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女帝既然有心整治那些大商賈,為何不直接抄家呢?」一人比了個殺頭的動作,「這麼咔嚓一下,不就行了?」

  「你傻啊?」書生哭笑不得,「女帝是要做明君的,哪有明君隨便抄家滅族的?再說了,沒了鄭家,難保沒有李家、張家,誰不是一樣吃咱們百姓的血汗?還是現在這樣好,有個冷家能治鄭家,叫鄭家規規矩矩的做生意,不敢亂抬米價。這不流血不殺人的,不是很好麼?」

  周圍的人聽著不禁肅然起敬,「女帝的本事,果然是咱們不能比的。」

  「最重要的是,女帝心繫百姓,願為咱們老百姓謀福祉。」

  七月,江南豐收的奏摺送到了女帝的御書房裡,江南太守在奏摺中還特意提到了一點,朝廷在江南的威望,大大增強了。

  「陛下選的這位女皇商,還真是有點本事。」太尉翻著奏摺。

  「可不是麼?」女帝眼中帶著笑,「又能為朕打理江南商場上的事,又能給朕表忠心,得了名聲,還都堆到朕的頭上。這樣忠心的孩子,哪裡找去?」

  太尉問道:「那陛下的意思,是同意周姑娘先前在奏摺里提到的那件事了?」

  「同意了。」女帝眯了眯眼看向紫竹簾下細密的陽光,這會兒,紫宸衛該到江南了吧?

  此時江南的形勢,已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冷氏米糧行下的各個店鋪都勸來買米的客人去鄭家米行買米,直言鋪子裡已經沒有存糧了,百姓們也接受了冷氏米糧行的建議,不在抵抗鄭家米行,仿佛此前的恩怨一筆勾銷。而鄭家,也默默地收下了這筆恩惠,不發一語。

  「小姐,這鄭家也太厚臉皮了!」雪月抱怨道,「咱們周家這麼寬宏大量,幫他們解決民怨之事,他們竟然連個謝字都不肯說?」

  「傻丫頭,你家小姐又不是為了鄭家的感謝才這麼做,更不是為了壓鄭家一頭,她想做的已經做到了,那其他的事就無關緊要啦!」樓如逸笑嘻嘻地說,還回頭問了句:「對吧,十六娘?」

  周聘婷眼睛彎了彎,點頭道:「嗯。」

  「可是……」雪月歪著頭想了想,明白了,「小姐想要的,是沒人能控制米價的升降,現在鄭家已經不成氣候了!」

  「聰明。」樓如逸夸著她,卻看著周聘婷笑,目光溫柔。

  他從沒想過,有一天竟能借她的手,實現自己的理想。

  在鄭府中,鄭家小公子也提出了這個問題。

  「爹,周家在最後關頭放過咱們鄭家一回,咱們是不是應該登門說聲感謝?」

  「在最後關頭放過咱們一馬?」鄭老爺子冷笑,目光錯愕地看著眼前的少年,搖搖頭罵道:「難道這就是我敗給週遊的原因?周家只剩個女兒都能撐起整個周氏錢莊,擺了我老頭子一道,我這兒子卻像是個傻的,連這背後的關竅都看不清!」

  「爹,您別急,您不是還有別的兒子嗎?」鄭二少陪笑著,隨後轉身對小弟嘆息道:「你說你多傻?周家哪是放咱們一馬?這是要咱們欠她個人情不說,還要叫咱們知道,鄭家若是不照著市價來,她周家有的是辦法整治咱們!」

  鄭小公子被訓得臉蔫蔫的,仍是忍不住讚嘆道:「這麼說來,這位周十六娘還挺了不起。」

  一語說完,鄭家上下只能嘆息。

  他們不認輸也沒法子,形勢比人強。

  這一年七月,江南、兩廣都豐收了,冷氏、鄭家都收購了不少大米,鄭家依舊在江南銷售,冷氏米糧行卻將糧食運到了關中。原來這一年陝甘地區的糧食歉收,冷氏米糧行擔心陝甘地區的大米不夠,所以特意前來。

  自此以後,冷氏米糧行仿佛成了大梁朝米糧市場上的移動救星,哪裡糧食歉收了,冷氏米糧行便盡力將大米運到哪裡。朝廷對冷氏米糧行的行動非常支持,甚至幾度派將士護送。而冷氏米糧行之所以能以最快的速度獲取各地糧食的豐欠消息,還是因為周聘婷接下來的一個舉動。

  「小姐要開客棧?」管事們難以相信。「小姐不是說過,咱們周家除了錢莊,什麼生意都不做麼?」

  「我本以為各地有錢莊便夠了,卻沒想到若是窮鄉僻壤,未必需要借貸銀子,咱們在那些地方開錢莊,做的是虧本生意。但是,不管是什麼地方,總有商旅來往,也就需要客棧。」

  「最重要的是。」樓如逸接口道,「錢莊不是打聽消息的地方,但客棧人來人往,龍蛇混雜,才是打聽消息最便捷的地方。」

  這話說得雖然有道理,但管事們還是不明白一件事:「小姐,咱們為何要打探消息呢?」

  「因為周家是皇商。」周聘婷意味深長地說,「皇商的第一個字,先忠於皇命,再為商。」

  「而且,做生意要因地制宜,只要咱們摸清楚一個地方的商機,找出善於經商之人,讓一地富裕起來,才能建錢莊,吃利息嘛!」樓如逸笑道,「大家說對不對?」

  這麼一想,確實有道理。

  眾管事自然一致通過,這一年的七月,客棧之事便隨即準備起來。客棧之事不易,但周家已經在江南樹立了廣納賢才的名聲,一旦表示要組建客棧,各方的人才都踴躍來報。在從前,讀書人以經商為恥,渴望考上科舉,為官為民。但如今,因周家的一系列舉措,叫書生們有了新的認識,縱使考不上科舉,若能為周家所用,亦能造福一方,大展才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