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他嘴角上提,露出一個叫人心慌的笑容道:「朕自登基以來,見識了許多家子孫為一個世襲侯王的名號起爭端,兄弟鬩牆父子相殘,實在讓朕痛心。
所以為了避免再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朕決定往後實行推恩令,只要是侯王的子嗣,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餘兒子,無論嫡庶皆可從他們的父親那裡繼承次一等的爵位和土地。
另外,未免兄弟間因地位差距再產生矛盾,新得爵位的列侯皆直屬各郡管理,不必受王國管轄,這樣也就不會起矛盾了。」
劉徹這番話擲地有聲,話畢又將主父偃喚出列,道:「推恩令本就是你提出來的,具體的就由你著人擬旨去辦。」
朝臣們被劉徹提出的新策驚住一時連呼吸都忘了,只有主父偃志得意滿地受命謝恩,如鶴立雞群一般。
然而臣子今天受到的驚嚇明顯不算完的。
將對諸侯王們的處理說完,劉徹又似無意般多問了一句:「朕的壽陵修得如何了?」
聽聞已在動工了,劉徹又嘆了聲氣道:「朕的陵寢風水倒是好,只可惜周遭荒蕪啊,既然那些豪強興旺地方,便都遷往壽陵周遭吧,讓朕百年後也可見大漢郡縣繁榮。」
將自己早已決意要做的事情都公布了,劉徹便悠然等著朝臣們給出態度了。
「陛下,這樣做怕是會有不解陛下用心的人抵制啊。」好一會兒,終於有了拐著彎兒的反對聲響起了。
劉徹也不在意,依然微笑著道:「朕會遣使節將朕的用意說明白。他們能體會最好,如果實在體會不了又執意違逆,朕還有可平匈奴的十萬漢軍,這麼說,你們懂了嗎?」
猛虎亮出利齒,沒有人再敢說不懂了。
朝臣們也終於意識到,衛青這一次得勝歸朝,意味著的不止是往後大漢對匈奴此後再無畏懼,還意味著劉徹手握一支可平國內一切動亂又完全效忠他的鐵軍。
所以往後劉徹行策,僅需思慮一個名義上能說得過去的理由,執行時會遭遇怎樣的艱難完全不需他再忌憚。
因為無論多大的艱難都會被軍隊蕩平。
元朔二年,大漢只是於河南地單方面碾壓了匈奴的白羊王和樓煩王,之後的整整一年時間都在忙於國內事務。
建城,遷徙人口,對付諸侯豪強,哪一件都不是易事,雖然在劉徹強硬的態度下一定能完成,但是仍是鬧出了不少亂子。
劉徹暫時熄了再攻匈奴的想法,一邊處理不服從命令的違逆者,一邊與自己的心腹討論如何才能謀取更多的錢糧,為之後攻匈奴作準備。
然而漢軍這一年未再攻匈奴,草原上的匈奴騎射手卻是死傷無數。
富饒的河南地丟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軍臣可汗最後一點威名被碾作塵土,在悲憤下因病離世。
單于太子的於單原本應該按繼承順序繼承單于之位,然而他的聲望遠不如左谷蠡王伊稚邪。
伊稚邪自立為單于,匈奴內部便因為這叔侄二人的單于之爭鬧起了內亂,根本無心再犯大漢邊境。
至年末,這場爭鬥終於分出了勝負,伊稚邪雖非正統卻成了讓所有匈奴人服從的單于。
於單不甘心被奪了自己位置的伊稚邪驅使,又完全沒了翻身的機會,因著大漢一直善待匈奴降將的傳言,一怒之下竟然領著殘兵敗將投奔了大漢。
曹盈也就在長安見到了這位做單于時間僅僅幾個月的於單。
為他投降的事,劉徹擺下了大宴,倒是讓自入漢境就如驚弓之鳥的於單受寵若驚,在宴上一直向劉徹敬酒,謝劉徹的看重。
曹盈小口飲著自己杯中蜜水,偷偷望著於單的眼神中透了些憐憫之色。
這個被劉徹新封了涉安侯的匈奴人怕是以為劉徹是準備利用他繼承單于的正統性,轉頭去對付新任的伊稚邪單于。
或許換了其他的帝王,確實會選擇將這個看起來就怯懦不堪重用的匈奴人立作傀儡,讓匈奴人自己去鬥起來。
於單是甘願做這個傀儡的,他只要拿到屬於自己的單于位置,甚至不吝於就此向大漢稱臣以換取好處。
反正現今早已戰力不如往昔的匈奴騎射手已經敵不過漢軍了,稱臣原比和大漢對抗更能讓於單接受。
只是很可惜,劉徹沒有要讓匈奴內鬥的意思,相比扶持一個敗者去讓匈奴內亂坐山觀虎鬥,劉徹可樂意派遣自己的漢軍將匈奴人全部消滅。
之所以宴請歸降的於單,不是因為劉徹想要用他,而是因為劉徹想要讓曾經反對自己征戰的朝臣們都看看,自己的決策沒有錯。
這才有如今匈奴單于的正統繼承人匍匐於自己眼前強顏歡笑的一幕。
「雖然知道不該質疑陛下的用意,但是只要一想想往後咱們漢家土地上會有一個封國是屬於匈奴人的,心中總不是滋味。」霍去病坐在曹盈身邊,皺著眉略有不滿地道。
「你什麼時候坐到我身邊來了?」曹盈旁邊的位置原本坐著的是兄長曹襄,怎知只是看涉安侯向劉徹獻媚的一會兒工夫,身邊人就換了。
霍去病眼疾手快將她因驚觸倒的杯子扶正,見她因驚喜微紅了臉還不肯承認,便故意打趣道:「怎麼,你不想我坐你旁邊啊,那我可走了?」
