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知又過去了多久,宮裡的報信人終於來了。

  「陛下……陛下贏了,陛下安,薄大人安,太子也安。」

  .

  經過了一夜的廝殺,整個皇宮都籠罩在一片血腥味之下,那些叛軍出現後就躲進角落裡的宮人們都出現了,正夥同禁軍士兵們清理屍體。

  整個皇宮也就後宮稍微乾淨些,但也是有數的幾個宮殿。皇后的宮前,還有僖皇貴妃的春禧宮都不乾淨。尤其是春禧宮,昨晚被叛軍闖入,只可惜人去樓空,只留了幾個宮人,都被惱羞成怒的叛軍殺了。

  死的人多,被俘虜的人更多。

  安國公不光其本人被俘,他的三個兒子也俱都被俘虜了,倒是潘皇后還算硬氣,在知道父親發動宮變失敗後,就將自己吊死在了宮裡。

  此時剛被清理出來的乾清宮,薄春山正站在殿門外發號施令,讓人帶著被他們俘虜的那些王公大臣們,去召宮外那些領兵的將領們入宮。

  安國公是敗了,但是暗中與他勾結的人不少,他輸是輸在太過自信,以為靠帶進宮的那些兵力就足夠拿下皇宮,卻未曾想到他想關門打狗,反而被人當狗打了。

  現在跑進屋裡來的狗是被打了,但屋外還有狗的同夥,如何處置屋外的狗又能夠不受傷,這需要智慧。

  薄春山解決的辦法十分簡單粗暴,先弄清楚對方是身份,再看看他沒有三親六眷在宮裡。

  如果有,那就更好,就讓人拉著他家的親眷去強召,沒有親眷就帶著上峰或者老師,總之有關係且可以威脅到對方的人都可以拉上。

  安國公為了能順利在宮變之後拿下群臣,所以才選在昨天宮裡擺宴時動手,卻萬萬沒想到會便宜薄春山。

  當然,事情並沒有如此簡單,所以薄春山還有一計後手。

  ……

  天方破曉,城北和城西的勞力們揉著眼睛從家中出來,正要開始一天的勞作。

  雖然今天才初二,但像他們這樣的人怎可能一直在家裡閒著,過年嘛,兩天也就夠了。

  他們的家多數都在附近,平時依靠著這條秦淮河為生。

  世人提及秦淮河,總會想到青樓畫舫勾欄妓女,殊不知靠著這條秦淮河吃飯的平民更多。

  兩條秦淮河雖是一條河,但一個在前半段,一個在後半段,而秦淮河平時也擔負著整個應天所有物資的運輸,若是哪天秦淮河不動了,整個應天城的人都沒飯吃,這些勞力們就是靠著在碼頭上賣賣苦力換口飯吃。

  可今日也是奇了怪,河上竟不見貨船,反而出現了很多奇怪的船隻。

  那些船隻與普通的民船不大一樣,若是見過戰船的人便知曉,這是小型戰船。不過百姓們雖不認識船是什麼船,但認識船上懸掛的旗子,和船上之人所穿的衣裳。

  是東南洋水師的旗子,也是朝廷的官兵。

  這些船每一艘的船頭上,都立著一口巨大的鐵製大炮,炮口就正對著正前方,看起來十分嚇人。

  再往前看去,河面上密密麻麻都是這種船。

  這些船聚集在定淮門、清涼門、石頭門、三山門,甚至聚寶門前,船頭的炮口對著外城的城牆。

  城牆上守著城門的兵卒們臉色極為難看。

  而隨著這一切,關於安國公及皇后一系謀逆的消息也傳遍了整個應天城。

  ……

  就靠著城外水師兵臨城下,城內拉著對方家眷親友恩威並施,薄春山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才將應天城控制權收入掌握之中。

  不,應該是康平帝的手中。

  東南洋水師才是薄春山手裡的奇兵,這也是他早就跟康平帝商量好的,水師就駐紮在崇明島,從崇明島走水路到應天,跑快點半天就能到。

  臨近黃昏時,薄春山眼見沒什麼事了,就打算出宮回去了。

  「愛卿要回府了?也是,忙了一天,朕也該命人去接皇貴妃回宮了。」

  康平帝的神色與平時別無不同,可薄春山卻嗅出了一絲異常。

  他表面沒說什麼,心裡卻暗暗苦笑。

  這下真是暴露了,讓你出風頭,讓你出風頭!

  第181章

  等薄春山走後, 一個頭戴三山帽,穿紫色團領衫的老太監,從一側走了過來。

  「陛下, 這位薄大人……」

  康平帝沒有說話。

  老太監弓了弓腰又道:「昌國公主醒來之後,就鬧著要見您, 說……說要是處置安國公府,就連同她一起處置。永昌候和長平伯已經招了, 供出了武安侯和汝南侯、安陽侯, 這幾家是否要現在處置,還需陛下下令。另, 水師的兵並沒有進城,但顧忌怕生變, 他們也還沒離開, 什麼時候離開還需陛下斟酌。陛下, 這位薄大人……」

  「行了,你不用再說什麼薄大人, 你想說什麼朕懂, 不用再說。」康平帝皺眉斥道。

  「可是他……」老太監本就弓著的腰, 又往下彎了彎, 道:「就當老奴僭越了, 可這位薄大人未免藏得也太深了, 一開始連老奴也以為這些黑甲士兵是水師的人, 可之前老奴專門讓東廠的人去查過,水師沒有這些黑甲人,這說明這些人就是他的私兵。

  「他為何組建如此多的私兵?是怎麼把這些人運進了應天?還有那些黑甲人手中所持的火槍,連工部的人都沒見過,說明這不是官造, 而是私造的,他造這些東西來做什麼?還有東南洋水師那,他已被罷官,邵元龍因朝廷爭議,為了避嫌處於停職等候朝廷命令的狀態,偏偏他一紙書函,就調來如此多的兵和戰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