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一會兒,去參加長安世族族長聚會的曹襄也回來了,臉色同樣很不好,坐下後就閉著眼摁壓著太陽穴,試圖緩解壓力。
曹盈知道他這一趟前去為著的正是今年算緡結果引發劉徹怒火的事情,便行至他身邊,為他倒了一杯茶去心火:「怎麼,他們仍不願遵舅舅的算緡令?」
「是。」曹襄面有疲色,應了一聲便將茶盞接了飲了些。
然後他嘆息了一聲:「個個都言說他們經商的本金是食邑收上來的款項,即便賺了利,也是他們應得之利,私產便是私產,不能上繳國庫。」
曹襄苦笑道:「我今日遭的白眼和風涼話可不少,因他們都覺著算緡令就是因我首先獻財導致的,只覺得我是個背叛者。若非咱們平陽侯府勢大不好欺壓,又有娘親的身份擺在那裡,怕是今天他們都要排擠著我走人了。」
見兄長吃了苦頭,曹盈歉疚道:「是我不好,原是想讓哥哥你做個榜樣的,竟料差了讓你做了靶子。」
「榜樣和靶子倒也沒什麼差別,總之我是不後悔的。」
曹襄不捨得她難過,便放平了心態,在她發頂揉了揉:「盈盈你就安心吧,我又不是初繼侯位的時候了,如今那群老不羞拿我可沒什麼辦法,他們既不許我發言,我就在安心品茗,回來與盈盈你說說話。」
曹盈也不想兄長再為自己擔心,便也鬆了蹙起的眉問道:「可我想不通,世家從不敢正面對抗舅舅,讓他們分些經商得的錢財也不算太過分的事,怎麼他們這次竟這般頑固?」
「還不是因為各地的諸侯王因舅舅年初一道推恩令鬧得家宅不寧又無從報復,這次便抓准了機會,鼓吹說自己與低賤的行商走卒不同,不該如普通商賈一般繳納財產稅。」
這些諸侯王身邊倒也並非沒有能人,抓住身份這一點,稱諸侯王行商所獲之財早都已經用在了日常花用中。
若是劉徹向他們強征財產稅,那麼實際就是無端掠奪諸侯王的財產。
他們繼祖上王侯之位,這位置並家產也都是先帝們賜予的,劉徹如果強要這麼做,他們少不得就要去宗廟裡哭一哭諸位先帝了。
曹盈聽這說法聽得瞠目,但又不得不承認,諸侯王們拿出這樣的方法應對劉徹頒布的算緡令,還真的無空可鑽。
「眼看諸侯王們這種說法行得通,在長安的世家大族當然也就依這一法行事了,畢竟他們的侯位也都是先帝們賜予。所以這次按算緡令繳納財產稅的世族極少。」
聽完曹襄的解釋,曹盈抿唇思索了好一會兒,又道:「那四十億錢也還是太少了,不是說民間許多豪富家產逾億嗎?」
她聽說過這些人發家之道,哄騙良民借高利貸繼而奪去他們的田產,囤積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等到市場上完全無貨可售的價高時,他們再一次出售。
這樣積攢財富的速度極其之快,更別提之前劉徹未頒布鹽鐵官營權和鑄幣權時,他們能給賺取多少財富了。
明明已經憑藉錢財營造出可超過當地官府的威勢來了,怎麼到了要求他們繳納財產稅的時候,就無法從他們身上拿到應得的稅款了?
曹襄聽曹盈用一種天真的口吻說起她不那麼了解的民間商事,垂下眼眸認真道:「確實,這些年豪富之家勾結諸侯王積攢下的錢財絕對已超過千億之數。
但盈盈,咱們大漢自立朝以來,多年行黃老無為之策,官府不理田產買賣,不論交易額度,收稅完全都只按他們報上的來。
所以就算明知道那些富商瞞報了財富,交少了錢款,無緣無故地也不能去查實他們家產到底多少,也就無法依算緡令收稅。」
「所以就這麼算了嗎?」曹盈覺著很是不甘心。
僅四十億錢可遠遠不夠劉徹在接下來幾年中再發起對匈奴的大戰。
漢軍明明已經找到了克制匈奴人的辦法,有衛青和霍去病在,勝利更是幾乎已握於掌心。
但偏偏只是因為錢糧的事情無法與匈奴開戰,只能眼睜睜看著匈奴人一次比一次猖獗地攪擾邊鎮。
難道就要等到匈奴人恢復元氣,大漢才能重新積攢起財富去與他們開戰嗎,那豈不是要將從前衛青根除匈奴部落取得的優勢盡丟失了嗎?
