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翟主任點了點頭,繼續凝神看手術。

  直播中,楚知希為了使操作便利,在做腦室穿刺放出腦脊液,使患側大腦進一步塌陷。

  顯露外側裂,將蛛網膜撕開,小心的牽開額顳葉,向鞍旁檢查。

  兩柄微小的神經外科顯微鉗子一點點游離,大腦中動脈漸漸清晰的暴露出來。

  這一步術者楚知希和助手吳冕做的很謹慎,速度並不快,每一個細小的分支都儘量暴露,減少副損傷。

  屏幕直播的不像是在做一台手術,而是在直播製作局部解剖學的標本的現場畫面。楚知希和吳冕的顯微操作很細微,每一個動作在大屏幕上都很難分辨出來。

  幸好劍協醫院那面準備的很妥當,在顯微操作的瞬間,屏幕右側打開兩個視野,看角度一個是吳冕的顯微視野,一個是楚知希的顯微視野。

  手術範圍只在毫釐之間,游離的過程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無論誰去做都是一樣的游離。只是楚知希和吳冕兩人配合默契,相互之間沒有一點干擾、影響。

  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大腦前動脈以及其分叉部,一點點出現在術野里。

  直到大腦中動脈分出豆紋動脈的遠端用銀夾雙重夾閉後切斷;在大腦前動脈分出前交通動脈的遠端將動脈用銀夾夾閉後切斷後,會議室里的醫生們才長出了一口氣。

  沒有大出血就好,這裡要是游離的不謹慎,稍微有些失誤,一根小分支血管被弄破出血,整個術野都會變成一片殷紅,什麼都看不見。

  出血,一直都是神經外科要面對的重大難題。

  不像是胸科、普外科的手術,只要不趕上極端情況,出多少血都不會影響到手術術野。畢竟胸腔能裝3000ml血沒問題,腹腔的容積更大。

  吸引器插進去,呼呼呼的就把血吸出來。遇到這種情況,主刀醫生考慮的不是手術術野,而是患者失血性休克的問題。

  但神經外科的手術範圍在顱內,眼前患者一側大腦萎縮,也不過能多「裝」2-300ml血而已。

  手術做的真細,黃天賜由衷的在心中感慨。他看了一眼時間,游離大腦中動脈、大腦前動脈用了42′22″。

  手術做的也很一般麼,雖然細緻,可是太慢……想著,黃天賜猛然恍惚了一下。

  他意識到自己忘記了什麼。

  從開始游離一直到用銀夾夾閉遠端動脈,竟然沒有一點出血!

  術區乾淨無比,連點血絲都沒有,根本不像是一台神經外科手術!

  黃天賜熟悉的神經外科手術是一路小心翼翼,但不知道哪根血管斷裂,呲出來的血把術野全部染紅,顯微術野里瞬間什麼都看不見。

  唉,有一個好助手多重要啊,黃天賜心裡感慨了一句。

  自己要是有吳冕這種級別的助手,手術肯定也能做到這種精細程度!

  肯定!!

  肯定……或許吧。

  手術在繼續,緩慢而又堅定的推進。

  22′後,大腦皮質表面,進入矢狀竇旁的引流靜脈,也就是大腦上靜脈被分離出來,隨後雙極電凝切斷。

  接下來該掀起顳葉後部,游離Labbé靜脈及其枕葉上的引流靜脈了,黃天賜心裡想到。

  楚知希和吳冕的手術按部就班,像是教科書一樣。

  沒有譁眾取寵的操作,從頭到現在所有操作都簡單而平實,平實的讓人心生寧靜,不像是在看大腦半球切除術這種難度超出天際的手術。

  每一步都似乎在給觀看手術的人以暗示,暗示手術會很成功。

  黃天賜知道,只要不因為手術時間過程,術者精力消耗太大,一直以現在這種穩定的水平做手術的話,成功是必然的。

  可問題就在這兒。

  有人能注意力集中12小時,乃至15小時麼?不可能的。

  說不定下一步就會有失誤,黃天賜凝神看著視頻畫面,心裡不斷用自己的經驗才對比楚知希和吳冕的手術過程。

  一隻戴著白色無菌手套的手掀開患者的顳葉後部,可就在這時候,直播信號開始閃動。

  像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電視一樣,信號不好,要調試信號接收器。屏幕上的術野開始扭曲,隱約從音響里傳來呲啦呲啦的聲音。

  這是怎麼了?網絡信號傳輸即便出現問題也是卡頓,是延遲,而不會像現在這樣。

  黃天賜疑惑的看著畫面。

  好在屏幕術野扭曲的時間並不長,大約20″後,屏幕信號恢復正常。

  黃天賜也沒在意,畢竟是遠程傳輸,不管哪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導致異常情況。自己只是一名醫生,又不是網絡工程師,想也想不懂。

  但手術室里的那隻手似乎覺察到了什麼,他沒有用固定器固定患者的顳葉,而是又緩緩轉換了一個方向。

  信號傳輸再次出現問題,呲啦呲啦的噪音讓人心煩意亂。

  顳葉的移動能影響網絡信號?黃天賜有些不解。

  但當信號轉好的時候,患者顳葉後部已經被固定,楚知希與吳冕開始游離Labbé靜脈及其枕葉上的引流靜脈。

  剛剛的那一幕似乎只是黃天賜的一個錯覺,根本不存在。

  第688章 沉浸式體驗

  「老主任,您看見剛才畫面有問題了麼?」黃天賜有些不解的問道。

  「有點卡頓,別的……」老翟主任猶豫了一下,「小黃你想說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