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明每天都睏倦得不行,心力交瘁,但也不知道為何,只要看到那封信,看到上面的字跡,便會安下心來。

  那字跡不如普通閨秀的筆跡那般娟秀,不是良娣良媛她們愛練的簪花小楷,而是朗朗如月,別有一番風骨。

  大約武將之女,才能寫出這番字跡來吧?

  李禎這才意識到……自己似乎從未對程丹心剖白過。

  其實她哄著、騙著想讓自己說很多次,但自己一直沒有遂她的願。

  他只是告訴程丹心:要看自己做了什麼,而不是說了什麼。

  ……現在,卻不忍回想起這番話。

  李禎回到東宮後,連夜提筆給嶺南道那邊寫信。

  「太子妃親啟」

  劃掉,換一張信紙。

  「車騎將軍」

  再劃掉,再換一張。

  到了第三張信紙,他斟酌了良久,才在第一行寫下六個字:

  「吾妻丹心親啟」

  他先寫了自己的謀劃,讓程丹心佯敗,必要時甚至可以戰略性後撤,助長李恪和趙銘的士氣,給他們製造一種鄴軍積弱不敵的假象。

  而後,自己親自去江南西道,與李恪議和,再告訴李恪那些不並不知道、也不願知道的真相。

  而後,兩個戰場同時發兵,一舉攻破。

  在寫完這些之後,他又在結尾停筆,再度猶豫了良久,才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是前朝李之儀的名句——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換作以往,他肯定寫不下亦說不出這番語句。可能會覺得過於肉麻,總之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

  甚至會故意把話題繞過。

  現在卻只恨早些時日沒有坦率地說出口。

  那些臨別前嘴上說出的狠話,什麼「你若敢不回來,你便這輩子都聽不到了」,現在回想起來,當真是蠢得很。

  一別月余,早已後悔。

  以至於相距千里,只能用這樣簡短卻自覺無力的語句,去訴說相思。

  李禎又抽出了一張新的信紙,重新起了個頭: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好奇過,我們剛成婚那會兒,為何你不過是去父皇跟前鬧了一場,遞了摺子要和離,回來後我便對你改觀了?你也可能會猜,是父皇跟我說了你上過沙場一事,讓我對你初次起了興趣。

  這樣說倒也沒錯。但也不完全是這樣。

  你小的時候,跟著程將軍上金陵面聖,我自那時便見過你。你當時做男孩兒打扮,跟在你的哥哥們後面,故而彼時我以為你是個小男孩兒。

  你不過小我兩歲,卻厲害得很,程將軍讓你表演一段,你便上前來表演劍舞。那時你才七歲,舞起短劍來動作極快,連母后都誇讚你,喜歡得不行。

  後來你們回了廣府,母后跟我說,鎮南將軍家的兒子們各個敲上去都很有學武的天賦,日後也定是國之棟樑。她又專門提起,程家排行第四的小公子,與我年紀相仿。加之那時候,因為中過毒的緣故,雖然一直勤加鍛鍊,但我身體並不算特別好,母后便起了讓你進京作太子伴讀的心思。

  沒想到,書信寄到了廣府,你爹爹卻回信請罪道,家裡的四公子本是四小姐,不過是平日裡過於頑皮,才做了男孩兒打扮。還問皇上要不要他的三個調皮孽子,哪個都可以送進宮當伴讀。

  父皇和母后哭笑不得,卻也沒再提起這件事。爾後十一年過去,你我都淡忘了。你總是說第一次見我是在馬球會,其實並非如此。可能當時你並不知道,你向父皇表演劍舞時,身旁站著的皇子是我。

  但我比你想起得要早。父皇稍微提醒了一下,我便想起來了。

  彼時不過七歲的你,舞起劍來已有天人之姿,一直印刻在我的腦海里,居然一回想起來,便如走馬燈一般在飛快地倒放著。

  這些過往,本想等你回來,再說給你聽。

  但已然等不下去了。

  ……」

  一字一句,李禎寫得極為緩慢,又極為鄭重。

  心裡柔軟得像一池湖水,風一吹就皺。

  此心獨憶是卿卿。

  作者有話要說:

  來啦來啦,太子殿下的表白!

  (因為視角的關係在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之間反覆橫跳)

  第61章

  李禎讓我佯敗。

  雖然我一萬個不樂意,但看在他那封情書的份兒上……應該能算得上情書吧?——總之,他把我哄得很開心,我便姑且忍了。

  佯敗有點兒難為我。我程家軍打過的敗仗屈指可數,不然我爹也不至於位列正二品大員,拜鎮南大將軍。更何況我上戰場期間,更是從來沒打過敗仗的。

  所以我決定,先拖著。

  和百越軍一來一回地耗著,偶爾餵點兒肉給他們,讓趙那個混小子以為自己占優勢呢,等到李禎和洪州那邊談完了,我再出兵,將百越軍一網打盡。

  我的算盤打得噼啪作響,結果就這樣和百越軍耗上了大半個月,金陵那邊還沒有什麼其他的動靜。正當我犯愁要怎麼接著耗下去的時候,我突然得到了一個讓全軍摸不著頭腦的好消息——

  百越軍的糧倉被偷襲了!

  夜裡的一把火,將其燒了個乾乾淨淨。

  據說趙銘盛怒,卻居然連賊人的影子都沒能追查到,就把帳算到了我頭上。

  這當然是個「天助我也」的好事兒,之所以讓我摸不著頭腦,是因為這事兒並不是我乾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