「盈盈你都覺得無法兒,我當然也想不出能有什麼解決辦法。」
曹襄眼見曹盈幾乎把她自己套進死循環中,連忙又道:「不過舅舅可不是會吃啞巴虧的人,他身邊的能人又不少,不可能讓國庫一直不豐的。」
若是有正途解決算緡令的辦法,曹盈大約已能想出來了,但很可惜沒有。
不過劉徹也不是非得要走正經途徑的人,大多數時候,他也不喜歡用道理來說法別人。
在發現他正經考慮如何用大家都能接受的辦法豐盈國庫,結果大家回饋他的不是抗拒不交就是瞞報少交時,劉徹便已經拿定了主意。
他召集了替他謀劃出正經算緡令的桑弘羊,又叫來了為自己掌謀心刑罰的張湯,沉聲告知了他們自己的決定。
「既然朕讓他們自己給他們不給,那眼下朕就要去自己拿了。商賈、世族、藩王,朕要一個個清算過去,該怎麼辦,你們拿主意出來吧。」
桑弘羊似是早已料到算緡令的結果不可能讓劉徹滿意,所以算緡令出台不久,就已經與張湯商量好了後續事宜。
曹盈知道他這一趟前去為著的正是今年算緡結果引發劉徹怒火的事情,便行至他身邊,為他倒了一杯茶去心火:「怎麼,他們仍不願遵舅舅的算緡令?」
「是。」曹襄面有疲色,應了一聲便將茶盞接了飲了些。
然後他嘆息了一聲:「個個都言說他們經商的本金是食邑收上來的款項,即便賺了利,也是他們應得之利,私產便是私產,不能上繳國庫。」
曹襄苦笑道:「我今日遭的白眼和風涼話可不少,因他們都覺著算緡令就是因我首先獻財導致的,只覺得我是個背叛者。若非咱們平陽侯府勢大不好欺壓,又有娘親的身份擺在那裡,怕是今天他們都要排擠著我走人了。」
見兄長吃了苦頭,曹盈歉疚道:「是我不好,原是想讓哥哥你做個榜樣的,竟料差了讓你做了靶子。」
「榜樣和靶子倒也沒什麼差別,總之我是不後悔的。」
曹襄不捨得她難過,便放平了心態,在她發頂揉了揉:「盈盈你就安心吧,我又不是初繼侯位的時候了,如今那群老不羞拿我可沒什麼辦法,他們既不許我發言,我就在安心品茗,回來與盈盈你說說話。」
曹盈也不想兄長再為自己擔心,便也鬆了蹙起的眉問道:「可我想不通,世家從不敢正面對抗舅舅,讓他們分些經商得的錢財也不算太過分的事,怎麼他們這次竟這般頑固?」
「還不是因為各地的諸侯王因舅舅年初一道推恩令鬧得家宅不寧又無從報復,這次便抓准了機會,鼓吹說自己與低賤的行商走卒不同,不該如普通商賈一般繳納財產稅。」
這些諸侯王身邊倒也並非沒有能人,抓住身份這一點,稱諸侯王行商所獲之財早都已經用在了日常花用中。
若是劉徹向他們強征財產稅,那麼實際就是無端掠奪諸侯王的財產。
他們繼祖上王侯之位,這位置並家產也都是先帝們賜予的,劉徹如果強要這麼做,他們少不得就要去宗廟裡哭一哭諸位先帝了。
曹盈聽這說法聽得瞠目,但又不得不承認,諸侯王們拿出這樣的方法應對劉徹頒布的算緡令,還真的無空可鑽。
「眼看諸侯王們這種說法行得通,在長安的世家大族當然也就依這一法行事了,畢竟他們的侯位也都是先帝們賜予。所以這次按算緡令繳納財產稅的世族極少。」
聽完曹襄的解釋,曹盈抿唇思索了好一會兒,又道:「那四十億錢也還是太少了,不是說民間許多豪富家產逾億嗎?」
她聽說過這些人發家之道,哄騙良民借高利貸繼而奪去他們的田產,囤積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等到市場上完全無貨可售的價高時,他們再一次出售。
這樣積攢財富的速度極其之快,更別提之前劉徹未頒布鹽鐵官營權和鑄幣權時,他們能給賺取多少財富了。
明明已經憑藉錢財營造出可超過當地官府的威勢來了,怎麼到了要求他們繳納財產稅的時候,就無法從他們身上拿到應得的稅款了?
曹襄聽曹盈用一種天真的口吻說起她不那麼了解的民間商事,垂下眼眸認真道:「確實,這些年豪富之家勾結諸侯王積攢下的錢財絕對已超過千億之數。
但盈盈,咱們大漢自立朝以來,多年行黃老無為之策,官府不理田產買賣,不論交易額度,收稅完全都只按他們報上的來。
所以就算明知道那些富商瞞報了財富,交少了錢款,無緣無故地也不能去查實他們家產到底多少,也就無法依算緡令收稅。」
「所以就這麼算了嗎?」曹盈覺著很是不甘心。
僅四十億錢可遠遠不夠劉徹在接下來幾年中再發起對匈奴的大戰。
漢軍明明已經找到了克制匈奴人的辦法,有衛青和霍去病在,勝利更是幾乎已握於掌心。
但偏偏只是因為錢糧的事情無法與匈奴開戰,只能眼睜睜看著匈奴人一次比一次猖獗地攪擾邊鎮。
難道就要等到匈奴人恢復元氣,大漢才能重新積攢起財富去與他們開戰嗎,那豈不是要將從前衛青根除匈奴部落取得的優勢盡丟失了嗎?
「盈盈你都覺得無法兒,我當然也想不出能有什麼解決辦法。」
曹襄眼見曹盈幾乎把她自己套進死循環中,連忙又道:「不過舅舅可不是會吃啞巴虧的人,他身邊的能人又不少,不可能讓國庫一直不豐的。」
若是有正途解決算緡令的辦法,曹盈大約已能想出來了,但很可惜沒有。
不過劉徹也不是非得要走正經途徑的人,大多數時候,他也不喜歡用道理來說法別人。
在發現他正經考慮如何用大家都能接受的辦法豐盈國庫,結果大家回饋他的不是抗拒不交就是瞞報少交時,劉徹便已經拿定了主意。
他召集了替他謀劃出正經算緡令的桑弘羊,又叫來了為自己掌謀心刑罰的張湯,沉聲告知了他們自己的決定。
「既然朕讓他們自己給他們不給,那眼下朕就要去自己拿了。商賈、世族、藩王,朕要一個個清算過去,該怎麼辦,你們拿主意出來吧。」
桑弘羊似是早已料到算緡令的結果不可能讓劉徹滿意,所以算緡令出台不久,就已經與張湯商量好了後續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