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襄確定了李敢的地位肯定是比自己要低了,便又興致勃勃地問道:「那如果今天問你的人是霍去病呢?」

  替他抹勻藥膏的手頓住了,曹盈人也沉默了。

  曹襄意識到自己怕是說錯話了,連忙動腦筋想要找補。

  但一會兒曹盈便重又動作了起來:「他不會來問我,他肯定是說出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人,怎麼可能忽地想起定親的事。」

  這話還是上一世兄長告訴自己的,沒想到現在卻由自己來告訴兄長了。

  曹襄雖沒聽過霍去病真說這話,但覺著確是霍去病的性子能說出的。

  然而如果霍去病真的問了呢,如果滅了匈奴,他決定成家,走到了你面前呢?

  曹襄沒敢繼續問,但其實他不問,曹盈自己也想得到。

  她只是覺得那樣想會攪得她心有些亂,所以不太願意想——但其實她已經想到了,否則她也不會覺得心亂。

  如果是霍去病,大約,還是捨不得說出拒絕的話吧。

  不過很快,她就將這種想法強驅出了自己的腦海,覺著自己不該自作多情想那麼多。

  她只盡力幫霍去病,不讓他重蹈前世的覆轍就好了。

  這邊曹襄看著莫名紅了臉的妹妹發呆,那邊霍去病已找著了李敢。

  他不會像曹盈一樣體察李敢的難堪,直接問道:「你是因為李廣將軍這次沒了封爵希望才心煩的?」

  李敢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無論是挨揍還是挨罵,他都會選擇受著,因此聽了霍去病的問話,也誠實地點頭。

  霍去病果然罵了他一句「蠢貨」。

  但接下來他卻沒有再辱李敢的意思,而是向李敢分析道:「這次不行,下次再試就好了。李將軍這次對敵我知曉,正面指揮沒有問題,只不過是貪功冒進,沒有嚮導又在不熟悉的地形追擊敵人才導致了失利,知道了教訓,下次不犯就是了。」

  李敢澀然道:「怕是難有下次了,父親這回立了軍令狀未能達成,陛下大約不會再信重他領大軍了。」

  霍去病皺著眉道:「以李廣將軍的威望,日後起戰事,只要他請入軍中,陛下怎麼也不會完全棄用他。兵力少些,未必就不能闖下足封爵的功勞。」

  見李敢仍是那副提不起勁的模樣,霍去病沒好氣地揪住他的衣襟,迫他看向自己:「即便是你父親真上不了戰場,也輪不到你在這裡頹唐。他如果不能封爵,你們家是否能得爵位,可不是就只能看你這蠢貨的了?」

  李敢未能第一時間明白霍去病的意思,目露迷茫之色,霍去病卻是冷哼一聲道:「我日後肯定會超越我舅舅,你跟在我身後征戰,也未必不能博個爵位。」

  衛青這一役後,必然是要晉個有食邑的侯爵的,李敢沒料到霍去病的目標竟是要超過衛青去,有些懷疑地道:「你真能超越你舅舅。」

  「我當然能。」霍去病鬆了手,對李敢的怒火還是未全消了,便又道:「不像你這個蠢貨,從來不敢想超越你父親,當然永遠不可能超越。」

  他退後一步,最後警告了李敢一句:「我可不管你有什麼煩心事,今日揍你我也不後悔,你若將主意再打到盈盈頭上去,我仍是會揍你的。」

  第131章 膝枕 到底是什麼時候

  衛青這次以功績被劉徹封為長平侯, 享三千八百戶的食邑,甚至追隨他作戰的幾位將領也有封爵,諸臣不再能多言。

  或者說, 他們的注意力已沒法再放在衛青身上, 因為與封賞一同宣布的還有劉徹的一個決定。

  他要大興土木,於衛青才攻陷的河南地平地建起一座城, 設立郡縣,將那裡圈作漢地, 讓長安再也不用直面北方的威脅。

  只是建城池不比建宮殿,反對者眾。

  後者雖然也要耗費國帑民財, 但是到底也就是將國庫里的銀子花出去而已。

  朝臣們也看開了,劉徹如何計劃國庫銀兩的用處根本不是他們能置喙的。

  用在軍隊上還是用在建設上,都一樣。

  可是建立城池那不僅是要修城牆建築, 還需要遷徙大量人口在那裡生活,否則即便建立起來了城池, 也只是一座空城, 根本沒有辦法發展。

  然而想要遷徙人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自身擁有地產的農民不可能願意遠離故土前往一片還未有人開發過的土地。

  如果願分土地,那些沒有田的佃戶倒是可能願意搏一搏前往新地域。

  可他們某種程度上說其實是屬於地主的勞動力,地方上的諸侯豪強根本不會樂意讓他們離開。

  奴隸那就更不用說了,本身就是屬於主人的財產, 怎麼可能讓劉徹拿走。

  這些利害關係很多就與朝臣們牽扯著, 害怕自身利益受到損害,立刻就反對起了劉徹的這個建城想法。

  當然,口頭上還得是為國為民, 讓劉徹顧忌著諸侯王們和地方豪強的意願。

  言談間只道諸侯王皆是劉徹的親屬,需劉徹顧念骨肉親情。

  而沒了地方豪強,大漢無法興旺如常, 也需劉徹三思後行。

  「你們提出的問題,確是朕需考慮的。」出乎朝臣的預料,劉徹很輕易就認同了他們說的話。

  只不過很快他就話鋒一轉:「諸侯王都是我大漢的忠臣,許多與朕有著親緣關係,朕知曉,他們會樂意為大漢國事分憂。朕也願意投桃報李,為他們的家事出一份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