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和凝摸著下巴想了想,「這個簡單,殿下只需放出風聲,說您找大師算過,您命中無側妃,要是娶了側妃,可能對自身有影響,別人自然不敢再送人來。」
「好主意!」林風大喜,立刻去找人放風聲了。
和凝看著林風離開的身影,笑著搖搖頭。
想不到謹慎了一輩子的馮相,也會豪賭一次。
幸好,目前看來,他賭對了。
……
幾日後,林風到城外大報恩寺燒香,燒香後,林風求籤,求得:姻緣天註定,不可再新人。
經大師解卦後,林風當即決定只立正妃,不再納側妃。
此消息一傳出,宮外原本想送閨女進宮的,頓時偃旗息鼓,再不敢提這事了。
宮裡各宮宮女,在得知林風不立側妃後,也興致大減,不再來和林風「偶遇」。
到此,林風終於又安穩了。
第160章 如何當皇帝!
林風心滿意足地處理完自己突如其來的意外桃花, 正滿心歡喜打算出宮去找自己媳婦賣個好,顯擺一下的潔身自好,結果還沒來得及去嘚瑟, 就被他皇爺爺逮住,拎去了端明殿,並且還被告知, 以後都來端明殿聽政。
「什麼,孫兒以後天天要來端明殿聽政, 可孫兒不是還要去樞密院麼?」
「樞密院你已經呆了幾個月了, 該熟的也差不多熟了, 是時候跟爺爺學點治國之道了。」
於是, 林風就這樣被從樞密院轉去了端明殿。
*
端明殿, 自前朝起,就是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
林風去了端明殿, 就待在他皇爺爺身邊,學習聽政。
簡單的說, 就是跟著他皇爺爺學習如何做皇帝。
說起這事,林風是既好奇又忐忑。
他雖然經常和他皇爺爺在一起, 可大多也是在後宮, 他皇爺爺去前面端明殿處理朝政時,他肯定是不能跟去的, 除非事情涉及到他,被傳召去, 所以林風對他皇爺爺天天如何處理朝政,還是很好奇的。
除此之外,林風也有些忐忑,他皇爺爺既然叫他跟著聽政, 就是把要立他為接班人的想法放在明面上了,可是前世作為普通人,這世雖然成了皇孫,卻也沒覺得自己學到什麼的林風,真是沒什麼自信覺得自己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尤其想到將來要當皇帝,林風頭皮一緊,他完全不會啊!
懷著這種糾結的心情,林風跟著他皇爺爺進了端明殿。
進端明殿的這天,一大早,林風就起來,用過早膳,穿戴好,就去了他皇爺爺的寢宮。
到了他皇爺爺的寢宮,他皇爺爺正在武著一把大刀鍛鍊身體,看看他皇爺爺不急,林風也走過去,在旁邊打了套拳。
爺孫倆鍛鍊完,皇帝收了招式,這才換了衣服,帶著林風去端明殿。
去端明殿的路上,林風還有些小激動,預想著等會看他皇爺爺是如何坐在端明殿裡,運用帝王心術處理朝廷大事的。
很快,兩人就乘坐步輦到了端明殿,皇帝帶著林風下來,走了進去。
端明殿林風之前也來過幾次,裡面也算熟悉,看著他皇爺爺走到主位坐在,林風也忙走到旁邊坐下。
皇帝坐下後,兩個內侍就抬來一摞奏章。
看到奏章,林風眼睛一亮,他只在前世電視上看過皇帝批奏章,可還沒在現實中見過,這次,他可要好好瞅瞅。
不過奏章卻不是放到皇帝和林風面前的,而是被放到下首早已等待的一個文人桌子上。
這個人林風知道,是端明殿學士劉昫。
說起端明殿學士,這個職位是前朝沒有的,甚至先帝時都沒有,是他皇爺爺當初不識字,為了方便看奏章,專門設的。
第一任端明殿學士,就是馮相。
後來這麼多年,他皇爺爺也學了一些字,不過通篇看奏章還是有點費勁,再加上年紀大了看奏章費勁,乾脆就一直用著。
內侍把奏章放到劉昫的桌子上,一切準備就緒後,劉昫看向皇帝,等著皇帝開始。
皇帝卻不急,先是打了個哈欠,揉揉眼,然後對旁邊大太監,「去端杯濃茶來。」
大太監早已準備好了,輕車熟路端過來,還小心提醒,「茶濃傷胃,陛下切莫喝的太多。」
皇帝擺擺手,「朕知道。」
喝了一口濃茶,皇帝精神好了一點,這才往旁邊一倚,對劉昫說:「開始吧!」
劉昫這才拿起一卷奏章,打開,讀了起來。
「當貞觀之朝,則廣開醫學。及開元之代,則親制方書。爰在今朝,宜遵故事。方今暄高在近,疫養成是虞,言念軍民,宜加軫閔,其邊遠戍卒及貧下農人,既難息於苦辛,宜偶縈於疾患。地僻既無藥物,家貧難召醫……」①
林風認真聽了一會,發現這個奏章是請求重視醫學,在地方尤其邊關設置醫署,培養醫者,以方便百姓看病。
林風眼睛一亮,本來他還以為奏章都是說什麼軍國大事,想不到這種很實際的問題也會上奏,而且這問題雖然看著不起眼,確實關乎民生,看來這這寫奏章的也是個實幹的,就是不知道是誰寫的。
結果劉學士讀到最後,「臣和凝頓首。」
居然是和凝寫的,林風哭笑不得,原來這傢伙除了寫話本,也沒耽擱上朝沒耽擱工作啊!
