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麼麼!

  第60章

  肅王李恪在洪州民間的名聲,居然意料之外地不錯。

  一方面,他自從到了封地以後,一直將洪州治理得不錯,頗受洪州百姓愛戴;另一方面,他又借太后之後說出「先帝本意欲傳位給肅王」之類的言論,又指責今聖不僅沒有處理好江南道貪污案,沒能解決貪官污吏們,還潑髒水到親弟弟身上來排除異己,最終表達自己起兵造反的名正言順。

  消息傳到宮中,皇上氣得甚至咳出了血。

  比起對弟弟的氣與恨,他更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是太后的所作所為。

  太后是真的完全不在意他這個長子,甚至親口污衊他身為嫡長子繼位的合理性。

  雖然皇后已然沒有再理睬過皇帝,但李禎依舊一如既往地日日在乾清宮侍疾,和大臣們一起在皇上的榻前議事。

  而李禎也突然間想到:「肅王自己是怎麼想的?」

  「他已經不是肅王了!」皇上冷著臉糾正。

  「那便是反王吧。」李禎道,「我怎麼覺得,反王當真把自己當正統繼承人了?他為什麼會反?因為太后逼著他反嗎?不可能。只能是因為,他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應該繼位。而這更來源於,從他兒時起,太后便一直在給他灌輸這樣的內容。他會覺得自己也是嫡子,又得母親偏愛,完全有可能繼承大統。」

  「……」皇上不置可否。

  李禎繼續道:「且多年之間,太后一直在想法設法為反王籌謀,甚至不惜引導后妃反目,還把手伸到後宮子嗣的身上。這種種行為,反王不可能不知道,但一邊懷著希望,一邊希望破滅,才到最後孤注一擲要反。」

  「咳咳咳咳……!」皇上又劇烈地咳嗽了起來,「他個孽障!」

  「所以,他是不是有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太后和文太師的私生子?」

  思及此,李禎恍然。

  十有八九,李恪真的打從心眼裡認為自己是正統的皇位繼承人,且太后也是從頭到尾都如此給他灌輸的。

  而這種時候,他若知道了自己其實是個私生子,是太后和別人偷情所生……他會如何呢?

  他這些年所執念的,所深信的,會一朝之間化為烏有。

  可是,誰能告訴他這些呢?

  皇上顯然已經意識到了李禎在想些什麼。

  他立刻道:「不行!這件事情絕對不能昭告天下!否則我皇家威儀何在?臉面何在?!」

  皇上可以對外稱李恪是反王,卻絕對不能說他不姓李。

  因為他們有著同一個母親。

  一旦說出去,不僅僅是皇上,連同整個皇室都會遭到天下人的恥笑。

  皇上並不想把這件事情捅得人盡皆知,再自己去祖宗牌位前跪上個七天七夜。

  那能怎麼辦呢?

  「那便只能……由兒臣親口去說了。」李禎道。

  皇上倏然抬頭,對上李禎的眼睛。

  「你要……?」

  李禎冷靜道:「兒臣親自去一趟洪州,親自見一面反王,方才能讓其方寸大亂,又不至於將此事傳得沸沸揚揚、世人皆知。」

  「荒唐!此舉過於冒險,你身為太子,怎能親自前往?」

  李禎反問:「為何太子妃能去前線戰場,而我身為太子,卻連去和敵人會一面都不行?」

  「……」皇上啞口無言。

  「反王不可能意在吞下整個大鄴。他與百越聯手,百越再與緬甸聯手,互相之間肯定允諾了什麼好處。其意,最多是劃江而治。我以和談的名義前往,先攻破其心志,再一舉將其拿下,不是正正好麼。」

  「你心意已決?」

  「兒臣心意已決。」

  「那朕還能說什麼……」

  「兒臣自然不會不顧自己的安慰,定會平平安安地回來。」

  沉默良久。

  皇上忽然問道:「太子,你也覺得,是朕錯了嗎?」

  「……父皇何出此言?」

  「朕執意讓太子妃出征一事,你們都覺得是朕錯了,是嗎?」

  李禎搖頭:「不是父皇想的那樣,是兒臣自己自私罷了。」

  「自私?」皇上不解。

  李禎卻沒有解釋。

  只是,他能做得最過分的事情,不過是瞞著她,把東宮圍成一個鐵桶,只希望暫時地把她像籠中雀一樣關起來,嬌養著。

  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再放她出來,展翅高飛。

  他覺得自己算得萬無一失。

  但最後看到了程丹心的信,他才恍然。

  ——空中翱翔的鷹隼,即便被關起來了,也不可能短暫地成為一隻籠中雀。

  一旦她認清了外面的世界,便無論如何也要衝出去,自己怎樣都攔不住,也不該攔住。

  他許諾了她那麼多。

  他說了那麼多冠冕堂皇的話,教了她那麼多東西,一步步帶著她往前走。

  卻在最後一刻,程丹心最想幫他、也最想為了鄴朝和百姓衝上前的那一刻,想把她關起來,把她的翅膀捆好。

  他從一出生開始,便學著去做一個儲君。早早地被封為太子,他的內心便不能再有「自己」,只能裝著天下。

  把太子妃關起來,是他此生做出的最自私之事。

  直到他看到那封信。

  那封現在他每天睡前都會拿出來翻看一番的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