖四大劍客位置,徹底定型。

  且大傢伙發現,連那位大燕王爺在內,其餘三大劍客所用的劍,劍鞘上都掛著紫穗。

  也因此,

  一直流傳著卻沒有被定論的說法終於被證實,

  那就是當世四大劍客,

  全是一個人的徒弟,那就是……晉地劍聖。

  在上一個時代,劍聖虞化平以一己之力,幾乎碾壓了同輩,立起劍道標杆。

  在下一個時代,

  則是他四個徒弟,完全立成了一片天。

  見到這紫穗,

  姬成玦就想笑,

  他是知道鄭凡那兒子性格到底有多桀驁的,讓他穿著蟒袍,像是一個莽夫一樣,跑去江湖門派里殺一個人,真是難為他了。

  這世上,皇帝的旨意,他可以不聽,可他大姐的話,他得聽。

  這時,何思思小聲道:

  「夫君,他們說要去大澤求機緣哩。」

  「哦?」

  姬成玦留意聽了一下他們的談話,這才得知他們準備去大澤深處的一個秘境求機緣,相傳那秘境極為兇險,靠近的人,十之八九沒辦法活著出來。

  極個別的倖存者也都幾乎發了失心瘋,嘴裡瘋瘋癲癲地喊著在裡頭看見了墓,好多好多墓。

  故而,那塊位於大澤深處的秘境,在江湖上又有一個稱謂,叫「神墓」。

  都說,那裡頭藏著大機緣,武功秘籍,神兵利器之類的。

  可姬成玦卻清楚,

  那裡頭壓根就是空的!

  姓鄭的他們原本以為自己要死了,就給自己挖了墓,然後其身邊的王妃以及一眾先生們,是準備殉葬的,可結果姓鄭的沒死成,那墓就放那兒了。

  可問題是姓鄭的那傢伙缺德不缺德,人沒埋在那兒,可陣法卻早就布置好一直在運行,這些年來,也不曉得吸引了多少江湖兒女跑裡頭為了一個空蕩蕩的墓地送了命。

  十一年前,

  在姓鄭的還沒死的時候,身為皇帝的他再度東巡,拿這事兒問過姓鄭的,你他娘的這樣做到底虧心不虧心?

  姓鄭的不以為意地說:他就是喜歡看這一批又一批的天之驕子有去無回,真遇到絕對天驕了,褪了一層皮沒死成,也別想好事兒過了難關考驗就有機緣,就是讓他看見空蕩蕩的墓地讓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被耍了,這才過癮。

  嘖,

  旁邊這一桌,

  怕又是一群帶著夢想與探險精神去送的。

  姬成玦有些想笑,

  因為他們要去的地方,人家墓主人就在這裡。

  這時,

  對面角落裡一個楚地狂士打扮的男子,手裡拿著一隻醉蟹腿,開始吟誦自己的悲涼詩篇。

  如今的楚國,早就不在了,楚皇也變成了楚王,移居到了燕京。

  楚人,只能以這種方式,在曾經的楚辭之中緬懷昔日的大楚。

  見到這一幕,

  姬成玦情不自禁的想起,他曾問過姓鄭的,熊老四臨死前說的那些話,到底是不是真的。

  楚皇的死,是擊垮楚國抵抗的最後一根稻草。

  燕人以弒父的名義,逼問當時楚國的監國太子,太子百口莫辯,因為他父皇,真的不見了。

  後燕人又拿出楚皇遺旨,

  裡頭講述得很詳細,

  對自己母后,對自己妹妹,對熊氏,對大楚,對大楚子民,全都做了告述,希望不要再生靈塗炭,希望兵戈止歇。

  最後,太子被罷黜。

  那位被送到攝政王府當質子還沒滿一年的楚國皇子被送回郢都,繼任新君,然後在楚人貴族、地方各大勢力默許之下,宣布大楚降國格,向大燕請求內附。

  自此,天下在實質性上,完成了統一。

  那份遺旨,姬成玦自然也是看了的,怎麼說呢,同樣作為皇帝,他覺得這遺旨里說的話,很符合一個皇帝的身份,可問題就在於姬成玦是知道茗寨那一日發生的事兒的,所以,他就感覺熊老四這話,說得似乎有點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