果然好學生的玩不是玩,只是學完了順帶。
「好主意!」林風大喜,立刻去找人放風聲了。
和凝看著林風離開的身影,笑著搖搖頭。
想不到謹慎了一輩子的馮相,也會豪賭一次。
幸好,目前看來,他賭對了。
……
幾日後,林風到城外大報恩寺燒香,燒香後,林風求籤,求得:姻緣天註定,不可再新人。
經大師解卦後,林風當即決定只立正妃,不再納側妃。
此消息一傳出,宮外原本想送閨女進宮的,頓時偃旗息鼓,再不敢提這事了。
宮裡各宮宮女,在得知林風不立側妃後,也興致大減,不再來和林風「偶遇」。
到此,林風終於又安穩了。
第160章 如何當皇帝!
林風心滿意足地處理完自己突如其來的意外桃花, 正滿心歡喜打算出宮去找自己媳婦賣個好,顯擺一下的潔身自好,結果還沒來得及去嘚瑟, 就被他皇爺爺逮住,拎去了端明殿,並且還被告知, 以後都來端明殿聽政。
「什麼,孫兒以後天天要來端明殿聽政, 可孫兒不是還要去樞密院麼?」
「樞密院你已經呆了幾個月了, 該熟的也差不多熟了, 是時候跟爺爺學點治國之道了。」
於是, 林風就這樣被從樞密院轉去了端明殿。
*
端明殿, 自前朝起,就是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
林風去了端明殿, 就待在他皇爺爺身邊,學習聽政。
簡單的說, 就是跟著他皇爺爺學習如何做皇帝。
說起這事,林風是既好奇又忐忑。
他雖然經常和他皇爺爺在一起, 可大多也是在後宮, 他皇爺爺去前面端明殿處理朝政時,他肯定是不能跟去的, 除非事情涉及到他,被傳召去, 所以林風對他皇爺爺天天如何處理朝政,還是很好奇的。
除此之外,林風也有些忐忑,他皇爺爺既然叫他跟著聽政, 就是把要立他為接班人的想法放在明面上了,可是前世作為普通人,這世雖然成了皇孫,卻也沒覺得自己學到什麼的林風,真是沒什麼自信覺得自己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尤其想到將來要當皇帝,林風頭皮一緊,他完全不會啊!
懷著這種糾結的心情,林風跟著他皇爺爺進了端明殿。
進端明殿的這天,一大早,林風就起來,用過早膳,穿戴好,就去了他皇爺爺的寢宮。
到了他皇爺爺的寢宮,他皇爺爺正在武著一把大刀鍛鍊身體,看看他皇爺爺不急,林風也走過去,在旁邊打了套拳。
爺孫倆鍛鍊完,皇帝收了招式,這才換了衣服,帶著林風去端明殿。
去端明殿的路上,林風還有些小激動,預想著等會看他皇爺爺是如何坐在端明殿裡,運用帝王心術處理朝廷大事的。
很快,兩人就乘坐步輦到了端明殿,皇帝帶著林風下來,走了進去。
端明殿林風之前也來過幾次,裡面也算熟悉,看著他皇爺爺走到主位坐在,林風也忙走到旁邊坐下。
皇帝坐下後,兩個內侍就抬來一摞奏章。
看到奏章,林風眼睛一亮,他只在前世電視上看過皇帝批奏章,可還沒在現實中見過,這次,他可要好好瞅瞅。
不過奏章卻不是放到皇帝和林風面前的,而是被放到下首早已等待的一個文人桌子上。
這個人林風知道,是端明殿學士劉昫。
說起端明殿學士,這個職位是前朝沒有的,甚至先帝時都沒有,是他皇爺爺當初不識字,為了方便看奏章,專門設的。
第一任端明殿學士,就是馮相。
後來這麼多年,他皇爺爺也學了一些字,不過通篇看奏章還是有點費勁,再加上年紀大了看奏章費勁,乾脆就一直用著。
內侍把奏章放到劉昫的桌子上,一切準備就緒後,劉昫看向皇帝,等著皇帝開始。
皇帝卻不急,先是打了個哈欠,揉揉眼,然後對旁邊大太監,「去端杯濃茶來。」
大太監早已準備好了,輕車熟路端過來,還小心提醒,「茶濃傷胃,陛下切莫喝的太多。」
皇帝擺擺手,「朕知道。」
喝了一口濃茶,皇帝精神好了一點,這才往旁邊一倚,對劉昫說:「開始吧!」
劉昫這才拿起一卷奏章,打開,讀了起來。
「當貞觀之朝,則廣開醫學。及開元之代,則親制方書。爰在今朝,宜遵故事。方今暄高在近,疫養成是虞,言念軍民,宜加軫閔,其邊遠戍卒及貧下農人,既難息於苦辛,宜偶縈於疾患。地僻既無藥物,家貧難召醫……」①
林風認真聽了一會,發現這個奏章是請求重視醫學,在地方尤其邊關設置醫署,培養醫者,以方便百姓看病。
林風眼睛一亮,本來他還以為奏章都是說什麼軍國大事,想不到這種很實際的問題也會上奏,而且這問題雖然看著不起眼,確實關乎民生,看來這這寫奏章的也是個實幹的,就是不知道是誰寫的。
結果劉學士讀到最後,「臣和凝頓首。」
居然是和凝寫的,林風哭笑不得,原來這傢伙除了寫話本,也沒耽擱上朝沒耽擱工作啊!
果然好學生的玩不是玩,只是學完了順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