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到最後,呂田一個壯漢,早就是當爹的人,竟哭了起來。

  「好就行,我這些年一直在外面忙著,也沒時間回來看看你們。」薄春山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知道大人忙著,忙著打倭寇,忙著在廣州開市,忙著給咱百姓做實事,兄弟們都知道,那些老人們都還在,都天天念著大人。」

  薄春山道:「我也是剛下船,在城外就看見這麼多人都往這裡來了,便過來看看。」

  「我陪大人一起去看看。」

  ……

  因為有呂田幫忙,所以薄家人站了一個很好的位置。

  就在那座英雄碑斜側方,正好可以就近看見整個場景。

  他們到時,已經到尾聲了。

  那座碑前是一張供桌,供桌上擺了一些祭祀用物,以及一個很大的香爐。

  供桌前,站著一個身穿七品官袍的中年人,他身後還站著三個同樣穿著官袍的人,幾人正手持香對著英雄碑鞠躬。

  一鞠再鞠三鞠,之後他們依次上前把香插在香爐里。

  顧明赫然也在其中。

  他們並沒有久留,很快就離開了這裡。薄春山這才明白他們為何沒久留,因為接下來是百姓上香。

  大堆的香放在一旁,供百姓們取用。

  大家按著順序,多是三五人一起。

  先去取香,再燃香,而後在碑前鞠躬禱告,甚至還有人嘴裡念念有詞,之後才把香插進香爐里。

  離開一人,還會有人接續上,就這麼一行行的人宛如流水般划過。有丈夫帶著妻子,有老人帶著兒子,還有母女或者婆媳一同的。也有是夫妻倆帶著孩子,他們一邊去取香燃香,一邊低聲向孩子講述著碑上這些人名的事跡。

  這些人名或許極為普通,有些人連大名都沒有,除了姓,只有一個諢名,例如其中就有個人叫二狗子,可這些人卻不普通,因為他們都是保護了定波縣的英雄。

  薄春山走上前,顧玉汝隨之一同,身邊跟著八斤和水生。

  呂田忙跟過去幫忙取香燃香,卻被薄春山制止。一旁還有幾個民兵守著,估計是留下來維持秩序,一見呂田來了,還那麼去服侍那個穿藍衫的高大男人,當即意識到了什麼。

  呂田忙對他們搖了搖頭,示意他們不要動。

  見薄春山那邊正在上香,他忙去了一旁叫來一個民兵低聲吩咐了幾句什麼,才又回到薄春山的身後。

  薄春山和顧玉汝的樣子很肅穆,因此連八斤和水生都顯得很嚴肅。

  八斤和水生學著爹娘那樣,在碑前鞠躬,而後親手把香插進了香爐里。

  薄春山再次看了一眼碑上那些名字,道:「走吧,該回去了。」

  .

  一行人走到西井巷時,整個西井巷已經被提前肅清過了。

  顧家門前,方才那個穿著七品官袍的中年男人正站在那裡,面色激動。

  而一旁,是顧明和孫氏兩人。

  隨從提前擋住了那位縣令。

  「回來了好,回來了好啊!」

  一家人相攜走了進去,過了一會兒,另一個隨從出來了。

  「這位大人,今天薄大人回鄉訪親,不見外客。」

  那縣令只能略有些遺憾地拱了拱手,而後離開了。

  ……

  顧明和孫氏都老了。

  可能上了年紀,尤其明顯,兩人的鬢邊都多了許多白髮,不過精神倒是很不錯。

  一陣急促地腳步聲從院外行來,很快人就進入眾人眼底。

  是邱氏。

  「回來了?你這臭小子,終於知道回來了!」

  薄春山幾個大步上前,撲通一聲跪在邱氏面前。

  顧玉汝帶著兩個孩子,也忙都跟著跪下了。

  「跪什麼跪?都起來,我又不是死了,用得著你們跪我!你個臭小子,現在都會來這一套了!我讓你這麼多年都不知道回來看看!」

  邱氏又是哭又是笑,拍了薄春山的背兩巴掌,就忙去扶顧玉汝,又去拉兩個孫兒。

  「你皮糙肉厚的不要緊,可別跪壞我兒媳婦,還有我倆孫兒。」

  經過這麼一出,感傷的氣息倒是一掃而空,反而多了幾分啼笑皆非。

  「是啊是啊,回來了這是好事。孩子們估計都還沒吃飯,我去看看弄點什麼給孩子們吃,接風第一頓,一定要吃點好的。」孫氏站起來道。

  顧家現在也有丫頭,但因為孫氏不習慣,就只有一個平時做雜活的小丫頭。一見老太太慌著要做飯,忙跟上去幫忙。

  見此,顧玉汝也坐不住了,吩咐倆孩子陪著祖母說話,便忙出去給孫氏幫忙了。

  菜是隨從們出去買的,雞鴨魚肉啥都有,顏鐵匠去把家裡的丫鬟也叫來了,給她們打下手。邱氏也來了,她和孫氏搭手做飯,顧玉汝幫著打下廚,似乎又回到了很多年前。

  兩個孩子正在院子裡和顏康說話。

  顏康便是邱氏後生的那個兒子,和薄春山是同母異父的兄弟,他比八斤還大點,隨了邱氏的長相,長得俊,倒是一點都不像顏鐵匠,也不像薄春山,很斯文的一個孩子。

  飯很快就做好了,滿滿的一桌好菜。

  歷經多年,薄春山的甜嘴似乎並沒有生疏,見婦人們都收拾乾淨回來了,便對孫氏和邱氏道:「好久沒嘗到兩位娘的手藝了,天天做夢都想吃一口。」




章節目錄