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像是某些大主任,明明八點的時候手術室護士已經把患者接上去,八點半麻醉完畢,可以開台,而他竟然坐在辦公室里喝茶,一定要九點整才上台。仿佛讓所有人等他,他的江湖地位就能提高似的。

  吳冕不會用這種可笑的方式提升自己的重要性,一定不可能,黃天賜心裡想到。

  但今兒到底出了什麼事兒,那個男人竟然拖延了這麼久。

  「簡直太不負責任了。」一個聲音從背後傳來,「群里也炸鍋了,大家都把能推的手術推到周末,趕著來看直播,快過一個小時,就給看個病情簡介!」

  「吳老師也不知道在做什麼,按說不應該啊。」

  「吳老師會不會是在歐美養成的不好的習慣?或者是昨天睡晚了,今天早晨沒起來床?」

  大家議論紛紛,黃天賜隱約聽到了多人運動,累的起不來床的猜測。

  隨即那面哄堂大笑。

  這類葷段子在手術室里並不少見,也沒什麼惡意,只是等的實在太無聊,隨口胡說。

  他沒和帶組教授們聊這些個八卦,而是猜測具體情況。或許是患者術前癲癇大發作,導致手術無法進行;或許是患者突發……

  正想著,屏幕上定格了將近一個小時的病情簡介消失,手術畫面出現在所有人面前。

  術區已經鋪置好無菌單,一個嬌小的身影戴著花帽子正在準備開皮。

  會議室里瞬間安靜下來。

  VEEG上顯示的波形很平穩,在座的諸位雖然沒做過類似的手術,但知道在平穩的波形下面隱含著什麼。

  術前要將阿米妥鈉注入異常半球側的頸內動脈,注入完畢後,正常和異常半球的癲癇發作波消失,表示正常半球的異常放電是鏡灶。

  但若正常半球持續有癲癇發作波,常表示正常半球有獨立的致癇灶。

  平穩的VEEG意味著最後一次檢查患者無明顯手術禁忌,可以開始手術。

  屏幕上的圖像很清晰,角度正好,一看就是專業人士調節的。

  患者仰臥位,頭轉向對側。無菌單鋪置完畢,楚知希帶著手套,拿著手術刀,刀尖已經落在術區。

  額頂枕顳部U型切口,楚知希的手法純熟,手腕微微轉換角度,弧形切口的角度圓潤自然,大大的「U」出現在術區里。

  會議室里更加沉默,似乎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只是一個切口,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但也正是一個切口,在場的神經外科醫生都沉默下去。

  大家都懂一筆切出個「U」的難度有多大。

  一般來講,哪怕是做過百十來台高難度神經外科手術的醫生切這種切口也要分三步完成,直著下刀,停頓一下,轉弧形,再直著上去。

  手術直播里那個嬌小的身影卻沒有任何停頓,一蹴而就。

  這之間的功力有多深厚,一般人不清楚,但手術做的越好的醫生就越是明白難處在哪。

  切口以前肢為翼點入路,與冠狀縫重疊,上緣達側腦室水平,後肢達側腦室三角區位置,向耳後方,不過橫竇。

  皮瓣向下翻轉,顳部肌肉向前下翻轉,帶骨膜取骨瓣。

  患者的半張臉皮被翻轉,仿佛是畫皮里的妖怪開始脫皮一樣,普通人看到這幅場面會被嚇得臉色發白。但在場的醫生們都津津有味的觀摩著手術,連眼睛都不捨得眨一下。

  且不說這台手術最後能不能成功,光是切開、分離到硬腦膜的前置常規步驟就蘊含著無數的要點。

  術者的手術手法已臻大成,很多細節的處理都值得深思。

  「小黃啊,看楚知希這丫頭的手法,不比你差。」老翟主任評價道。

  「老主任,楚教授的手術進步的很快。」黃天賜看到這裡,臉上輕鬆的表情已經斂去,他自己都沒發現自己很嚴肅的看著直播。

  奇怪,楚知希最近幾年的手術量應該不如自己,為什麼手法會這麼純熟?!

  黃天賜想不懂,難道真的是她天賦異稟?

  不應該啊!

  分離到硬腦膜,楚知希隨即在骨瓣離矢狀竇1cm位置做準備,這是為了減少矢狀竇旁蛛網膜粒損傷出血的又一個細節。

  馬蹄形切開硬腦膜,翻向矢狀竇側,近顱骨邊緣硬腦膜用絲線懸吊縫合於骨膜上。

  看到患者的大腦後,會議室里傳來驚訝到了極點,開始不由自主吸氣的聲音。

  第687章 信號問題

  手術直播的畫面里,出現了患者的大腦形狀。

  肉眼可見蛛網膜增厚,大腦萎縮,並可呈多囊性改變。

  患者大腦萎縮的極為嚴重,術側顱內大腦與顱骨之間的空隙很大,黃天賜估計患者要是有腦出血,100ml以內絕對不會出現自主症狀。

  100ml都是保守估計,200-300ml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雖然大腦整體萎縮,可是顳葉卻有些異常的「發達」,黃天賜想不懂為什麼,他小聲問道,「老主任,您見過這種情況麼?」

  老翟主任凝神皺眉看著直播畫面,微微搖了搖頭,「按說不應該只有顳葉這麼發達,應該和其他組織一樣的萎縮才對。難道剛剛吳冕那小子是因為發現顳葉有問題,才延遲的手術?」

  「應該不會,術前的影像資料沒發,但我感覺術前吳冕和楚知希應該看過很多次片子,心裡有數。」黃天賜說道,「尤其是神經導航設備設定手術入路,肯定經過千錘百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