「你坐都坐下了,且坐安穩吧。大家都安坐著,你走來走去也太招眼了。」
所以為了避免再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朕決定往後實行推恩令,只要是侯王的子嗣,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餘兒子,無論嫡庶皆可從他們的父親那裡繼承次一等的爵位和土地。
另外,未免兄弟間因地位差距再產生矛盾,新得爵位的列侯皆直屬各郡管理,不必受王國管轄,這樣也就不會起矛盾了。」
劉徹這番話擲地有聲,話畢又將主父偃喚出列,道:「推恩令本就是你提出來的,具體的就由你著人擬旨去辦。」
朝臣們被劉徹提出的新策驚住一時連呼吸都忘了,只有主父偃志得意滿地受命謝恩,如鶴立雞群一般。
然而臣子今天受到的驚嚇明顯不算完的。
將對諸侯王們的處理說完,劉徹又似無意般多問了一句:「朕的壽陵修得如何了?」
聽聞已在動工了,劉徹又嘆了聲氣道:「朕的陵寢風水倒是好,只可惜周遭荒蕪啊,既然那些豪強興旺地方,便都遷往壽陵周遭吧,讓朕百年後也可見大漢郡縣繁榮。」
將自己早已決意要做的事情都公布了,劉徹便悠然等著朝臣們給出態度了。
「陛下,這樣做怕是會有不解陛下用心的人抵制啊。」好一會兒,終於有了拐著彎兒的反對聲響起了。
劉徹也不在意,依然微笑著道:「朕會遣使節將朕的用意說明白。他們能體會最好,如果實在體會不了又執意違逆,朕還有可平匈奴的十萬漢軍,這麼說,你們懂了嗎?」
猛虎亮出利齒,沒有人再敢說不懂了。
朝臣們也終於意識到,衛青這一次得勝歸朝,意味著的不止是往後大漢對匈奴此後再無畏懼,還意味著劉徹手握一支可平國內一切動亂又完全效忠他的鐵軍。
所以往後劉徹行策,僅需思慮一個名義上能說得過去的理由,執行時會遭遇怎樣的艱難完全不需他再忌憚。
因為無論多大的艱難都會被軍隊蕩平。
元朔二年,大漢只是於河南地單方面碾壓了匈奴的白羊王和樓煩王,之後的整整一年時間都在忙於國內事務。
建城,遷徙人口,對付諸侯豪強,哪一件都不是易事,雖然在劉徹強硬的態度下一定能完成,但是仍是鬧出了不少亂子。
劉徹暫時熄了再攻匈奴的想法,一邊處理不服從命令的違逆者,一邊與自己的心腹討論如何才能謀取更多的錢糧,為之後攻匈奴作準備。
然而漢軍這一年未再攻匈奴,草原上的匈奴騎射手卻是死傷無數。
富饒的河南地丟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軍臣可汗最後一點威名被碾作塵土,在悲憤下因病離世。
單于太子的於單原本應該按繼承順序繼承單于之位,然而他的聲望遠不如左谷蠡王伊稚邪。
伊稚邪自立為單于,匈奴內部便因為這叔侄二人的單于之爭鬧起了內亂,根本無心再犯大漢邊境。
至年末,這場爭鬥終於分出了勝負,伊稚邪雖非正統卻成了讓所有匈奴人服從的單于。
於單不甘心被奪了自己位置的伊稚邪驅使,又完全沒了翻身的機會,因著大漢一直善待匈奴降將的傳言,一怒之下竟然領著殘兵敗將投奔了大漢。
曹盈也就在長安見到了這位做單于時間僅僅幾個月的於單。
為他投降的事,劉徹擺下了大宴,倒是讓自入漢境就如驚弓之鳥的於單受寵若驚,在宴上一直向劉徹敬酒,謝劉徹的看重。
曹盈小口飲著自己杯中蜜水,偷偷望著於單的眼神中透了些憐憫之色。
這個被劉徹新封了涉安侯的匈奴人怕是以為劉徹是準備利用他繼承單于的正統性,轉頭去對付新任的伊稚邪單于。
或許換了其他的帝王,確實會選擇將這個看起來就怯懦不堪重用的匈奴人立作傀儡,讓匈奴人自己去鬥起來。
於單是甘願做這個傀儡的,他只要拿到屬於自己的單于位置,甚至不吝於就此向大漢稱臣以換取好處。
反正現今早已戰力不如往昔的匈奴騎射手已經敵不過漢軍了,稱臣原比和大漢對抗更能讓於單接受。
只是很可惜,劉徹沒有要讓匈奴內鬥的意思,相比扶持一個敗者去讓匈奴內亂坐山觀虎鬥,劉徹可樂意派遣自己的漢軍將匈奴人全部消滅。
之所以宴請歸降的於單,不是因為劉徹想要用他,而是因為劉徹想要讓曾經反對自己征戰的朝臣們都看看,自己的決策沒有錯。
這才有如今匈奴單于的正統繼承人匍匐於自己眼前強顏歡笑的一幕。
「雖然知道不該質疑陛下的用意,但是只要一想想往後咱們漢家土地上會有一個封國是屬於匈奴人的,心中總不是滋味。」霍去病坐在曹盈身邊,皺著眉略有不滿地道。
「你什麼時候坐到我身邊來了?」曹盈旁邊的位置原本坐著的是兄長曹襄,怎知只是看涉安侯向劉徹獻媚的一會兒工夫,身邊人就換了。
霍去病眼疾手快將她因驚觸倒的杯子扶正,見她因驚喜微紅了臉還不肯承認,便故意打趣道:「怎麼,你不想我坐你旁邊啊,那我可走了?」
「你坐都坐下了,且坐安穩吧。大家都安坐著,你走來走去也太招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